王如城
摘 要:在航道疏浚工程的建设及后期投入使用过程当中,通过对工程进行合理治理的方式,能够促使整个航道疏浚工程的航行条件更加有效,通航能力进一步提高,对于航道疏浚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根据治理目标的同时,应采取的治理对策也有所不同,需要工作人员区别对待。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围绕航道疏浚工程这一中心问题,在对航道疏浚工程相对于生态环境所产生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基础之上,重点论述了不同治理目标下,航道疏浚工程应采取的治理对策,望能够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航道疏浚工程;影响;治理;对策
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区域性交往所依赖的运输形式类型多样,凭借不同运输形式的特点,均在国民经济发展体系当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其中,水运方式凭借在成本低廉、批量规模大型、运输距离长远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因此,航道疏浚工程作为一种对航道进行积极开发,在维护航道尺度基础之上,开发航道尺度的手段,在灵活性、机动性方面优势突出。而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航道的同行能力,提升航道航行条件,就需要针对航道疏浚工程进行必要的治理。而治理的目的则主要可以概括为:维持现有航道标准;在提高航道尺度的同时优化水流条件这两种类型,不同治理目标下所采取对策也有所不同,应当区别对待。本文即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1 航道疏浚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航道疏浚工程当中,挖泥船所产生的搅动以及河床底部泥沙的大量流失会导致河床底沙出现悬扬方面的问题。同时,在航道疏浚物转移的过程当中,所撒落的泥沙可能对周边水域的水质产生不小的影响。若一定水域范围内的水质浑浊度达到一定的等级,则很有可能致使水域中的悬浮颗粒产生毒性,释放有毒物质,污染大气。部分未释放的有毒物质会直接残留于水体当中,对于水域及周边水域内的生物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并且,在航道疏浚工程涉及到污泥抛填作业的过程当中,导致部分区域内的岩体结构外露,部分水生生物以及有机物因栖息场所条件的改变而出现生态变化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来说,在航道疏浚搅动的过程当中,各种有机物、氧化物的耗氧量不断增加,水质的缺氧问题进一步加剧,最终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因此,在对航道疏浚工程进行治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尽可能的避免上述问题。
2 不同治理目标下航道疏浚工程的治理对策分析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来看,对于航道疏浚工程而言,在治理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治理目的与目标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种类型:(1)维持现有航道标准;(2)在提高航道尺度的同时优化水流条件。在以上不同治理目标下,所对应的治理对策以及所采取的治理方法也应当有所区别,具体可概括如下:
2.1 以维持现有航道标准为目标的治理对策
受到客观因素(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动)以及主观因素(主要指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时间推移的过程当中,通航水域也难免会出现相应的变动。特别是对于冲击性河流上方的通航水域而言,建设期间的通航条件与运行一段时间后的通航条件往往差异明显。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为了能够确保航道既有的通航标准得到维持,在未来一段发展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就要求采取如下的治理对策:
首先,针对浅滩以及浅段航道疏浚工程而言,主要以挖泥船疏浚为措施。在该措施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考量对航道内正常行驶船只的避让,以及对通航水域内泥土的挖除处理。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一点是:若所挖除的污泥需要通过横跨航道的方式进行排除,还需要综合对航道船舶通过能力的评估,采取不同的排泥方式(针对航道船舶通过能力较高的航道而言,需要通过水下埋管的方式进行污泥的排放,而针对航道船舶通过能力较低的航道而言,则可以直接通过定时段限制通航或断航的方式进行污泥的排放);其次,需要针对整个通航水域内,对船舶正常航行有干扰与影响的障碍物予以清除。其中,针对近期主沉船、沉物而言,打捞工作应当有海事部门直接负责。同时,还需要扩大对障碍物的评估范围,考虑河床变化因素下,可能进入航道通航水域内的障碍物,对其采取必要的控制或清除措施;最后,需要针对急滩设置绞滩站(船)。针对急滩而言,由于船舶大多无法自主航行上驶通过此区域,因而需要由航道部门在对急滩进行评估的情况下,设置相应的绞滩站(船),辅助航行至此区域内的船舶及时上滩。
2.2 以在提高航道尺度的同时优化水流条件为目标的治理对策
在航道运输进一步发展的过程当中,船舶吨位及运输规模有所增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由此也使得航道通过船队的平面尺度、吃水深度大大增加。既有航道工程的标准尺度以及水流条件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为此就需要在对航道疏浚工程进行治理的过程当中,以对航道尺度的提高为基础,实现对水流条件的优化。具体的治理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针对年度通航能力波动较小的浅滩、浅段而言,可以通过基建性疏浚的方式,达到提高航道尺度,改善水流条件的目的。具体措施为:针对处于发展期间的非通航汉道进行开挖,替代传统通航汊道。而针对急流区域而言,为了能够达到改善水流条件的目的,需要通过浚挖方式,切割凸嘴,同时需要在全面勘察的基础之上,开辟全新的航槽。若拟开辟的航槽无法满足顺直性的要求,则可以直接通过截弯取直的方式,对浅滩进行裁剪,仅保留直段,在确保符合河床演变规律的前提条件下,达到缩短航程,提高通航能力的目的;其次,为了能够改善水流条件,对通航水域内存在的急险隐患加以消除,就需要通过对炸礁切除挑 流的突嘴、碍航的明暗礁石以及形成碍航水流的岩嘴、石梁、石盘等整治理措施的应用,以策安全。在此基础之上,针对以基岩为主的石质浅滩而言,为消除不安全的通航因素,可以通过水下炸礁以及清渣的方式,开辟航道尺度充足的航槽,对河床存在的潜埂予以清除。
3 结语
航道疏浚工程在进行治理的过程当中,科学技术是最根本性,同时也是不可获取的条件之一。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航道疏浚工程的目标顺利实现,积极的控制、抑制航道疏浚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就需要通过对各种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对航道疏浚工程进行有效的治理。总而言之,本文围绕航道疏浚工程的治理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通过对航道疏浚工程对环境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航道疏浚工程治理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并在维持现有航道标准、在提高航道尺度的同时优化水流条件这两种不同治理目标下,对具体的治理对策展开了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同行业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黄俊,张顶立,刘洪洲等.航道疏浚对海底盾构隧道纵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11).
[2] 刘树东.现代海洋测绘及通信技术在天津港航道疏浚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港湾建设,2007(2).
[3] 唐臣,季岚,贾雨少等.利用长江口航道疏浚土进行横沙成陆实施方案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