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名校携手,聚焦智慧经济深化双方战略合作
从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创办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起,杭州就与浙大构建了一种天然而紧密的联系,浙大始终扎根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而一步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杭州也以拥有浙大这样一所在国内外有很高知名度的大学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特别是自2000年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双方秉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讲求实效”的原则,在发展战略规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互利共赢的显著成效,巩固了共融发展的良好格局。借此机会,我代表杭州市委、市政府和884万杭州人民,对浙江大学长期以来对杭州发展的支持和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新的形势条件下,我们要继续深化双方全面、稳定、长期、特殊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合作更进一步、发展更上层楼,谱写名校名城携手共荣新篇章。
首先,抢抓发展新机遇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战略合作层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特别是传统意义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益模糊,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协同创新作出了明确部署。在最近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努力克服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现在看来,“两张皮”“四个不”问题依然是杭州乃至浙大都没有完全破解的大课题,“三个过度依赖”“五个不可持续”依然是杭州加快转型升级必须着力解决的紧迫问题。我们要积极创新理念,依托市校战略合作这一载体,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更好地把科技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实际上,国际上也有很多这样的经验。美国“硅谷”崛起的重要依托就是斯坦福大学,该校毕业生创办了谷歌、雅虎、惠普、思科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总资产合计相当于全球第10大经济体。英国牛津地区80%的高科技企业是由牛津大学毕业生创立的,该地区人均GDP高于全国水平。耶鲁大学周边林林总总的公司中,有79%也属于“师生类公司”。去年,高新区(滨江)在全国高新区中的排名上升至第六位,成功跻身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这些年高新区(滨江)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浙江大学的人才、科技等资源支撑。
其次,实现高起点上新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战略合作层次。去年底,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对杭州发展作出了“三个新”的形势判断。一是发展已进入新阶段,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从两位数高速增长向个位数中高速增长转变,增长方式从规模扩张型为主向质量效益型为主、投资驱动型为主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二是发展正面临新挑战,主要表现为“三大压力”“三大风险”。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集中体现在实体经济和消费“两个后劲不足”、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两个风险”。同时,我们还面临城市管理中的治水、治气、治堵、提高垃圾处置能力等“四大难题”。像在垃圾处置问题上,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去年,杭州市区日均产生生活垃圾8456.78吨。今年,随着“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行动的深入推进,垃圾量又大大增加,日均已突破1万吨。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四五年以后杭州就不是“品质之城”而是“垃圾围城”了。三是发展要体现新要求。杭州要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既需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也离不开借助外力的强力支撑。浙大是杭州最重要的知识源、创新源和人才源。无论是抢抓历史机遇还是应对风险挑战,无论是推动经济转型还是促进社会转型,都离不开发挥浙大“三个源”的重要作用。同时,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也为浙大师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从这个意义上讲,双方的战略合作空间无限、前景美好。
第三,推进市校战略合作新实践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战略合作层次。这些年市校战略合作的成绩是巨大的,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但我们也要看到,现在双方的战略合作也遇到了一些新的瓶颈。比如,项目是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载体,一些相对容易做的项目、容易见成效的项目过去都已做了,能不能再设计推出一些符合双方需求的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好项目,能不能立足国际视野进一步拓展合作的领域,等等,都需要我们双方动脑筋、想办法。再比如,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科学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应用等各个环节的链条,更好地把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力释放出来,让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为杭州创新发展提供助力。这些都要求我们本着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更好地加以谋划,更好地把杭州的空间、舞台、政策与浙大的人才、技术、资源结合起来,努力把双方的战略合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毫无疑问,市校双方的战略合作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同时也要紧紧围绕双方的发展需求和一些关键性、战略性问题来确定若干重点,推动战略合作取得更大成效。从杭州来讲,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其中浙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立足杭州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着眼当前转型升级的重点难点,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我们认为,下一步杭州要重点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之所以选择信息经济、智慧经济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主要基于以下四点考虑:一是从杭州前三次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看,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有很大的潜力。二是杭州“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理特征和自然禀赋,决定了我们不能大规模发展占地广、能耗大的产业项目,而要发展轻型化、智能化的产业项目。三是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符合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杭州“一基地四中心”的战略定位。四是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符合建设美丽杭州的需要。习总书记对杭州作出了“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的重要指示,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又对杭州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要求。对杭州来说,就要力争尽早迎来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拐点。从环境意义上讲,库兹涅茨曲线反映了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环境呈现先恶化而后逐步改善的趋势。这个拐点往往出现在人均收入达到发达经济体的“门槛收入”前后。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好,这个拐点就可能提前到来,也就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我们要通过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实现生产美,进而维护生态美、保障生活美。如果没有生产美,生态美就不可持续,生活美也不可能实现。为此,要在全方位、多领域合作的基础上,聚焦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这个重点来深化双方的战略合作。
从规划制定来讲,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的《总体规划》得到了浙大老校长潘云鹤院士的精心指导,通过招标评审,确定由浙大牵头。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充分发挥浙大的“智库”和“外脑”作用,使杭州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
从创新驱动来讲,我们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最大动力,依托浙大雄厚的科研实力,开展重大课题攻关,突破一批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关键技术并推动其产业化,抢占信息产业、智慧产业制高点。
从项目带动来讲,我们要加快实施一批支撑性的平台项目、实体性的产业项目、应用性的民生项目特别是引领性的龙头项目、突破性的创新项目,更好地推动全市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的发展。
从人才支撑来讲,我们要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浙大师生在杭创新创业,还要借力浙大大力引进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同时要借助浙大加强对党政干部、现有企业管理者等的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知识培训,为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浙大不仅是杭州亮丽的“金名片”,更是杭州创新发展的“金矿”。加强战略合作,杭州首先要为浙大提供一流的服务。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这些年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为双方的战略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要进一步完善对接协调机制。在市校战略合作促进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的基础上建立日常性的对接协调机制,我觉得很有必要。双方要尽快研究,提出一个具体可行的方案。日常对接协调机构的组成人员要依岗位而定,不受人事变动影响。要按照目标对接、规划对接、项目对接、人才对接“四个对接”的要求,加强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的沟通交流,及时互通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凡是部门能解决的问题,要尽量在部门层面解决;凡是需要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的,由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
要进一步完善引导支持机制。结合落实“杭改十条”、发展创新型经济“30条意见”以及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若干意见》等决策部署,修订完善财政、税收、要素保障等各方面的配套政策。尤其是在招引人才方面,对浙江大学提出的“1250安居工程”建设相关问题,要尽快予以明确。对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问题,这段时间以来市里一直在抓,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权力清单制度,向全社会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单一窗口平台;三是办结时限承诺。这项工作讲得再多,最终都要用结果来评估。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三个最”的城市。我们愿意拿浙江大学的项目做试点,率先做到“三个最”。
要进一步完善督查评估机制。做好合作事项责任分解落实工作,健全考核管理办法及相应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监测评估,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市校战略合作扎实推进、取得更大实效。
总之,杭州将一如既往地当好“后勤部长”,为浙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创业环境,同时我也希望浙大充分发挥“三个源”的重要作用,为杭州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为共建共享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作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本文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正2014年7月4日在杭州市和浙江大学战略合作促进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