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建筑60秒

2014-02-21 02:04栏目主持叶扬
世界建筑 2014年9期
关键词:空间建筑

栏目主持:叶扬

改进建筑60秒

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Architecture

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朱锫

朱锫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ZHU Pei

Founder,Studio Pei-Zhu

今天很多的建筑都比较“假”,原因是过多的主观偏好和技术的营造,让建筑失去了它原始的真实和自然的法则。所以,建筑的思考应该回到技术出现以前,让建筑摆脱掉人类强加给它的虚假外衣,看看建筑是如何自然生成的;回到人类的文明以前,向那些远古时代的建筑学习,我们会从中更接近建筑的本质。 因为我相信,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会塑造一种特定的建筑、文化,塑造出人的特定的生活方式。所以,这更像是“地理建筑论”,也就是更多地向自然学习,更多地从自然中获得灵感,而寻求未来建筑的答案。

张斌

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ZHANG Bin

Principal,Atelier Z+

一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谈起改进建筑的话题也离不开对这个城市的关注。最近,我一直对业界讨论的一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也就是,30年之后上海会不会变成一个可以容纳4000万~5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讨论,我个人非常乐于见到这样一天的到来,我也觉得,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非常理性的结果。但如果真的要面对这样一个格局的话,我们今天的整个建筑所依赖的技术、工具和社会、制度层面都没有做好准备。同时我们又面对一个新的机遇,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在未来的一段与此相当的时间内,整个建筑的生产方式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这也是很多同行特别关注新技术热点的原因所在。相对于希望通过技术的演进来寻找建筑的未来,我个人会更关注的是,这样的新技术是在怎么样的社会条件当中发生作用的,它和建筑是怎么样的结合方式。这些问题更吸引我的兴趣。这也正是我们这几年开始在上海进行实地的案例调研的思考起点。比如,我们今年在做“计划经济”时代的新工房小区的调研,希望通过这样的调研去呈现我们的空间生产体系和运作体系的内在矛盾,从这些矛盾出发去看待我们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在哪里。这也代表了我在专业上的关注点。说到底,要想改进建筑,建筑师必须先改进自己。

建筑的前世今生

The Secret Lives of Buildings: From the Ruins of the Parthenon to the Vegas Strip in Thirteen Stories

作者:[英]爱德华·霍利斯/Edward Hollis

译者:朱珠,吕品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这是一本奇特的故事书!书中讲了13段引人入胜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些著名的建筑或地标:雅典帕提农神庙、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波兹坦无忧宫、巴黎圣母院、柏林墙、耶路撒冷哭墙等。作者是一位建筑学者,也是一位建筑师,对于基本史实和专业知识有着娴熟的把握,然而他却没有把此书写成学术专著,而是用文学化的笔调,在史实的基础上添加了丰富的想像,把建筑的身世写得悲喜交加、如泣如诉。在作者笔下,这些建筑仿佛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从落成的那一天起,便走上了命运多舛的旅程:被宠爱、被山寨、被亵渎、被误解、被滥用、被盗窃、被出卖、被摧毁、被遗弃……建筑师所极力追求的完美和永恒,在历史的激流中显得是那么不堪一击,最终都会沦为废墟;我们所极力保护和修复的历史遗产,原来却是一些东拼西凑的杂糅怪物,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原真性”。这13段故事虽然独立地发生在不同的时空,但作者在行文中却有意地把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互参和勾连,用战争史、宗教史、思想史的经纬脉络编织成一张绵密的网,叠加到建筑故事的背景上,使得此书超越了建筑八卦的层面而具有了世界文明史的高度。遗憾的是书中的插图太少了,文中所描述的许多细节在形象上都无从把握,这对于欧美读者或者有相当学养的专业读者也许问题不大,但对于普通读者的想象力来说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撰文:张路峰,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教授)

阅读广场/解读街道

编者:何崴,虞大鹏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城市公共空间既是联系城市中私人领域的纽带,也是都市公共生活的主要舞台,其品质的提高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近年先后出版的《城市公共空间解析系列》图书——《阅读广场》/《解读街道》,可以说为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初学者以及城市爱好者开启了一扇研习城市公共空间的大门。

这两本书有很多共同点。首先,它们将城市公共空间(广场或街道)的理论讲述与案例调研相结合,避免了单纯讲授理论所造成的抽象与枯燥。其次,书中提供了一系列研究方法,从观察到记录,从分析到理解,涉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形态、界面、材料、照明及家具等内容,可使初学者迅速了解城市设计的主要问题及惯常的研究方法。第三,书中的案例分析主要以图解形式呈现,图解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种表达工具,也是一种与设计有关的研究性过程。这两本书中绘制了大量特定城市公共空间的分析性图解,为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最后,书中每个案例的结束部分都提供了一个以“空间重构”为标题的研究性设计。尽管其中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甚至有些观察并不精确,但也为从观察分析环节转入到设计环节开辟了思路。

可以说,《解读街道》是《阅读广场》的延续和发展。解读的对象从城市广场转变为街道空间,除了空间形态以及人的行为模式具有差异之外,《解读街道》一书还增加了“街区历史沿革”的整理,并对特定案例进行了文脉梳理。略感不足的是,尽管书中对个别案例的分析比较全面、详实,但如果能在整体上将街道(或广场)的特色(如空间、文化或功能等方面)更为鲜明地提炼出来,就更理想。(撰文:刘文豹,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师)

简单法则

The Laws of Simplicity

作者:[美] 前田约翰 (John Maeda)

出版:The MIT Press,2006

在《简单法则》一书中,作者前田约翰把“简单”归结为10条基本原则,每条原则里又有若干条小要点,这些小要点还用首字母组成一个词便于记忆。比如,第一条:减法;减法第一种:SHE;SHE是3种方法的组合——“Shrink”,“Hide”和“Embody”。

好吧,前田桑,我们知道你是理工科背景兼代码狂人,可是你至于写本书也要把文章搞得跟程序开发文档一样逻辑严密么?

技术文档写到第五条“差异”,突然有了转变。前田在日本参加平面设计师田中一光和建筑师坂茂组织的茶会,他得知当时已经70高龄、功成名就的田中一光,还在学习初级的茶道。前田有感而发:“以空手道为例,顶级选手最为重视的荣誉,就是其佩戴黑带已经如此之久,以至于黑色的染料被水洗褪尽,布料重现白色。这象征着黑带选手在一个轮回中重回到初级者的状态。田中一光就是日本设计界的黑带选手。”

在这个关于复杂和简单的比喻之后,前田约翰发挥了他艺术家的一面,后续的每一条原则都充满了感性的描写。第六条“内容”,第七条“感情”,第八条“信任”,第九条“失败”。把这些内容和励志鸡汤区分开的,是前田穿插于其间的对于心理学、计算机技术和设计科学的思考。

2008年,前田约翰就任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第16任院长。他宣称RISD的意思就是:最近我被剥夺了睡眠 (Recently I was Sleeping Deprived)。由此可以看出,《简单法则》里的10条原则都是温情脉脉的前戏,真正实践“简单”的方法,就是设计师以胸口碎大石的情怀迎接无穷尽的加班和修改。(撰文:朵宁,度态建筑设计合伙人)

意图伦理:意大利建筑的思想体系与语言

Etiche dell' intenzione Ideologie e linguaggi nell' architettura italiana

作者:乔凡尼·杜比亚诺/Giovanni Durbiano

出版:Christian Marinotti Edizioni,2014

The story told in this book,at first glance,might resul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for Chinese readers Only a few reflections of Italian architecture (from late 1950s to early 1980s) arrived in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by Aldo Rossi,the urban projects by Vittorio Gregotti (the architect of Pujiang new town,in Shanghai),up to more authorial and globalist legacies,such as the work of Massimiliano Fuksas (including the recent airport of Shenzhen Bao'an) But there is a stronger connection The thesis of Giovanni Durbiano,clearly expressed through a series of critical essays,is that twenty years of Italian architecture have originated the rise of a global phenomenon: that star system that today dominates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including China The book tells about an architecture that was for the "people",and ended to be for the "public." Its protagonists are Rossi and Gregotti,but also other important architects such as Gabetti & Isola and Guido Canella: they abandon the conventions of the Modern Movement,where architects had to objectively "formalize a social agreement",and head up to a position of free subjectivity.They are attracted from the persuasion of the intellectual discourse Individual intention replaces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In one word,they become authors (later,stars) The problem is that,however,the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se architects should work is not "authorial" at all: it is the Italian economic boom,the rapid urbanization which architects such as Rossi will define in the hands of a "vulgar professionalism" They give up a real influence and take refuge in the academic and intellectual world They decreed the marginality in which Italian architecture is today still moving It is the story of an enormous influence of Italian architecture in the world,followed by an inevitable decline: in the 80s,it disappea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cene It is a story that warns us,and that can be a helpful reading for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s.(撰文:Michele Bonino,Assistant Professor of Politecnico di Torino)

猜你喜欢
空间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创享空间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