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黑板+粉笔+书本”的传统教学工具发生了转变,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生动的特点和强大的交互功能,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缺陷。语文教学课件的运用,能够增大课堂容量,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多媒体课件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提高教学效率;使用不当,则会产生负作用。
在海南省一次语文教学竞赛初赛中,有一位教师上《荆轲刺秦王》一课。教师先是讲历史背景,再疏通字词,然后用约十分钟的时间播放电影《荆轲刺秦王》片段,接着再分析荆轲这一人物特点。教师表现出色,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兴趣盎然,并展开讨论,师生互动充分,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是教学课件做得相当好,资料丰富,构图精美,音频动听,视频引人。可最后这位教师没能进入决赛,这是为什么呢?
包括笔者在内的几个评委一致认为,这位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上存在失误。《荆轲刺秦王》一课的教学重点应是读懂文章内容,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了解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能分析人物形象。她却把这些重点匆匆带过,而以学生观看视频代替阅读理解文本,影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以对视频内容的讨论代替对文本的研讨,误导学生对人物的思考。多媒体课件本应是辅助以文本为主的教学,这位教师却喧宾夺主了。
从这位教师的失误,再联想到众多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课件的情况,总结起来,我们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存在如下两大硬伤。
一、直观形象的课件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
以上所说的那位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违背了语文教学以认知文本为重要内容的原则,淡化了对文本的阅读鉴赏,这种脱离文本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语文教学内容是语言与文学,是文字性的东西,如果不潜心研读文本怎能感知课文内容,如何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和品味语言呢?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如何得到培养呢?
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若使用不当,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图式”教学方式,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用Flash动画或影视视频把课文内容形象生动展示给学生。有一次,笔者看到一个《雨霖铃》课件,它用Flash动画把一对恋人依依不舍的分手经过演绎出来,诗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变成一幅幅直观画面,看似形象生动、声情并茂,可柳永笔下的诗韵荡然无存了。我们面对的是高中生,不是幼儿园的三岁娃娃,展示这样的课件如同画蛇添足,毫无益处。
别忘了,我们语文教学还肩负一个任务,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也是一个审美教育的过程,人们由于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的不同,往往“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完全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影像视频,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的培养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二、紧跟课件亦步亦趋,给课堂教学带上镣铐
课件是对教学内容及过程的预设,使课堂教学思路清晰,可以帮助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但是如果紧跟课件亦步亦趋,也会受到课件限制的。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资料丰富、面面俱到,教学时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以课件演示的内容为准,如果学生有不同思考,也要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导到预设的答案。这样运用课件教学,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状态,无疑给课堂教学带上了镣铐。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动态生成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因为学生的质疑、学生的体验、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出错而产生的,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笔者在指导学生研读《孔雀东南飞》课文时,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刘兰芝与焦仲卿分手时信誓旦旦,为什么她哥哥逼她另嫁时,她却答应了婚事?焦仲卿是否真的爱刘兰芝?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这在当时的社会怎么可能呢?课堂教学中呈现出课件无法预设的精彩,生成了妙趣横生的课程资源。这种教学过程中碰撞出来的转瞬即逝的“火花”,让我们真切体会到语文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动态资源不断生成与解决、充满智慧和彰显活力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课件是我们教学活动辅助工具,应灵活运用,而不是使之成为教学的“禁锢”。相比之下,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资源更具有灵性和生命力。
以上列举了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两大硬伤,是陈述其利之外的弊端,并非全盘否定。这里强调的是,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赏析作品、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如果课件不能辅助我们实现这些目标,那么无论它多么华丽精美,即使来个音乐、动画、视频、声效交互融合,也只能是哗众取宠、喧宾夺主之物。
所以,课件的制作与运用,还是要返朴归真,实用就好。
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的“真”, 就是要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制作,创设出一定的学习环境,辅助师生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的“朴”,指的是要去掉那些华而不实、影响学生对文本赏读和能力提高的成分,课件要易于制作,服务教与学,实用而又有实效。
笔者曾参加海南省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就是培训的重点之一,那时我们学了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制作软件,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可之后的十年间,当初学习的那些软件中适用实用的并且用得最多只剩幻灯软件PowerPoint。
在一次完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后,笔者觉得有必要跟同学讲讲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于是对初高中课本选用的李白诗歌进行梳理总结,阅读复旦大学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有关内容,并从网络搜集资料,最终形成教学设计:先是知人论世,讲述李白的思想个性及人生历程,让学生了解其浪漫主义风格的成因;接着置身诗境,引导学生在赏诗中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与诗人产生共鸣,体会诗人浪漫主义风格;最后吟咏诗韵,指导学生朗诵《梦游天姥吟留别》,在诵读中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由于课文之外的知识拓展内容较多,为了便于教学,在上课的前一晚笔者用PowerPoint做了一个课件,课件很简单,用文字列举一些内容要点,几首诗歌,还插入濮存昕朗诵《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音频。第二天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李白其人其诗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学习兴趣浓厚。这个课件简单易制,没有音乐、动画、声效交互方式的融合,构图也并不精美,但笔者对这个课件还是满意的,它帮助学生较系统地了解了诗人李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花了三天时间阅读资料、梳理诗歌、撰写教案,而制作课件只花十几分钟而已。倘若把二者所花的工夫颠倒过来,笔者是没有勇气登上讲台讲这一课的。
当然,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制作华丽精美、为学生喜闻乐见且实用的课件,这当然是好事。但实际上,我们平时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批改作业上,没有多少时间制作繁复的多媒体课件,再者我们对PowerPoint之外的多媒体软件也不娴熟。多媒体课件价值在于辅助课堂教学,讲实用求实效最为重要。所以,制作课件时不必苛求它非要把音乐、动画、声效交互方式融合在一起不可,易制实用就好了。
(作者单位:国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