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海韵

2014-02-20 06:50文琳
艺术评鉴 2014年1期
关键词:重要地位创作风格

文琳

摘要: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汪立三创作于1979年的《东山魁夷画意组曲》是我国钢琴音乐发展史上的一部优秀作品,本文将仔细分析《涛声》这首钢琴作品的的创作手法和作品所包含的强烈的情感和哲理性思绪,详细阐述“画意”、“琴音”以及作品之外的深刻内涵,为今后研究和学习中国钢琴作品,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汪立三 重要地位 创作风格

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汪立三创作于1979年的《东山魁夷画意组曲》是我国钢琴音乐发展史上的一部优秀作品,这套组曲共分四首,以其中第四首《涛声》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也赢得了国内外音乐界人士的瞩目。

贺绿汀先生在他的一篇论文《音乐艺术的时代性》中指出:“因为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变迁,所以各时代人们的思想感情亦各不相同,因而产生出各时代不相同的艺术。如屈原的《离骚》,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的《长恨歌》,其所以能够有永久的价值,就是他们抓住了时代精神。时代提出的问题、矛盾给人们以很深刻的印象,使人们的内心燃烧着极强烈的感情,艺术家抓住了这强烈的感情,把它具体地表现出来,无论这表现的工具是用诗歌、音乐、戏剧、绘画或小说,只要他所代表的感情是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真相,就一定可以得到普遍的同情与共鸣。因此,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单是要有成熟的技巧,也必须具有极其敏锐的时代感受性,能够抓住时代的中心。他不单是民众的喉舌,而且负有推动新时代前进的使命。”①

贺绿汀先生所说的“时代精神”在《涛声》这部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涛声》创作于1979年,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这个时代的精神就是拼搏和进取,作品中所蕴涵的顽强不屈的执着精神正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特质。

《涛声》从发表之日起,就不断地引来各种不同的评价,究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涛声》所表现的意境和创作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新风格是当时大多数钢琴作品所缺乏的,因此这部作品对于80年代的钢琴音乐创作来说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的。画家东山魁夷曾致函作曲家称:“您对我作品理解之深,令我十分钦佩。”②日本现代音乐学会委员长广漱董平教授曾写下这样的话:“杰作也,很思念。高作曲技法,实现新境地,我信是世界性名品,很是新也。”③我国著名音乐评论家魏廷格也称这首作品为“钢琴交响音诗”。④

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把中国古典风格的佛教音乐与日本传统的民族调式巧妙、完美地结合起来,其内涵之深,意境之深,创作手法之新颖,堪称是中国钢琴音乐在新时期的一个里程碑。原画《涛声》的画面平和、高远,只是描绘了波澜壮阔、海潮汹涌、一叶小舟随波荡漾的自然景色,并不惊心动魄,作品属于日本民族的传统风格,追求的是平淡、安静的和谐之美,东山画家以此表现了鉴真法师博爱、深沉的高尚情怀和为了实现伟大理想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献身精神。而汪立三却并没有拘泥于原画,除了描绘大海的辽阔,他在表现“涛声”的基础上,赋予了更多的联想、浓烈的情感和哲理性的思绪,以一种全新的意境和自己的感受去发展、充实了这部作品。并且,他还融入了我国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不惧艰险多次东渡终于成功这一历史事件,成功创作出了极具中国古典音乐风格的鉴真形象的音乐主题,使音乐包含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佛教音乐和日本传统音乐的多种风格,表现了更加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内涵,让我们感受到了作曲家所想要向人们传达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理性的思绪。他把鉴真法师东渡普法的宏愿和坚强意志、以及将伟大的华夏文明传播到一个悠远的岛国的博大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

不仅如此,作品中的作曲技法和织体写法已经摆脱了古典、浪漫乐派的传统风格,更多的是西方印象派作曲技法的痕迹,其中自由的复调结合,错落有致的复合节拍,非三度结构和弦、多调平行进行和大量的不协和和声等现代手法的巧妙运用,即继承了传统的创作手法,又大胆创新,融汇了现代音乐的创作理念,使二者在作品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现代民族风格”。同时,作曲家又注意使用不同调性的色彩变化,多次运用了多调式平行进行的创作手法,以及不同调性、旋律的重叠,形成了复调性的不协和音响,在种种不协和的音响中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听觉效果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汪立三曾说过:“今天,全世界艺术正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音乐也不例外。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中国作曲家应以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结合而独树一帜,走向世界,大放异彩。”⑤他为中国现代钢琴音乐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这既是他个人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时代、文化、民族和社会共同培育的结果,他的创作风格和音乐精神在我国的现代钢琴音乐发展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他所创作的优秀作品既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参考文献:

[1]赵晓生.中国钢琴语境(连载文章)[J].钢琴艺术,2003,(08).

[2]代百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汪立三钢琴曲《#F商:书法与琴韵》中的“中国风格”探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02).

[3]蒲方.试论汪立三的钢琴创作[J].音乐艺术,1989,(01).

[4]罗薇.声之韵——汪立三《东山魁夷画意组曲》之四《涛声》作品简析[J].钢琴艺术,2003,(08).

[5]周柱铨.朝华夕秀乐坛一奇《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四》[J].中国音乐评论网,2012,(11).

[6]吴春华.对比尧分析汪立三先生的两首钢琴曲——《蓝花花》与《涛声》[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汪毓和.关于钢琴音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J].钢琴艺术,1998.

注释:

①贺绿汀:《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② ③ ④ 魏廷格:《魏廷格音乐文选》,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7 年。

⑤ 汪毓和:《汪立三——为中国钢琴音乐开拓新境界》,《人民音乐》, 1996年第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要地位创作风格
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及发展
打击乐在戏曲伴奏中重要地位研究
张晓风散文的阅读体会
让生命绽放笑靥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论李斯特钢琴作品《死之舞》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罗奇伯格的创作风格探析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