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典型”为啥难树?

2014-02-20 17:59李桂平
中华儿女 2014年3期
关键词:效仿崇拜偶像

李桂平

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崇拜或者效仿。因此,我们看电视看报纸或者上网,就会发现民间捧出的被崇拜的“偶像”此伏彼起,官方树立的希望大家效仿的“典型”也一批接一批。

典型与偶像有相似之处,但其实有本质的不同。

典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途径“树”起来的。偶像是自下而上“捧”起来的。后者尽管也少不了包装、炒作等手段,但更大程度上靠的是偶像本身的形象,才能,特色,迎合的是某一群体的心理需求,被动的成分更少,“自发”的因素更多。“粉丝”崇拜“偶像”,绝少功利色彩,有时候的确“很傻很天真”。

同时,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古善于“树立典型”的国度,不管哪行哪业,哪个方面,居上者都会通过树立一个个典型来营造氛围,以期形成人人效仿的态势。忠于君主有典型,处朋友有典型,孝顺爹妈有典型,兄弟谦让有典型,就连寡妇守节也有典型。

到了新社会,我们树立的典型更多,也更深入人心。像雷锋、焦裕禄、张海迪、陈景润、赖宁、孔繁森……这些光辉的名字的确曾经震撼过一代人,影响过几代人,有些还将成为永远的印记。但不可否认,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以来,官方典型的作用却越来越弱化。一方面表现在周期越来越短——从被“树”起到被遗忘,也就是短短几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另一方面表现在影响力越来越小,尽管报章杂志电视集中报道,但仍难以吸引老百姓关注。这里面的原因很多。

或者是因为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比如说赖宁,曾经的救火小英雄,后来不提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评价标准有了改变。鼓励孩子投身火海,既不科学,也不人道。

或者是典型本身超出了一般人能够接受的程度。换句话说,典型们已经升格为“神”,他们所做的事情超出了常人的能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效仿的。这里面,有些是宣传时过于“拔高”的副作用,有些或许是真的,可是听起来却像是假的,甚至引起了人们反感。

或者是典型被过分夸大,反而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对制度的反思甚至反感。比如央视及很多地方台每年都推出的“感动”系列。里面的人物固然令人尊重,可是看多了,大家都在反思:那些本来应该是政府的职责,凭什么转嫁到了个人的头上呢?他们越让人感动,越反衬出政府的不作为和制度的缺失。

显然,新时期的典型可谓越来越不给力。但是,越不给力,有关方面越是要推出更多更有力更感人更“典型”的典型,导致许多典型一拨又一拨如过眼烟云,甚至连烟云都不再是。

从越来越多的事实中,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里典型的独孤与无奈。不可否认,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典型人物的出现,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在引导社会风气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层面上,典型们功不可没,自有其价值和意义。但传统的树典型模式显然已经过时。

或者说,典型是必要的,但典型不是官方所能够“树”起来的,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以来的社会。眼下自媒体发达,任何虚夸,造假,拔高,甚至出言不够准确,其实都是给“典型”埋下的炸弹。一旦被揭破,典型就不再是被学习的对象,而是被嘲笑被孤立的对象。这样的例子已经发生很多。最后造成的宏观结果,不仅仅是一个典型自毁,而且是所有的典型被群毁。

责任编辑 王海

猜你喜欢
效仿崇拜偶像
随着桥梁重新开放,而全球效仿者层出不穷,加拿大卡车司机运动将何去何从
偶像报
我想效仿一棵树
我崇拜的那条“龙”
真正值得你效仿的东西
西夏天崇拜研究
我最崇拜的人
崇拜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