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挺
我的游标卡尺
俞挺
本文通过作者对自己设计的图表来讲述自己对建筑学的认识,发现建筑学的困境和局限,评价建筑、建筑理论和建筑师的成就。帮助读者发现建筑学中隐性知识做进一步创新。这个图表就是作者评价建筑的工具和方法。
建筑理论,柯布西耶,库哈斯,扎哈,形状,形式,形而上,现代性
2009年在英国游学的时候,一位留学生问过我,如何评价建筑、建筑理论和建筑师的成就,而不是带有过多感情色彩。我整整思考了一周,最后设计了一个图表来展示我对建筑学的认知,以及如何利用这个图表形成的坐标来评价建筑、建筑理论和建筑师的成就,并借助这个图表对建筑学的现状和局限性做了探讨,也据此研究如何发现隐性知识而进一步创新。2014年的论坛,我就这个图表建立了我评价的工具和方法——我的游标卡尺,也从中我发现自己。
在《世界建筑》要求我完成文章的思考期间,我将游标卡尺的第一部分进行了扩充,是基于建筑学基本问题探讨的前提设定,避免在定义不同或前提不同下歧义横生。在正名这一章节的撰写中,我逐渐形成了我的建筑学写作的基本框架。我的游标卡尺将来是我的建筑学的第一部,是我的评价工具和思考基准点。将来的第二步会着重介绍和总结我的研究工作,比如对中国古代无法实物考证的建筑史和装饰历史以或科技前沿的实验,介绍我的设计工具,总结我的个人形式语言。第三部就是我的实践。简言之,就是我在想什么,我怎么做,我做了些什么。这就是我的建筑学。
本文的目的,是抹去在建筑学上的各种修辞和辞藻的油脂,让自己大踏步去依照自己的审美天分和思考,发展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并系统化。我想我的工作如果成为可以预见的、将来那个辉煌的建筑时代的大师们的注脚,就可以了。
明确定义,前提,再讨论,为正名。限于篇幅,我减少论证的环节,以断言的方式给出论点。
1 世界图示
2.1 世界
世界,以人的认知,可以分为可经验世界和非经验世界(图1)。
我们只能体验到可经验世界(即切身世界,这是我在旧文中的用词)。非经验世界是我们的观念,比如宗教、形而上学、主观真理、绝对精神等等。它们在逻辑上可能为真,可惜我们无法亲自验证到答案。我们目前更没有任何手段去检验非经验世界,只能选择不信或者信。
可经验世界则分成客观经验世界和主观经验世界。
所谓客观经验世界就是能用理性描述的世界。理性对世界的描述总是片面的,我们用不同种类的理性工具(可以称为不同的范式)用不同精度去研究客观经验世界,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不同的。这虽然有局限,但确是我们一切知识中最可靠的。
主观经验世界的体验基于个人的感受和喜好,并通过共鸣将体验传递给其他人。这个传递过程是不精确的,甚至充满误解,但这不重要。主观经验可以用理性去描述,但效果有限,远不如华丽的修辞,或者艺术来的富有感染力。
此外,主观经验世界也可以是个人或群体的非经验世界的主观映射,是非经验世界的物质构型,反应了非经验世界的某种可能性,但不是真实所有。
2.2 建筑
建筑,人造物,可经验世界的一种容器类型,是人类开拓未知世界的堡垒和前哨,也是已知世界中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场所。
建筑不仅基于客观经验世界的知识,也要关照主观经验世界的体验。不仅要满足人的“demand”即身体,也要满足人的“need”即心灵(图2)。不
过无论如何,建筑只能以我们的可经验世界的方式存在并发展。
2 建筑是一种容器
2.3 现代
现代是个不断解放、不断自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失去稳定性、权威性和可信性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完整的形而上学。
现代最重要的产品是个人,现代社会是个人权利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是权威,每个人都试图成为他人的榜样。于是,竞争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现代生活本身,竞争是一种非暴力战争。在现代,竞争体现在创新和推广上。
2.4 建筑学的意义
当代建筑迷失了建筑学的意义。策展人、理论家和评论家过于热衷探讨建筑的人文意义、社会意义、历史意义,热衷探讨建筑学的形而上意义,相信建筑是可以推进文化进步、促进社会进步的工具,坚持不能让建筑沦为单纯的技术性工具。
但现代的可经验世界的第一哲学是政治,伦理学也只是辅助。建筑学在现代的可经验世界里是无法取代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建筑学或建筑自身根本无法成为意识形态、形而上学或者是宗教。
我定义的建筑学意义(图3)如下:
建筑学缺少直面可经验世界中两个世界的思考。这是建筑学意义中亟需建立的基础,而不是发明各种缺少明确指向的胡思乱想和理论。借鉴科学,建筑学的思考基于的原则是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尽管,在主观经验世界里非理性常常是主要方法,但学习、讨论和研究这些方法的工具可以是理性的。
建筑学的基础是客观经验世界。在客观经验世界中,建筑学第一层意义是工程意义、技术意义和管理意义。其中,在管理意义上而言,建筑学具有了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基本属性,就此建筑学就不可能是纯粹的技术性工具。建筑评价首先要基于这三点,才能进一步探讨建筑学的社会意义。跳开这三点,则毫无意义,最容易变成伪善。比如,用所谓的当地的材料但却不符合规范或传统的施工办法建造的当地慈善小学,在遥远的大都市展示了一种虚假的地域风情,并因为慈善而广受表扬,事实却是已成危房而无法使用。
建筑学在主观经验世界中是建筑学的审美意义。审美意义的讨论会被认为是一种不符合社会责任的行为,是危险的。所以常常被刻意忽视。但建筑学的审美意义不仅仅是形式和风格的问题,更有在场直指人心的主观经验存在。建筑学的审美意义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性。
3 两种观念下的建筑学对比
联系建筑学两个经验世界的是建筑学的身体意义。建筑学的主观经验和其他艺术最大的差异就是建筑学必须以人的身体作为尺度,身心皆是,不可无视。而建筑学的人文意义如果脱离身体意义而讨论,那就不是建筑学的人文意义,至多是人文意义中的建筑,是两码事。
可经验世界,即生活。建筑与生活一旦失去了相关性,建筑就一定缺乏意义。这样的建筑可以随便是什么,人们就可以不经心地对待它甚至不理它。生活中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我”和他人共同建构出来的。任何一件事情包括建筑都是“我”和他人共同创造出结果的。建筑根本就是构筑我们可经验世界的各种物质容器,也是我们试探这个恩威难测的自然界的堡垒。它的存在首先基于我们的客观经验(技术手段、功能需求、习俗习惯、政治结构、社会组织)和主观经验(生活感悟、审美偏好、历史记忆),当然会涉及到可经验世界的第一哲学政治和伦理(道德伦理或者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但后者不是建筑的全部意义,但上述这些都是基于建筑学的生活意义。
当代建筑的历史意义无论有多么大赞许和叙事都毫无意义,都不值得探讨。我们只能讨论100年或者200年前的建筑的历史意义。回顾历史,那时的重要建筑大多数经过时间这把剃刀都消失无闻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为之欢呼的当代伟大建筑过了20年就可能成为笑柄或者完全被遗忘。
就此,建筑学的意义,第一层次在于审美意义、身体意义、技术意义、工程意义和管理意义。这些意义完全基于我们的生活意义,下一步,经历建筑学的独特性思考和基本意义检验之后,才是社会意义和人文意义。至于历史意义,那是后人的事。
建筑学评论的工具和方法无论千变万化,都必须以建筑学的意义为起点或者为目标,否则,不过是谈资而已。
3.1 奥卡姆剃刀
中国学生的习惯性问题“理论重要还是实践重要”,其实是个伪命题。理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精确描述我们客观经验世界的范式,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拓展客观经验世界的边界。凡是无法做到这两点的理论,我们可以使用古老但有效的工具——奥卡姆剃刀将其一一剔除。
3.2 不完整的形而上学
剃刀过后,在建筑学的世界中所谓先验的规则
就失效了,比如“装饰就是罪恶”。至于建筑的本质,这种本体论的问题,也是毫无意义的。
此外,没有一种理论可以描述并演绎我们的主观经验世界。主观经验世界的描述建立在修辞或者体悟之中。借用理论之名试图创建主观经验世界的最后结果不过是创建一个非经验世界,和建筑学反而没有关系,这里我们不讨论。
当代建筑学的思考还迷恋牛顿所创造的那个科学的形而上观念,建筑学迷恋借用客观经验世界的旧工具去创造主观经验世界,并希望这个主观经验能够成为客观经验世界的真理,依靠执行它最后改变客观经验世界。但脱离有效客观经验的主观经验对客观经验世界的认知必须经过检验并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普遍有效性,否则就仅仅是偏好。建筑学讨论的如果是各种偏好,那只有争吵,没有结果。所以偏好都不可以拿来作论证。
3.2 形状(shape)
既然建筑界执迷于用客观经验世界的旧知识去构筑主观经验世界。他们会认为这个代表建筑师的主观经验世界的结果就是建筑,但事实并非如此。主观经验的成果要进入客观经验世界中最后成为具体可见的建筑,必须被客观经验世界的规则所检验、所接受、所改造。所以说,在主观经验世界里的建筑其实只能算是个形状。而主观经验世界中的形状可以被任何人用任何方式创造或者构建。
我们为什么热衷创造各种建筑或是形状?因为我们身处现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以竞争的方式表达个人的存在,共识的权威和形而上已经死去,尼采早就断言,我们要胜出成为超人就不得不创新,一种竞争的方式。
建筑学的创新最显而易见的是在形状上,这是图像主义,消费主义时代的需求。一种脱离“demand”束缚的低层次但即时为“high”的“need”。
3.3 创造形状的理由。
建筑学寄生于理工科之内,在主观经验世界里却被要求以理性和学术的方式构建学科。因为理性,我们倾向于认为灵光一闪而产生形状是不靠谱,不稳定的,甚至有罪的。
那我们先尝试简单地看看形状如何依据一个貌似理性的方式被创造。首先,我们倾向于要求必须先有概念再可以产生形状,这看上去是合理的。
但概念有时过于抽象,不得不要借助转译才能形成形状。
当然,转译有时过于复杂,我们还不得不要借助工具,比如参数化,才能将形状落实。
即便是概念的产生,有些人也很较真,他们认为概念不应该凭空出现,于是要求有起点,建立研究或者调查,要求策略的建立,这样才更合理。
3.4 理论在哪里
我们几乎记不得我们学习过哪些理论,但回头看看创造形状的过程,那些理论研究的是这一系列思考历程上的哪一段,在研究上?在策略上?在概念上?在转译上?在工具上?或者是全部?我们在建筑学看到的绝大多数理论根本没有着眼在这些过程上,更谈不上对客观经验世界的归纳和描述,这样也无法被检验,更无法据此演绎。当奥卡姆剃刀剃过建筑学的理论世界后,我们看见的是一片光溜溜的世界。
何况此外还有两种人,一种如盖里(Frank Gerry),天分帮助他们灵光四射地创造出形状。另外一种建筑师依据历史经验和功能主义,完全可以绕开形状生成这个阶段,直接进入建筑化。不过这类建筑师被主观经验世界里的建筑师称为商业建筑师。商业建筑师在客观经验世界里则经验更为丰富。
在主观经验世界里,形状的创造可以不专属于建筑师。结构、设备、景观和室内设计师也可以创造形状,3D设计师托马斯也可以,艺术家也可以,包括非专业人士,人人都可以创造形状。
3.5 库哈斯
库哈斯拯救了大多建筑师,他利用“diagram”创造了看上去合乎逻辑的形状生成流程,BIG据此发扬光大。全世界都在效仿,但这不是真理,尽管库哈斯的工作似乎联系了主观和客观经验世界。我们不否认概念以及风格和形式的生产是会对思想产生诱导。但有时概念会把没有的说成有的,它会利用形式自身的表现力制造出一些不真实的问题和现象。不真实在于它们仅仅表达了形式和自身的构造能力,而没有表达实际生活的困境。
3.6 建筑学的世界(图4)
我用了5小节来解释形状以及它创造的方式。但这根本不是建筑学的全部。形状需要变成建筑,这意味着进入客观经验世界了,大白话就是落实。落实的第一步在图纸上要建筑化,这就是建筑学的技术意义,是基于客观经验世界的知识。弗兰姆普顿似乎看到了建筑化的意义,比如构造,但他无法在客观经验世界中建立有效的知识积累,并就此做有效的理论描述,最后转头扎入主观经验的描述中无法自拔。
第二步是施工图,对规范和各工种的整合,结构、设备、照明、智能化、景观、室内、特别工种在建筑师组织下综合并统筹,鉴于其他工种尤其行业的专属特性,建筑师无法建立起金字塔尖式的管理模式,更多时间是基于博弈的协商机制,这就是建筑学的内部管理意义。
第三步是建造,建筑师要应付施工企业的挑战,以及解决此起彼伏的在图纸阶段没有料想的突发情况,这就是建筑学的工程意义和外部管理意义。建筑师要面对最后验收运行,建筑学在客观经验世界中的实体——建筑才落成。
这时回过头看那个形状的产生,是多么遥远的事,几乎和客观经验世界的最后结果没有直接关系或者决定性关系。事实是没有也可以。
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落实的流程中建筑化是建筑师得以在客观经验世界生存的核心生产力。依据建筑学的技术意义也可以产生审美——建筑学的技术美学。这是客观经验世界上产生的主观经验。这样看来,主观经验世界里的复杂的创造形状过程也不是非有不可的。
此外,我们还不得不提一下那个被建筑学放逐的工种——装饰。它所创造的主观体验已经被建筑学所遗忘,而在客观经验世界中依旧生机勃勃。
建筑学的世界需要足够大,建筑学的客观经验世界不仅需要包括了各种和建筑设计有关的行业和工种,还要有建筑学的基石生产工具、生产材料和思想范式。主观经验世界中还要包括所有和文化艺术有关的体验。建筑学的主观经验世界和客观经验世界其实就是我们所有可经验的世界,我们切身的世界,我们的生活!
在这个世界中,我用5小节讲述的形状创造是多么微小的部分,它代表不了建筑学的世界,甚至代表不了建筑学的主观经验世界。如果它一旦被客观经验世界所不能检验,切断了和客观经验世界的联系,它就是孤岛。孤岛上的建筑师可以幻想在那里改变整个世界,其实他什么也不能做。
我们希望看到有人能够通过总结客观经验世界发展出至少能够帮助建筑师继续在客观经验世界中高歌猛进的指导理论。不过悲哀的是,理论家们总在主观经验世界里幻想革命,无暇顾及客观经验世界的翻天覆地。
3.7 虚假的革命
4 笔者建筑学认知范畴图示
5 建筑评价公式
革命这个词不断在建筑学的各种发言被提及。但革命发生在哪里,却没人能够明晰。那我们再看一下建筑学的世界。
主观经验世界能够引起可经验世界的革命吗?很难。我们人类历史重要的革命时刻大多建立在技术革命之上。谈到建筑学的革命,我们必须将目光转移到建筑学的客观经验世界上。
革命一定发生在基石上才能引起巨变。建筑学的基石上有生产工具,比如,我们现在越来越依赖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已经对建筑学引起重大的改观,但目前还不足以引起革命。只有整个行业都计算机化了,而从业人员理解并熟悉计算机的操作流程了,这时革命才会产生。
计算机技术中的BIM,是一种试图创造这种机会的构想,但是太复杂,使用太不方便,工人根本使用不了,所以我们还要对此观察。
计算机技术中的参数化,被扎哈变成一种形态的创造工具。它最初的设计初衷是希望从客观经验世界中以逻辑的方式创造新的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但目前,它在设计和建造之间还存在思维方式差异,而它的设计过于精致,讲究控制和自上而下,参考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复杂系统,它在学科奠基之初就错了。3D打印机会不会?如果过于依赖精密设计和顶层设计,无法开源和多样化应用,依旧危险。
建筑学的基石还有生产资料。我们如果站在一个新材料应用的分叉点上,一种更坚固、施工更方便、更便宜的材料出现,建筑学的巨变就会发生。如果我们站不到那个分叉点,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我们的任何努力都不会产生革命。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核心生产力不在建筑师手上。我们最大的运气是适逢其会,却没有能力去创造那个分叉点,就像柯布和密斯分别站在混凝土和钢材成为建筑业的主要体系用材的那个分叉点上。
思想方法也是建筑学的基石,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复杂系统是研究客观经验世界的两个有效科学范式。前者告诉我们孤立系统必死,大系统必将吞噬小系统。后者告诉我们一个系统足够大,最基本的要素可以依靠自组织原则发展出足够的多样性的生态,同时不断膨胀,它有足够的生存时间。它们也是我观察建筑学的范式,所以我拿这个去看BIM和参数化,我赞赏某些思路,但在前景上不看好。牛顿的范式在工程领域依然有效,但它无法面对宏观或者中观的建筑学现象,比如城市化,此外牛顿范式所鼓吹的决定论和形而上则已经是昨日黄花。建筑学的思想方法是目前建筑界最大短板。
最后,建筑学的世界是有极限的。比如重力、身体等等,一旦这些限制项做出了改变,革命也就产生了。但这些改变的技术也不在建筑师的手中。我们常常以为我们领导了革命,其实是错觉。
3.8 那我们创新吧
好吧,我们改变不了建筑学的基石和极限,那我们看看基础之上的世界。当然我们不求革命,我们求创新。
创新就是发现隐性知识。可惜,结构、设备、景观等等都有各自的隐性知识,但我们建筑师无法越过行业壁垒去主动发现它们的隐性知识。一旦这些行业的设计发现了他们的隐性知识而创新的时候,建筑学的面貌的确会发生些许改变。这些改变有时让我们又是嫉妒又是羡慕。
建筑学的隐形知识在哪里?我们主动切断了生活,我们只有建筑化和主观经验世界了。我们寄希望于以主观经验世界的创见去改变客观经验世界的面貌,但如果这个主观经验无法在客观经验世界中形成普遍性知识并成为行业共识,就很容易成为过眼云烟,可以忽略。但建筑师在客观经验世界里的核心生产力是建筑化,是建筑学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意义所产生的知识。可惜这个核心生产力在学科研究中是长期被忽视的,是我们自己切断了建筑化这个我们联系主客观经验和其他行业的知识链,结果我们不得不又回到了主观经验世界。
我们也不见得在形状那个环节的主观经验世界中占优。但我们在主观经验世界里依然有着自己的特殊生产力。建筑学的身体意义,建筑学基于客观经验世界的审美,建筑学基于历史经验的审美,和建筑学基于现代社会“个人”的物质的“demand”基础上的心灵的“need”,由此引申的身体意义和特殊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主观体验,比如光线(柯布天才地直觉到了这一点),而不仅仅是形状。
但形状却成为我们当下唯一用来刺激建筑学的武器。然而,什么是创新的形状,我们依然一无所知。由此建筑学迷恋理性又不敢质疑理性,其实建筑学的理性也算不上真正的理性,这不可笑,可笑的是
伪装理性。
6 影响建筑评价的要素
7 从形式到主义
所以,我决定用理性好好讨论一下形状。我有我自己的游标卡尺。
4.1 视觉为先的评价
形状怎么会成为我们主观经验世界里的唯一目的,以至于我们甚至认为形状就是建筑。我们对建筑的理解简化成读图。任何修辞都比不上一张图片,我们不必亲临现场,完全凭借一张二维的照片来断言一个三维存在的好恶。因为我们身处视觉为先的时代,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
如果按照张利老师的定义,建筑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乃至精神感悟有关。那么,建筑R=f(xn,yn...zn),x等是视觉,听觉等。但如果一张图片(图5)为原则,只剩下R=f(xn)。精神感悟这种主观体验在个人的时代,大家完全自由解读,故也被忽略。
“N=1,2,3,4...”是视觉影响要素的各个分项,比如形状、空间等等。在视觉的分项中,权重也是不同的。作为内在形态体现的空间在视觉为先的情况下比不上形状,此后依次是色彩、材料和肌理。被放逐的装饰的权重原本可以在材料之前,不过被路斯(Adolf Loos)一闹,没有了。照明是个变量,安联球场和水立方就是很好的例子,白天不如晚上。但照明也被视为不纯粹的建筑设计手段,我暂时不在这里讨论,不过将来它一定是重要的必须加以考虑的变量(图6)。
权重不同,就意味着创新的分值不同,分值越大,成就越高。这些子项可以提炼而发展成形式,片段的形式发展成系统化的形式语言而覆盖整个建筑,然后延伸到各种建筑类型发展成风格,围绕风格形成追随者和阐述者进而形成学派,最后追随者在各种地域和各种类型上的发展而形成主义。能够发展出主义的建筑师,毫无疑问的是大师(图7)。
赫尔佐格是个华丽的大师,在色彩、材料以及肌理的创新上有着无穷的灵感,但他没有标志性的形状和空间(安藤就有),他有花样百出的片段的形式,但没有系统化的形式语言,他建成的作品越多,他的风格越模糊。
盖里创造标志性的形状,采用了钛合金这种昂贵的新材料,形成了形式语言,有自己的风格,没有走到学派那一步。
扎哈创新了设计工具,创造了标志性的形状并形成了独特的空间体验,没有色彩、肌理和材料创新也无妨,重要的是她形成了学派。她注定会发展出一种主义,鉴于追随者如此之多。
马岩松,不管他否认与否,但他在上述分项上没有创新,他是扎哈这个学派在中国最强大的代表和追随者。
相比马岩松,王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虽然王澍建筑学中形状等等特征不明显,但他利用地域性知识(一种改造过的和真实地域性无关的知识)以及片段的形式拼合成一种风格。这个风格在形式语言组合和衔接上远不如盖里来的流畅,不过够用了。
那么,柯布在每个分项上都有创新,他发展出了两种主义,现代主义或者称为国际式(他不是独立完成,但他是旗手)和粗野主义。他得分远远高于前面几位,他的得分还不止于此。后面有叙述(图8)。
我们讨论形状,结果发展成讨论了形式和风格。主观经验世界发展出来的形状和主义中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后者经历的客观经验世界的检验并能够成为普遍性知识或者经验。
4.2 胜人一筹的审美训练和天分
卜冰老师对我说,库哈斯是不屑于创造形式的。我觉得是不能。库哈斯是建筑学界少有的有系统的思想家,但他缺少胜人一筹的审美天分。所以他才会藐视形式。
建筑的评价肯定不在于时髦或者先进与否,政治正确与否,一旦和主观经验相联系,审美最终起到决定因素。胜人一筹的审美训练和天分是建筑师必不可少的。柯布、密斯、莱特、康都是如此,具有独特的审美能力,约翰逊第一步输掉的就是审美天分,活再长,话再多,房子建成无数,依然不成。
大学里现在回避这个事实,试图用思维训练代替审美训练,但理性拯救不了审美短板,在具有相似思维训练背景下,高下之分依赖于审美。建筑学失去审美训练就是失去在主观经验世界中的独特性。
4.3 思想
思想是建筑学创新中隐藏最深的知识。建筑学有许多试图建立系统性思想的理论家,但成就最终比不上格罗皮乌斯和库哈斯。因为,只有他们打通
了主观经验世界和客观经验世界的通路,并形成一定的普遍性知识,这很重要。可惜这两个人都在审美上缺一块,前者要假手他人,因为他不会画图,后者索性放弃,用形状,用政治和宣传去刺激建筑学。
柯布是个思想家,但是片段式的,他形成不了思想体系,早年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不过真是空想。但他那些片段的宣言,闪烁思想光辉,鼓舞了更多人。这也是我在扎哈、盖里以及赫尔佐格身上看不到的。他们或许不乏妙语,但缺少真知。
4.4 我们在哪里创新?
在我的图表上,我们可以看到哪里创新,哪里还有可能创新,哪里的创新的影响力巨大。
在图表的左边,我们看到,盖里将设计飞机的软件引入建筑设计,那就是工具创新,但他的工具只为形态服务,所以他的贡献不在基石上,而在主观经验世界中的工具那一项。扎哈把他的计算机主管挖到自己的公司,扎哈推动了参数化的进程。她在工具上有创新,同时变成了一种局部普遍有效的形体创造知识,那她高过盖里。显然,在主观经验世界里,工具创新是最直接的。它直接制造形体。
建筑化是最重要的创新点,它不仅可以将所有主观或者其他工种的创新转为自己所有,反过来还可以压迫其他工种做出创新。不过现实是,原本应该成为创新孵化基地的学校,却无暇顾及这一点,弗兰姆普敦即便注意到了构造,但很快陷入到主观经验中不知所云。
在图表的右边,我们的省略项比如听觉、嗅觉和触觉还有大片的空白。这些感觉其实可以触动视觉的创新。至于在视觉上,如果不在基础上的思想方法上有所改变,保持和生活的联系,道路会越走越窄。
柯布,现代主义的舵手,国际式原则的创立者,粗野主义的创立者,也是表现主义的大师。要知道,现代主义不是和粗野主义或者表现主义并称的一种风格或者形式语言。现代主义是个宏大的范式,国际式不是现代主义的全部,国际式、粗野主义、表现主义,包括密斯的第二芝加哥学派、典雅主义、理性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都是这范式的一部分。现代主义,这个基于社会变革,生产工具和资料变革(建筑业的工业化,混凝土和钢材的广泛应用),后来的思想变革(布扎体系的崩塌,量子力学的范式,互文性理论,形而上的失败等等)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历史上只有文艺复兴时期可以与之相对应,我们至今身处现代主义之中,我们至今在柯布等人的阴影之下,他们有幸站在时代的分叉点上,我们不比他们缺少机会、智商、野心和资本,我们缺的是发现或者有运气在那个分叉点上。
4.5 高下
不同主义、不同建筑师终究会分出高下。历史向前,最终每个时代总会只剩下几个人作为这个时代的象征。不同时代的象征也会分出高下。身处巨变时代的人运气总是好过普通年代的人,不过就当时的幸福感而言,普通年代的人或许多一点,倒在旅馆的沙利文和厕所的康一定会赞同此言。
建筑学真正创新还没到来,因为还没有一种普遍知识主宰我们,也没有一种主观经验成为共识体验。革命则未知,因为建筑学的基石没有动。但我们处在语言创新和推广手段创新的年代,我们总以为自己在改变世界。
我们制造出一种地方主义,但地方主义作为一种特殊性知识可以给我们带来某些新体验,但解决不了普遍性问题,我们为这种地方主义创造了抵抗的理由,但抵抗对象其实就是本身,因为这种地方主义是虚假的地方主义,那么注定失败。
高下在于,面对日益膨胀的客观经验世界,我们的思想范式有无更适用,我们是否创造了可以解决普遍性问题的知识,在主观经验世界里,我们有无独特的审美天分,创造新的审美图景和精神体验。它们还巧妙地包含了前两者。就这点而言,我们这30年,创造了前所未有多的建筑,涌现了前所未有多的建筑师,尽管讨论历史意义毫无意义,但就台面上的这些人,其成就还没有超过那个象乌鸦一样呱噪的瑞士人。
4.6 分叉点的预言
我觉得我们离出现建筑学的分叉点不远了。就复杂系统的观点,在当今建筑学的世界出现了一个叫中国的系统,这个系统已经膨胀到自成现象而不可忽视或者玩笑,所以历史经验和外部经验都不足以拿来解释或者描述这个现象,更不用说演绎它的未来。我不知道这个现象何时会发生涌现,但研究它是我们必须马上做的一件极赋意义和创造力的事,下一个建筑学的普遍性知识必在里面,这是创新的机会。(关于本文的哲学论述,比如世界的分野上我直接引用了林欣浩的观点。此外,赵汀阳的《可能性世界》和《坏世界的研究》也是我哲学论述的主要基础文献。我不是赞成他们所有观点,但对于世界的认知,和当代性的认知,我赞同他们的观点,并在建筑学中结合自己的经验发展出自己的建筑学观点。)
My Vernier Caliper
YU Ting
The author describes his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ure-by-diagram, his very own diagram. He reviews the limits and dilemmas associated with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s use of this design method and evaluates the architecture, theories and achievements of architects who rely on it. The author's commentary reveals the advancements and codes of architecture today.
architectural theory, Le Corbusier, Rem Koolhaas, Zaha Hadid, shape, form, metaphysics, modernity
8 世界大师在笔者心中的坐标点
自由建筑师
201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