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耀春 山西省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 037000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1]。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随着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不断问世,使得抑郁症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给患者带来了希望。米氮平是一种最新研发的抗抑郁症治疗药物,它同时具有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的作用机理,因而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探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与氟西汀进行临床对比分析,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的HAMD评分均在18分以上,均排除有严重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疾病、药物或酒精过敏史、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均无严重的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米氮平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各4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0.4岁;病程1~13个月,平均病程5.1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1.2岁;病程0.5~14个月,平均病程5.6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前均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观察组45例患者给予米氮平治疗,起始剂量为15mg/d,经治疗观察两三天后若患者无明显效果可增加剂量至30mg/d,治疗期间最大剂量为45mg/d,平均剂量为30.65mg/d;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起始剂量为20mg/d,治疗两三天后若无明显效果可增加剂量至30mg/d,治疗期间最大剂量为40mg/d,平均剂量31.23mg/d。两组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及心境稳定药物,两组患者治疗6周,观察其临床效果。
1.3 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经HAMD和TESS测量;在治疗后的第1周、第2周、第4周、第6周分别进行HAMD和TESS测量。根据HAMD减分率分为四级:减分率≥75%为痊愈;减分率≥50%为显效;减分率≥25%为有效;减分率<25%为无效。副反应采用TESS量表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比较 见表1。观察组采用米氮平进行治疗,在治疗1周末开始起效,而对照组在治疗2周末开始起效,在治疗的第1周、第2周两组的HADM评分减分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的第4周、第6周两组的HADM评分减分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比较结果±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比较结果±s)
?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45例患者治疗6周后,痊愈23例(占51.11%),显效13例(占28.89%),有效7例(占15.56%),无效2例(占4.44%),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45例患者治疗6周后,痊愈22例(占48.89%),显效12例(占26.67%),有效8例(占17.78%),无效3例(占6.6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采用米氮平治疗效果要略好于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
2.3 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采用米氮平治疗,常见副反应为头晕、嗜睡、身体乏力;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常见的副反应为失眠、多汗、便秘、恶心、食欲减退等,两组药物副反应比较轻微,无需处理,均自行消失。在治疗6周后采用TES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疾病,临床上可以发现患者心境低落,常常与其所处的环境不相称,患者情绪低沉若不加以节制,可向更糟糕的情绪发展,产生过度的自卑抑郁,甚至是悲观厌世,产生自杀企图或行为,对患者及其家庭产生严重影响。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以及生理上的相关症状等。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抑郁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各类抗抑郁药物不断被研发出来,这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米氮平是一种属于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的新型抗抑郁药物,有关研究人员表明,米氮平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这对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短期治疗和维持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2]。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型的抗抑郁药,在临床中比较常用。本组资料中,将米氮平与氟西汀进行临床比较,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米氮平起效快,副反应少而且轻,综合治疗效果相对高于氟西汀。观察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体重增加和头晕等,但基本上都属于轻度、一过性,随着用药时间的继续而逐渐消失,副反应不会受到米氮平剂量增加的影响[3]。
综上所述,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相差无几,但是米氮平作为一个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的新型抗抑郁药,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等优点,同时对于抑郁引发的焦虑和睡眠障碍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李杰.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比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5840-5841.
[2] 马志根,周长凤.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233-2234.
[3] 余新良.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