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小肠插管法行小肠气钡双重造影的对比研究

2014-02-19 10:28向四国仰涢霞陆忠红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3期
关键词:鼻空直管空肠

向四国 仰涢霞 陆忠红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和非胃镜辅助下螺旋形鼻空肠管置管法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B组胃镜引导下,行鼻空肠直管行空肠置管,比较两者的置管成功率、小肠病变检出性率,并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结果:A组检出率84%,B组检出率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操作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而易于接受,对小肠病变有较高检出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胃肠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 螺旋型鼻空肠管置管法; 小肠疾病

小肠(small intestine)是人体消化道最长的器官,占整个消化道长度的75%,小肠疾病(Small bowel disease)在临床上并不少见[1]。但由于肠管长,弯曲多,且活动度较大,位置不固定等,一般的检查方法难以发现病灶,临床极易漏诊和误诊。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仍是诊断小肠疾病的最常用方法,为进一步了解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寻找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小肠疾病检查方法,特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100例,分别对患者采用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和非胃镜辅助螺旋形鼻空肠管插管法两种插管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1~73岁,平均(43.6±8.9)岁,在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书后,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4~72岁,平均(43.5±8.3)岁;治疗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1~73岁,平均(44.2±8.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A组采取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使用复尔凯螺旋型鼻空肠管,徒手经鼻插螺旋形鼻空肠管入胃腔,拔出导丝,其头端自行弯曲,8~12 h,鼻肠管进入十二指肠降部以下,无胃动力情况下,可服胃动力药;24 h作腹部平片,鼻肠管头端进入为置管成功。(2)B组在胃镜引导下,行鼻空肠直管行空肠置管,徒手将鼻空肠直管插入胃腔,再于胃镜导引下推送鼻空肠直管进入十二指肠,以胃空肠直管头端到达十二指肠降部以下为插管成功,然后行气钡造影。比较两者的置管成功率、小肠病变检出性率,并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小肠病变检出率比较 100例疑诊小肠疾病患者中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初步诊断小肠疾病74例,总检出率74%;其中A组42例,检出率84%;B组32例,检出率64%,两组结果进行对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

2.2 两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 A组有1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病理诊断均与造影结果相符;B组有10例行手术治疗,2例造影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后确诊为克罗恩病,其余诊断结果相符。两组患者具体诊断结果见表1。

2.3 两种插管法置管成功率比较 A组50例患者均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达到100%;B组46例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种肠管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100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多数有鼻黏膜受刺激的不适感,但开口自如。A组5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疼痛感,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后,患者疼痛消失;B组有3例出现轻度腹痛,使用解痉挛药物治疗后,疼痛缓解。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肠位于腹中,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直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是消化与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小肠疾病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而由于小肠在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小肠疾病的诊断较为困难,既往因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导致诊断率较低,易延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及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小肠疾病检查方法也越来越多,有CT、MRI、胶囊内镜、小肠镜等,对提高小肠疾病诊疗水平有着很大的贡献[2-5]。但以上方法在阳性诊断率、经济性、技术操作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难以普及应用[6]。传统X线小肠造影,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及提供小肠运动功能异常的信息优于CT及MRI,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与胶囊内镜及双球囊内镜相比,小肠病变均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仍是诊断小肠疾病的最常用方法[7-8]。

目前小肠造影多采用口服钡剂小肠造影法,而口服法小肠造影效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胃液稀释钡剂及钡剂在胃滞留,影响排空,使造影剂稀薄,影响造影质量。插管法小肠双重造影可缩短检查的时间,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率。小肠导管插管有可经口或经鼻,经口法对患者吞咽、说话有一定的影响,可使患者流涎、咬坏导管,经鼻插入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使患者因鼻腔黏膜刺激产生不适感,但不影响说话、吞咽。

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肠插管方法有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和非胃镜辅助螺旋形鼻空肠管插管法两种。其中用鼻空肠直管在胃镜辅助行空肠置管,由于鼻空肠直管特点,存在镜下插管时间较长,患者较为痛苦[9],且鼻空肠直管无锚定效果,易脱出肠管,钡剂反流会影响造影效果。螺旋形鼻空肠管置管具有快速移动,便于通过幽门;将其自生固定于空肠,产生锚定效果,减少因患者体位改变等引起的自发移位;深度可以调控;管壁不透X光线操,透视下可见,易于定位;不需内镜辅助,操作相对容易,本项目中,采用螺旋形鼻空肠管置管法的患者置管成功率达到100%,比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成功率略高。两组检出率进行对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同时患者检查过程仅有轻度不良反应,无并发症发生;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A组略高于B组,表明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安全可靠。

由此可知,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为疑诊小肠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而易于接受,对小肠病变有较高检出率,临床易于开展,且价格较为低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特别在无条件开展小肠镜及胶囊内镜的医疗单位,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邓燕勇,戴宁,孙蕾民,等.磁共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27-28.

[2]程英升,宋富珍.小肠疾病影像学诊断新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7):669-676.

[3]方俊标,胡创武,李楚池,等.应用低场磁共振做小肠造影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42-43.

[4]李强,金道友,韩真.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8,27(3):186-187.

[5]陆星华,秦明伟,温小恒,等.胶囊内镜、CT小肠成像、小肠造影及回结肠镜对克罗恩病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9):746-749.

[6]格日勒图,魏军辉,白雪梅,等.胃镜引导下改进插管行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24例应用体会[J].临床荟萃,2012,27(20):1811-1812.

[7]李德春,李瑞红.X线下经鼻-空肠置管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6,21(3):293-294.

[8]陈仲耿,任爱民,杨凤爱,等.小肠插管灌肠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9):1109-1110.

[9]连永伟,李文,万灵,等.胃镜导引下小肠插管灌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22):13-15.

(收稿日期:2013-07-10) (本文编辑:蔡元元)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和非胃镜辅助下螺旋形鼻空肠管置管法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B组胃镜引导下,行鼻空肠直管行空肠置管,比较两者的置管成功率、小肠病变检出性率,并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结果:A组检出率84%,B组检出率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操作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而易于接受,对小肠病变有较高检出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胃肠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 螺旋型鼻空肠管置管法; 小肠疾病

小肠(small intestine)是人体消化道最长的器官,占整个消化道长度的75%,小肠疾病(Small bowel disease)在临床上并不少见[1]。但由于肠管长,弯曲多,且活动度较大,位置不固定等,一般的检查方法难以发现病灶,临床极易漏诊和误诊。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仍是诊断小肠疾病的最常用方法,为进一步了解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寻找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小肠疾病检查方法,特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100例,分别对患者采用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和非胃镜辅助螺旋形鼻空肠管插管法两种插管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1~73岁,平均(43.6±8.9)岁,在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书后,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4~72岁,平均(43.5±8.3)岁;治疗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1~73岁,平均(44.2±8.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A组采取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使用复尔凯螺旋型鼻空肠管,徒手经鼻插螺旋形鼻空肠管入胃腔,拔出导丝,其头端自行弯曲,8~12 h,鼻肠管进入十二指肠降部以下,无胃动力情况下,可服胃动力药;24 h作腹部平片,鼻肠管头端进入为置管成功。(2)B组在胃镜引导下,行鼻空肠直管行空肠置管,徒手将鼻空肠直管插入胃腔,再于胃镜导引下推送鼻空肠直管进入十二指肠,以胃空肠直管头端到达十二指肠降部以下为插管成功,然后行气钡造影。比较两者的置管成功率、小肠病变检出性率,并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小肠病变检出率比较 100例疑诊小肠疾病患者中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初步诊断小肠疾病74例,总检出率74%;其中A组42例,检出率84%;B组32例,检出率64%,两组结果进行对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

2.2 两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 A组有1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病理诊断均与造影结果相符;B组有10例行手术治疗,2例造影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后确诊为克罗恩病,其余诊断结果相符。两组患者具体诊断结果见表1。

2.3 两种插管法置管成功率比较 A组50例患者均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达到100%;B组46例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种肠管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100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多数有鼻黏膜受刺激的不适感,但开口自如。A组5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疼痛感,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后,患者疼痛消失;B组有3例出现轻度腹痛,使用解痉挛药物治疗后,疼痛缓解。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肠位于腹中,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直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是消化与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小肠疾病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而由于小肠在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小肠疾病的诊断较为困难,既往因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导致诊断率较低,易延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及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小肠疾病检查方法也越来越多,有CT、MRI、胶囊内镜、小肠镜等,对提高小肠疾病诊疗水平有着很大的贡献[2-5]。但以上方法在阳性诊断率、经济性、技术操作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难以普及应用[6]。传统X线小肠造影,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及提供小肠运动功能异常的信息优于CT及MRI,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与胶囊内镜及双球囊内镜相比,小肠病变均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仍是诊断小肠疾病的最常用方法[7-8]。

目前小肠造影多采用口服钡剂小肠造影法,而口服法小肠造影效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胃液稀释钡剂及钡剂在胃滞留,影响排空,使造影剂稀薄,影响造影质量。插管法小肠双重造影可缩短检查的时间,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率。小肠导管插管有可经口或经鼻,经口法对患者吞咽、说话有一定的影响,可使患者流涎、咬坏导管,经鼻插入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使患者因鼻腔黏膜刺激产生不适感,但不影响说话、吞咽。

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肠插管方法有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和非胃镜辅助螺旋形鼻空肠管插管法两种。其中用鼻空肠直管在胃镜辅助行空肠置管,由于鼻空肠直管特点,存在镜下插管时间较长,患者较为痛苦[9],且鼻空肠直管无锚定效果,易脱出肠管,钡剂反流会影响造影效果。螺旋形鼻空肠管置管具有快速移动,便于通过幽门;将其自生固定于空肠,产生锚定效果,减少因患者体位改变等引起的自发移位;深度可以调控;管壁不透X光线操,透视下可见,易于定位;不需内镜辅助,操作相对容易,本项目中,采用螺旋形鼻空肠管置管法的患者置管成功率达到100%,比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成功率略高。两组检出率进行对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同时患者检查过程仅有轻度不良反应,无并发症发生;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A组略高于B组,表明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安全可靠。

由此可知,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为疑诊小肠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而易于接受,对小肠病变有较高检出率,临床易于开展,且价格较为低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特别在无条件开展小肠镜及胶囊内镜的医疗单位,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邓燕勇,戴宁,孙蕾民,等.磁共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27-28.

[2]程英升,宋富珍.小肠疾病影像学诊断新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7):669-676.

[3]方俊标,胡创武,李楚池,等.应用低场磁共振做小肠造影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42-43.

[4]李强,金道友,韩真.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8,27(3):186-187.

[5]陆星华,秦明伟,温小恒,等.胶囊内镜、CT小肠成像、小肠造影及回结肠镜对克罗恩病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9):746-749.

[6]格日勒图,魏军辉,白雪梅,等.胃镜引导下改进插管行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24例应用体会[J].临床荟萃,2012,27(20):1811-1812.

[7]李德春,李瑞红.X线下经鼻-空肠置管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6,21(3):293-294.

[8]陈仲耿,任爱民,杨凤爱,等.小肠插管灌肠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9):1109-1110.

[9]连永伟,李文,万灵,等.胃镜导引下小肠插管灌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22):13-15.

(收稿日期:2013-07-10) (本文编辑:蔡元元)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和非胃镜辅助下螺旋形鼻空肠管置管法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B组胃镜引导下,行鼻空肠直管行空肠置管,比较两者的置管成功率、小肠病变检出性率,并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结果:A组检出率84%,B组检出率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操作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而易于接受,对小肠病变有较高检出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胃肠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 螺旋型鼻空肠管置管法; 小肠疾病

小肠(small intestine)是人体消化道最长的器官,占整个消化道长度的75%,小肠疾病(Small bowel disease)在临床上并不少见[1]。但由于肠管长,弯曲多,且活动度较大,位置不固定等,一般的检查方法难以发现病灶,临床极易漏诊和误诊。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仍是诊断小肠疾病的最常用方法,为进一步了解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寻找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小肠疾病检查方法,特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100例,分别对患者采用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和非胃镜辅助螺旋形鼻空肠管插管法两种插管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1~73岁,平均(43.6±8.9)岁,在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书后,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4~72岁,平均(43.5±8.3)岁;治疗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1~73岁,平均(44.2±8.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A组采取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使用复尔凯螺旋型鼻空肠管,徒手经鼻插螺旋形鼻空肠管入胃腔,拔出导丝,其头端自行弯曲,8~12 h,鼻肠管进入十二指肠降部以下,无胃动力情况下,可服胃动力药;24 h作腹部平片,鼻肠管头端进入为置管成功。(2)B组在胃镜引导下,行鼻空肠直管行空肠置管,徒手将鼻空肠直管插入胃腔,再于胃镜导引下推送鼻空肠直管进入十二指肠,以胃空肠直管头端到达十二指肠降部以下为插管成功,然后行气钡造影。比较两者的置管成功率、小肠病变检出性率,并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小肠病变检出率比较 100例疑诊小肠疾病患者中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初步诊断小肠疾病74例,总检出率74%;其中A组42例,检出率84%;B组32例,检出率64%,两组结果进行对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

2.2 两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 A组有1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病理诊断均与造影结果相符;B组有10例行手术治疗,2例造影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后确诊为克罗恩病,其余诊断结果相符。两组患者具体诊断结果见表1。

2.3 两种插管法置管成功率比较 A组50例患者均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达到100%;B组46例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种肠管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100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多数有鼻黏膜受刺激的不适感,但开口自如。A组5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疼痛感,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后,患者疼痛消失;B组有3例出现轻度腹痛,使用解痉挛药物治疗后,疼痛缓解。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肠位于腹中,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直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是消化与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小肠疾病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而由于小肠在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小肠疾病的诊断较为困难,既往因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导致诊断率较低,易延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及各种影像技术的发展,小肠疾病检查方法也越来越多,有CT、MRI、胶囊内镜、小肠镜等,对提高小肠疾病诊疗水平有着很大的贡献[2-5]。但以上方法在阳性诊断率、经济性、技术操作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难以普及应用[6]。传统X线小肠造影,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及提供小肠运动功能异常的信息优于CT及MRI,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与胶囊内镜及双球囊内镜相比,小肠病变均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仍是诊断小肠疾病的最常用方法[7-8]。

目前小肠造影多采用口服钡剂小肠造影法,而口服法小肠造影效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胃液稀释钡剂及钡剂在胃滞留,影响排空,使造影剂稀薄,影响造影质量。插管法小肠双重造影可缩短检查的时间,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率。小肠导管插管有可经口或经鼻,经口法对患者吞咽、说话有一定的影响,可使患者流涎、咬坏导管,经鼻插入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使患者因鼻腔黏膜刺激产生不适感,但不影响说话、吞咽。

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肠插管方法有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和非胃镜辅助螺旋形鼻空肠管插管法两种。其中用鼻空肠直管在胃镜辅助行空肠置管,由于鼻空肠直管特点,存在镜下插管时间较长,患者较为痛苦[9],且鼻空肠直管无锚定效果,易脱出肠管,钡剂反流会影响造影效果。螺旋形鼻空肠管置管具有快速移动,便于通过幽门;将其自生固定于空肠,产生锚定效果,减少因患者体位改变等引起的自发移位;深度可以调控;管壁不透X光线操,透视下可见,易于定位;不需内镜辅助,操作相对容易,本项目中,采用螺旋形鼻空肠管置管法的患者置管成功率达到100%,比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成功率略高。两组检出率进行对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同时患者检查过程仅有轻度不良反应,无并发症发生;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A组略高于B组,表明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安全可靠。

由此可知,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为疑诊小肠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而易于接受,对小肠病变有较高检出率,临床易于开展,且价格较为低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特别在无条件开展小肠镜及胶囊内镜的医疗单位,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邓燕勇,戴宁,孙蕾民,等.磁共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27-28.

[2]程英升,宋富珍.小肠疾病影像学诊断新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7):669-676.

[3]方俊标,胡创武,李楚池,等.应用低场磁共振做小肠造影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42-43.

[4]李强,金道友,韩真.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8,27(3):186-187.

[5]陆星华,秦明伟,温小恒,等.胶囊内镜、CT小肠成像、小肠造影及回结肠镜对克罗恩病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9):746-749.

[6]格日勒图,魏军辉,白雪梅,等.胃镜引导下改进插管行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24例应用体会[J].临床荟萃,2012,27(20):1811-1812.

[7]李德春,李瑞红.X线下经鼻-空肠置管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6,21(3):293-294.

[8]陈仲耿,任爱民,杨凤爱,等.小肠插管灌肠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9):1109-1110.

[9]连永伟,李文,万灵,等.胃镜导引下小肠插管灌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22):13-15.

(收稿日期:2013-07-10) (本文编辑:蔡元元)

猜你喜欢
鼻空直管空肠
床旁超声引导下改良胃内注气法留置鼻空肠管在ICU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2月)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3月)
导丝固定鼻空肠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双置管中的应用体会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对直管河道采砂管理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