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城镇供水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2014-02-18 03:50吴京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对策探讨信息化

吴京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城镇供水管理工作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城镇供水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并结合实际对供水管理工作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对策,同时对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供水管理;对策探讨;城镇供水

中图分类号: TK2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政策扶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城镇供水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镇供水能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基本满足了我国城镇供水现阶段的需求。然而,面对经济快速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城镇供水已不满足于“量”上,对“质”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优质、高效、安全供水,这不仅是供水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亦是整个社会对供水管理工作的期望与要求。因此,实现城镇供水管理工作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而城市供水更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供水行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工业生产、人民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供水行业传统信息系统的计测手段及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供水企业合理、安全、经济地运行,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供水系统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管理的需求。为加快城市供水行业的技术进步,使我国供水行业的管理和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适应当前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供水企业需要一个先进、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以保证供水企业安全高效的运行,以促使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供水管理信息化旨在为自来水公司提供高效、快速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使人力、物力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信息化水平,合理分配水资源,从而在获得自身发展、增加效益的同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信息化在供水系统的应用

当前,在我国供水行业中,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供水系统建设的项目管理方面,多数城市仍沿用人工管理的模式。虽然已有少数城市将信息应用于供水系统部分信息的管理,但尚缺少综合性强、通用性好的供水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系统。

近几年来,随着“数字供水”、建设信息等概念的提出,自来水公司信息化的改革也逐渐被提上议程并付诸实施。过去,以生产、营业管理、无纸化办公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得到了长期的应用实践,已经成为城市供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为止,很多自来水公司都已运用供水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的帮助下进行更准确高效地数据记录、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工作,为下一步决策给予足够的技术支持,从而更好地进行日常生产运营管理。虽然,不同的自来水公司运用不同的计算机语言、数据库支持,但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共通的,过程都是将供水管理的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处理、统计、分析。

我公司近些年逐步重视供水系统信息化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各类系统现已初具规模。现使用的系统包括工程管理系统、供水调度系统、供水管网管理系统、管网GIS系统、营业MIS系统、物资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大表远传系统、水质管理系统、原水水质监测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已应用于我公司供水服务各个方面。今后,公司将对各系统进行优化、组合,力求进一步完善供水系统,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切实加强城镇饮用水源检测和保护工作

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涉及部门多,包含任务重。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饮用水源地保护有关文件精神和各部门职能划分,积极主动配合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清理保护区内污染源、创建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同时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线建设,从源头上解决水体污染问题。城镇供水企业要建立水源水质资料库,根据《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按规定频次和项目开展水源水质检测,当水源水质出现异常和污染物质超过有关标准时,加大检测频率,并及时报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及环保部门,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切实保护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

四、完善供水水质督察制度,健全水质监测体系

(一)加大投入,提高水质检测能力。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监测站的检测设备,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尽早具备国标106项指标检测能力。各供水企业应加强各自水质化验室的建设,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和检测能力。

(二)完善供水水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城镇供水水质检查,对所辖区内城市供水企业以及较大乡镇供水企业进行严格的巡视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坚持供水企业自检制度,各供水主管部门对所辖供水企业的水质安全负责,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水质安全检查,结果报主管部门备案。各城镇供水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水质化验室和检测制度,定期、不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抽样检测,确保水质安全。

(三)健全供水水质上报制度。为规范和便于检查、交流,各供水企业应按统一规范的报表格式填写以及上报供水水质数据。上级部门对供水企业的各项检查、考核,也应以统一的报表格式为准。

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完善供水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监督制度

(一)改善处理工艺,严格执行出厂水内控标准,完善制水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监督体系。根据原水水质变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合理确定药剂投加的种类、数量和位置,科学设置运行参数,不断提高出厂水水质。

(二)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力度,提高末梢水水质。近几年城乡供水一体化步伐加快,各地供水范围不断扩大,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各城镇供水企业需加快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和“黄水”现象。对新敷设管道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冲洗、消毒、化验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得在没有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使用。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管材和先进的管道施工技术,不断提高管道内防腐质量,完善从源头水到龙头水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以达到优质供水的目标。

(三)加强水质在线监控,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城市供水企业要求建有集中监控室,对原水、出厂水、加药、沉淀、滤池、泵房等工艺点全面监控,加氯、加氨车间等关键工艺有监控和报警装置。在线检测设备应基本配备,原水配置流量计、浊度仪、液位仪、pH计,加药配置液位仪和其它控制仪表,滤池配置浊度仪和液位仪,清水池及吸水井配置液位仪,出厂水配置流量计、压力表、浊度仪、余氯仪、pH仪,回用水配置液位仪、流量仪等,要求在线检测准确有效、数据自动生成。镇级供水企业要根据自身实力和实际需求,逐步配备在线监测设备,提高自身水质管理水平。

六、结语

各供水企业在做好供水日常工作的同时,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水质管理、管道建设、应急保障等方面下足功夫。各供水行业主管部门要从老百姓健康、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到供水水质安全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督查指导,分级落实责任。在完善供水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制定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供水预警和应急救援工作机制,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建立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抓好应急人员培训工作,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老百姓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树全.关于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成功条件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 03 期

[2] 李伯华,曾菊新.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研究——以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 05 期

猜你喜欢
对策探讨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小学体育足球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共同物流视角下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对策探讨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