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华
摘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同时阐述了水泥混凝土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reasons of quality defect, raw material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mixture ratio, and expounds the concret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measures taken.
Keywords: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52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水泥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集料、水、外加剂以及掺合料等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再经养护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及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由于施工技术、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影响, 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结构物的安全性,因此需加强对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水泥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
1.1原材料检验指标不合格
原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及其性能。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有时在工期紧,材料短缺的情况下,使用了不合格原材料。
1.2 混凝土配制强度偏低
由于试验室与施工现场存在着差异,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按相应的保证率进行配制。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有时为了节约成本,降低水泥用量,因而混凝土配制强度偏低。
1.3施工现场水灰比过大
在相同原材料和施工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有些操作人员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认识不够,随意用水稀释拌合物,增大坍落度,便于搅拌、泵送、浇筑,但造成了混凝土强度不足。
1.4外加剂使用不当
外加剂的选用要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条件、气候情况,并结合原材料、配合比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经过多次试验最后确定。有些搅拌站计量装置精度不够,外加剂的添加量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加之操作人员对外加剂的使用方法和性能不太清楚,不能按照试验室确定的使用方法、掺量要求使用,拿来随意添加,根本达不到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目的。
1.5集料含水率变化时没及时调整用水量
在每天开盘前,应对集料测其含水率换算施工配合比,每工作班至少测定一次含水率,雨雪天气应增加测定次数,并及时调整用水量,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和易性的要求。目前一些搅拌站采用集料实测试验的含水率,但也有些凭经验判断集料含水率,进行用水量调整,在雨雪季节、高温天气、昼夜温差以及砂石含水率不稳定等情况下,不及时调整用水量,使拌合物和易性和强度难以保证,既增加了施工难度,也影响工程质量。
2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2.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1.1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品种、标号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并合格的水泥品种和标号。
2.1.2集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中的主要用砂是河砂等天然砂,随着河砂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也可使用山砂和人工砂。但应控制砂的含泥量和有机质的含量。
2.1.3.水的质量控制
拌合用水可使用饮用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未处理的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
2.1.4外加剂质量控制
外加剂的使用应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并且应对外加剂的选择加以限制,避免出现品种多而杂的情况。
2.1.5掺合料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中加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掺合料进场时,应具有质保书,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内,并做好明显标识,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
2.2配合比的控制
优良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及坍落度等要求确定,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特点、气候条件、混凝土输送方式等因素进行配制。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试配,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优化确定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要求、经济合理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損失、输送泵的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气温等因素,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后,再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将影响混凝土强度,需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计量: ①计量设备应定期检定,经维修或搬迁,也要检定后再使用。②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③在计量过程中,整个生产期间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规定要求。④生产过程中测定骨料的含水率,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次,当含水率有变化时,增加测定次数,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用水量和骨料用量。⑤每一工作班或几个工作日,要打印出电脑显示原材料使用结果,和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照,复核配合比。
3.2搅拌 :①在混凝土拌合之前,应检查计量系统是否进行过标定,其试拌结果是否与批准的配合比设计相符,材料质量是否满足要求。生产过程中,检查是否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对配合比进行了调整,拌和时间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在搅拌过程中,要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 ②混凝土搅拌完毕后要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观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每车一次,并填写混凝土出场单,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检测由现场负责。
3.3运输 :①在运输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成成分不发生变化, 并能保证施工所必需的稠度。 ②运送混凝土全部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并保证卸料及输送通畅。③混凝土运送至浇筑地点,如混凝土拌和物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要对混凝土拌和物进行二次搅拌。 ④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⑤混凝土出场时,需提供坍落度检测证明、车号及出场时间。
3.4浇筑:①在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②混凝土拌和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和坍落度发生较大变化,应及时处理。 ③柱、墙等结构竖向浇筑高度超过 2m 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浇筑混凝土;超过10m时应采用减速装置。串筒或溜槽应保持干净,使用过程要避免发生离析。
3.5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对于加入粉煤灰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随水分的蒸发,混凝土收缩而表面有细小裂缝产生。因此,结构混凝土待表面抹平收浆后针对结构部位、气候条件采取 一定的养护措施,保持表面湿润,促进混凝土水化,防止微小裂缝产生;如若条件限制,采取“二次抹压”。
4.1试验室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不但要满足强度的要求,还要有良好的和易性。不应强调以强烈振捣来保障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而应强调为施工提供具有良好和易性的便于振实的混凝土拌合物。
4.2掺外加剂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措施,减水剂是最常用的一外加剂。减水剂能在不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显著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节省水泥用量,但应严格控制减水剂的掺量。
5水泥混凝土质量的保证措施
5.1选择优良的专业施工队伍
选择优良的专业施工队伍,无水泥混凝土施工经验和资质的队伍不得承包和分包。并对施工队伍从施工组织上强化管理,提高水泥混凝土工程质量。
5.2加强技术力量提高施工管理
混凝土从开始拌和、运输、现场浇筑、振捣直至养护等全过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严格管理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其素质、技术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混凝土的质量管理控制水,因此技术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及质量事故分析处理能力,方可确保证混凝土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5.3提高機械化施工水平
高技术指标必须具有良好的施工机械装备,仅靠人工是难以满足或无法达到的, 使用的混凝土搅拌设备、振捣设备落后,会大大影响混凝土质量和外观,因此必须从施工设备方面采取措施来保证水泥混凝土的质量。
5.4加大施工自检力度
在施工过程中,边施工,边自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调整施工方案,杜绝一切质量隐患。
6结语由于影响水泥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因素多而复杂,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其质量控制必须从整个生产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严密地控制,减少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客观因素,确保混凝土质量。
参考文献: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混凝土检测标准解析与检测鉴定技术应用指南》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6.《普通混凝土长期性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