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

2014-02-18 03:50杨小勇汤宜洋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建设项目建议

杨小勇 汤宜洋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的问题,水资源论证的意义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如何做好的建议进行阐述,希望对以后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建议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是基础工作,是节约用水、可续额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建设项目水资源科学论证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一项措施,对保证建设项目合理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方面意义重大。

一、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现状及意义

(一)论证工作存在的问题

1、项目业主和论证单位对论证工作的认识有待深化。现阶段很多业主对水资源论证没有深刻的认识,常常将论证当成水行政主管部门刁难建设单位的借口或者仅仅是立项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所以论证单位常会在论证和编写报告书时遇到经费较少、时间较短的问题,使论证工作应有的深度难以达到。得到论证合同后,论证专业技术人员和论证单位不仅要对业主负责,更要以国家公共利益为重,负责水的科学管理、有效保护以及高效利用,服务于生态环境和公的水资源。现阶段,由于有论证资格的单位相互竞争日益激烈,论证单位往往存在“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思想,常常在论证工作中避重就轻,使公共资源受到不必要的损失,致使论证报告书中提出的建设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被淡化,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操作性不强。

2、许多地区论证工作开展阻力较大。一些地方政府偏重GDP增长,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往往把水、电、路三通作为招商条件,一些用水多、污染重的项目被冠以“市长工程”“县长工程”,阻止进行水资源论证工作。水利部门作为政府属下的职能部门,有法不敢依,执法不敢严,许多县市多年来没有一个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在经济发展与水资源论证工作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只考虑经济发展因素,或把水资源论证当作争取项目立项的手段之一,部分领导干部水资源保护意识低,论证工作开展阻力大。

3、进行总结时未留余地、结论过满。现阶段很多项目论证工作不够深度,没有充分的论据,但报告书论证的结论却很满,用得较多如“影响很小”“没有影响”等结论型词语,余地没有留足。除此之外,对项目或项目业主实质性建议在很多论证报告书中很少提到,这样的论证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不利于项目的科学实施、高效利用水资源和保护作用不大,仅仅为了项目能够立项是不够的。

(二)项目建设水资源论证的意义

通过开展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可强化企业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全面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查找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审查、审批及取水许可审批、发证和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水资源论证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退水的各项要求。完善水资源论证审查制度与实践的统一,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质量标准

要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除了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的要求开展工作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论证要全面。对于建设项目而言,取水水源不仅要论证好,项目自身的用水论证也很重要,更要将项目退水以、退水后对水环境的影响论证工作做到位。此外,项目开发水资源利用对水资源状况和其它用水户的影响也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如果有影响还要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以及具体的补偿方案,不能“绕弯路”避重就轻。

(2)突出重点强化论证深度。结合项目特点展开综合论证,如对于采煤&洗煤排水要突出河流生态保护的论证,对于工业项目要突出项目用水和退水的论证,对于城市生活用水,要突出水的质量和用水保证率的论证。

(3)科学严谨,客观公正。尊重科学,坚持原则,尊重实践;要不得一点偏见,减少业主主观意见的影响;工程项目了解充分,事物本质进行把握,论证成果要体现客观公正,用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的观点指导和探索论证工作新途径。(二)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只是项目“点”上的论证,缺乏对重要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面”上的论证。单纯的建设项目是从单个项目角度出发,无法论证区域多个建设项目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累积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将水资源论证工作上升到规划水资源论证上来,避免造成微观合理可行,宏观规划控制失衡的局面,也可以通过规划水资源论证明确各项目取水后的累积效应,从理论上讲规划水资源论证对建设项目项目水资源论证提供宏观指导。

(三) 确定三层次评价区间或范围

评价范围要依据论证内容的要求统一制定,水文评价区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评价区间和建设项目即是三个层次评价范围,三个层次评价区间如下:

水文评价区间。河段的上游评价,从具有较长系列水文资料(建议最少25年以上)的水文站到建設项目所在河段的区间。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评价区间。对项目所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区域用水累积影响进行分析。如果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水量统一调度或分配方案已经形成,取水评价则要按统一分水方案进行。如果流域或区域水量统一分配方案尚没有建立起来,那么最好以建设项目为中心,上下游各取一个水资源三级分区或上下游各100km左右范围作为用水参考评价区间。

建设项目与其他用户相互影响区。建设项目水功能二级区可作为中心,上下游各取一个二级区或上下游取10km范围作为水环境和退水影响评价区间。

(四)严格管理论证单位、评审专家

做好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须加大水资源论证评审专家的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质量。评审委员会的组成是保障评审水平和公正性的关键,评审委员会一般建议由评审专家,项目影响范围大区水行政管理单位的代表和项目受影响的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特别应要求可能有争议的地区代表或者敢于发表意见的专家参加,这样可以保证各方,特别是反对方的意见能够在评审会上得到充分发表。逐步建立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等不同专业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群,细化专家业务范围,提高水资源论证评审的专业性,不同专业的专家对特定的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评审,有助于论证单位拓宽论证的专业面,逐步提高论证水平。而且评审会对参会人员起到教育和培训作用,使业主认识到水资源论证不仅对项目的申请是必要的,而且对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也有重要保护作用,有助于建立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预防水事纠纷和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使水资源论证制度逐渐成为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

(五)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宣传力度、落实领导责任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依照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的理念,适度确定建设项目发展速度;同时,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耗水少、污染小的工业,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的发展,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对现有耗水大的行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不以当前经济发展影响以后发展的持续性。充分认识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增强水资源、水环境忧患意、责任意识,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既要以流域为单元,实施统一调度、统一规划,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要体现权威、高效、协调等方面,区域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要大力推广,真正解决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多头管水等管理上问题,实际问题和制度如果不适应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要统筹协调、逐步解决和完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水许可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还要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管理工作和取水许可审批中的失误要尽量避免,依法保护公共利益,取水户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六)多单位联合进行论证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是多专业交叉的复杂工作,它涉及面广,比如水资源、水文、水利工程等相关专业都有所涉及,论证的方法更是广泛,涉及到规划、管理、设计、经济以及法律等方面。一家论证单位论证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很难将上述各方面都顾及到,因此,现阶段导致论证报告书的论证内容深度达不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涉及到自己不熟悉的专业或者没有相对齐全的资料。因此,要对不同专业类型单位进行鼓励,促成联合论证。

(七)编写水资源论证报告要严格、严格监管市场和审查工作

在审查时,定额管理要和水资源总量控制相配合,注重统筹拟建、在建以及已建项目注重开发,节约保护和利用相配合,平衡区域和流域、节水和用水、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水之间的关系。对建设项目的现场勘察要重点加强,保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果的合理性、科学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工作的市场要加强监管,竞争市场体现公平原则,将项目管理加以规范,将报告书编制的质量提高。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找出问题、分析对策,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具有可操作性。

三、结束语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具有其深刻而重大的意义,在今后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要遵循论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进行合理的论证,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方法,达到真正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进.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进展与发展[J]. 中国水利,2013,03:19-21+46.

[2]管恩宏,于义彬,万育生. 强化措施 大力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J]. 中国水利,2013,03:22-24+38.

猜你喜欢
建设项目建议
完全EPC发包模式下公共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问题审计研究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哪些建设项目需进行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和安全预评价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