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茸
【摘要】东盟是福建的传统贸易伙伴之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联系上升到了新的历史水平 ,为福建进一步拓展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增添新的动力。本文简要分析福建与东盟近年经贸合作的状况,对推进福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经贸合作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福建;东盟;经贸合作;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 A
东盟历来是福建传统的经贸合作伙伴,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福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双边贸易快速增长,双向投资不断扩大,双方经贸合作发展态势良好。
一、福建省与东盟经贸合作现状
(一)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自2010年《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以来,福建与东盟进出口贸易保持两位数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0-2012年福建与东盟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32.08%、对东盟出口贸易年均增长33.25%、自东盟进口贸易年均增长29.91%。2012年,福建对东盟贸易额达到215.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54%,高出福建进出口增幅约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2.17亿美元,同比增长22.3%,进口73.3亿美元,同比增长9.28%,出口、进口占全省的份额分别达到14.53%和12.6%。目前,东盟已成为福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市场。
(二)传统产品强于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
福建省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等产业链比较齐全,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相关产品在东盟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12年,主要传统产品出口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纺织品、服装、鞋类、箱包、家具、伞等产品出口分别为20.39亿美元、14.27亿美元、7.45亿美元、1.68亿美元、5.22亿美元、3.76亿美元。福建与东盟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60.74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出口44.84亿美元,同比增长22.91%。出口东盟机电产品主要以电子产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为主,2012年分别出口12.7亿美元、10.82亿美元、9.82亿美元、6.33亿美元。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91%。出口农出品20.01亿美元,同比增长9.12%。
(三)进口主要以资源性产品和中间产品为主
东盟各国资源丰富,马来西亚的橡胶、棕油、锡的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菲律宾是世界重要的铜、金、铬生产和出口国,印尼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资源出口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福建是资源、能源紧缺的省份,自东盟进口产品主要以资源性产品和中间产品为主。2012年,福建自东盟进口资源性产品26.31亿美元,同比增长11.83%,占我省自东盟进口的40.14%。其中:进口矿砂、矿渣及矿灰8.17亿美元,同比增长37.32%;进口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18.86亿美元,同比增长3.89%;进口木炭、木及木制品5967.57万美元,同比增长25.21%;进口木浆等纤维状纤维素浆2389.51万美元,同比增长83.29%。此外,进口有机化学品4.77亿美元,同比增长7.48%;进口塑料及其制品5.51亿美元,同比增长17.52%;进口橡胶及其制品7.2亿美元,同比增长6.35%。
(四)福建与东盟双向投资活跃
多年来,福建借助自贸区的优惠条件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 实现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对外投资设厂、劳务合作、工程承包、对外援助的有机统一。投资方面, 东盟是福建利用外资的第四来源地区。截至2012年,按验资口径,东盟五国(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累计对闽投资3659项,合同外资96.2亿美元,占福建合同外资的6.65%,实际到资59.63亿美元,占福建实际到资的6.91%。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东盟成为了福建主要的对外投资目的地。2012年,福建新批在东盟国家设立的境外企业和分支机构13家,新批对外投资额4290万美元。
二、福建与东盟深化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
(一)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合作的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当前,美国正在亚太地区积极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将使东盟国家降低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投入力度。东盟作为一个区域组织,其大国平衡战略使其不可能无限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东盟诸国在开展与中国的贸易经济合作上心态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东盟有些国家仍然担心中国產品冲击其产业,东盟新的4个成员国就与中国在2015年实现“零关税”缺乏应对准备。另外,虽然目前东盟各国总体政治、经济情况比较稳定,但是各国国内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如国家分裂势力、反华势力、与中国的海洋争端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
(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福建与部分东盟国家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不少劳动力密集产品同质化明显,出口市场叠加,相互竞争激烈。同时,国内同类产品出口竞争也不断加剧,福建出口东盟的纺织面料等产品,就面临着山东、浙江等省份同类企业的低价竞争。福建和东盟国家吸引外资的竞争优势有很大的趋同性,如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等等,由于双方产业结构趋同也使得竞争加剧。同时,东盟国家市场较为开放,福建企业在东盟投资面临着来自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欧美企业的竞争压力。
三、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福建在东盟的人脉优势
福建与东盟的人脉关系源远流长。东盟国家现聚居的2000多万名华侨华人中,祖籍来自福建的有800多万人,东盟全球500强华人企业中,福建籍占了近200家。闽籍商人在东盟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一脉相承的亲情、相通的语言文化、相近的生活习俗,必将在福建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和深化与东盟双边合作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福建在东盟的人脉优势建立闽商网络,要注重与东盟华人华侨社团建立密切的联络渠道,特别是加强与福建华侨华人社团的联络,推动省内各级各类商协会与境外商协会结盟。通过组织工商团组互访及联合举办双向研讨会、专题招商会和展览会等方式,实现资金、人才、信息、人脉、项目、消费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提高开拓东盟市场的成效。
(二)利用产业结构互补扩大双方经贸合作
福建与东盟在资源和商品构成方面贸易互补性强。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在高科技产品开发和制造方面拥有比较优势,文莱、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国保持着能源型和资源型产品的比较优势。福建纺织品、服装、鞋、建筑材料、机电等产业基础完备,相关产品出口具有竞争力,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为进出口贸易额的扩大提供了直接驱动力,福建与东盟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上的差异性又为发展双向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通过政策与信息的引导,避免与东盟在产业结构上的雷同和国际市场上的过度竞争,推动企业深入参与两地经贸合作,充分利用好东盟与省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扩大福建与东盟国家贸易规模、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推动服务贸易合作,通过产品、市场、技术、服务纽带,推进区域产业合作,促进双方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实现合作共赢。
(三)政府要构建完善投资贸易促进体系与服务体系
东盟市场规模庞大,商机众多。但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存在多层次的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商务环境复杂多样,给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带来相当的困难。为此,政府应进一步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对各国有关投资环境、市场结构、贸易法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和分类指导,推动中介机构与东盟各国信息咨询机构建立联系,为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咨询服务。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商协会要加强与东盟相关政府机构和知名商协会的协作,为双方企业提供沟通平台,共同探讨行业分工和如何实现优势互补的行业合作。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9·8”投资洽谈会等国内大型展会推动双方经贸往来,不断提升新加坡福建商品展的办展实效,扩大福建产品在新加坡乃至东盟市场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