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星兰 徐伟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以及绿色建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总结我国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当今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水平逐渐发展的时代之下,住房条件可以反应一个城市人民生活的形象,并且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改善住房可以给人们更多的憧憬。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是为了城市的低收入以及困难家庭而建设,对于房屋的建筑设计之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如何作好经济适用房的设计,使有限的面积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可以巧妙以及周到,可以符合市场的需要,具有一定创新的特色。这是结构调整,同时也是战略调整;可以解决民居问题,也可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之大计,对于建设方、设计方以及买方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的机遇以及考验。
1、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绿色保障性住房设计应该遵循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同时应该考虑到保障性住房特点。绿色保障性住房应该遵循被动优先、实用优先以及经济优先三大原则。此三个原则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结合项目具体的情况,来对保障性住房进行设计。
1.1、被动优先
绿色建筑技术主要可以分成主动技术以及被动技术,在设计之时应优先考虑采用被动式技术。被动技术具有投资少、适宜人居环境、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具体设计之时可以通过对项目背景资料的调研进行分析(如对温度、湿度、降雨量、太阳辐射量等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优先设计。比如说太阳辐射对于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影响较大,基本的设计原则是尽量增加建筑在冬季对太阳辐射的使用,并且尽量减少建筑在夏季之时对于太阳辐射能量的吸收。建筑的朝向、窗的设计以及建筑的蓄热能力对于太阳辐射的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1.2、实用优先
在进行绿色保障性建筑设计之时,应该首先考虑到使用一些实用性比较强、比较成熟的技术,比如说合理布局分析、地下室设置、围护结构优化、节能灯具以及节水器具的选用等等。比如说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应该建立十分高效的空间体系,增加地上空间的效益。充分开展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使得地面以及地下连接成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因地制宜地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主要包括有高效利用自然资源。
1.3、经济优先
保障性住房主要是我国城乡住宅建设之中有特殊性质的一类住宅,它一般是由政府来进行统一规划,提供给特定的人群使用,也可以给该类住房的建造标准和销售价格或者是租金标准给予限定。所以,经济保障房向绿色建筑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到与之相应的成本增量。比如说对可再生能源进行选择,可以同时选择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及太阳能热水技术之时,首先考虑使用经济性较高、投资回收期短的太阳能热水技术;可以同时选择活动外遮阳、固定遮阳、建筑自遮阳技术,考虑使用固定遮阳以及建筑自遮阳此种成本较低甚至为零成本的技术。
2、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
2.1、借鉴消化融合
在当前房屋的建筑设计中套型的大小主要是相对的,在上个世纪的日本东京可以形成的集合住宅,一室户面积只有40m2上下,厨、卫、厅、卧的功能比较齐全,同时卫、浴之间是分离的,有3~4个壁橱以及一个小储藏室,具有独特的紧凑舒适特点、使用比较灵活、当前受到人们的欢迎。在中国香港,较小的面积可以实现功能齐全、分区明确、采光通风良好的三室二厅二卫一厨带佣人房的十分舒适精致的套型。在中国,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主体套型则是50~70m2,80~90m2己为大套型,所以以上的精耕细作的设计经验可以借鉴,当前需要结合各地的实际状况,设计创新、产品变革,设计出可以满足现代经济型住房要求的中小户型房子。同时也要借鉴过去人们设计的经验,融合现代设计的理念,充分做好现代经济适用房的建筑设计的规划和发展。
2.2、合适定位,配置恰当
经济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进步,需要注意的是住宅功能以及宜居性的提高以及完善。经济适用房同降低定位标准之间是不同的,也不等于降低产品的舒适度。应该是满足物理环境以及采光通风、环保节能、满足设备配置现代化,智能信息化、使用分隔灵活化等等功能定位。让其配置可以适合,充分使用比较有限的结构空间。实现一个结构合理、视觉开阔、布局合理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得经济适用房满足居住人的需要,不会影响到它功能。切实实现定位合理,配置得当,真正做好提升城市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的“好工程”。
2.3、进行精细化的设计,合理布局
户内的生理卫生活动空间,比如说卫生间,厕所等等,其主要的活动内容是沐浴,便溺,洗面,化妆以及洗衣等等,生理卫生活动空间较为私密性的地方,主要是维护个人卫生,可以促进个人健康的必要空间,应该设置在前两类空间之间,使得活动在这两类之间的人可以方便进行卫生行为。
2.4、重视楼房的楼面设计
2.4.1、对于这种面积比较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塔式结构,围绕着核心筒布置多户,它的缺点在于住户朝向的问题:板式结构,容积率低,建筑面积比较难做足,变通常见的板式一梯两户为一梯三户以及一梯四户,两梯三户主要为两梯五户或者是两梯六户。将大中房型的每户3个朝向开间,变为经济适用房的小房型的每户1~2个开间(包括1个半开间),这样既可满足通风采光朝向,又可满足容积率和建筑面积要求。
2.4.2、灵活空间分隔。
在建筑结构和居室安排之下,建筑师应该给小户型留下较大的伸缩余地。比如说,可以使用90m2的空间,提出一个“小三居”的概念,则就是确保两间正常大小居住的同时,可以增添一个面积不大、不超过lOm2的“半间房”。一面作为书房、棋牌室,又可以当成一间小卧室,换句话说,这个空间就是现在市场上已经见得到的“多功能房”。此外,还应该设计成一个“能分能合”的空间,在设计户型之时可以设置一些可拆改的隔断墙,使得住户可以根据居住需要分割以及改造空间,隔出一间小卧室或者是一个读书角落,把一个空间扩大等等方法来优化空间的布置,充分使用结构空间。
3、结语
在我国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以及绿色建筑的背景之下,注重研究在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设计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实用的设计方法则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我国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发展以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准确为导向,保障性住房绿色建设设计是当前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1]韦佳,汪杰,董文俊.绿色适宜技术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3,03:19-21+25.
[2]田慧峰,阮建清,张欢.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讨及实践[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04:75-79.
[3]马雁.保障性住房中绿色建筑的设计[J].上海建设科技,2011,01:52-54.
[4]龚敏,赵群,杜先,金怡.保障性住房绿色技术地域性应用探索[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1,04: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