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客
1982年,一本名叫《怎样鉴别黄色歌曲》的书开篇写道:“黄色歌曲,和各种黄色文艺一样,对于人民群众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又面临一场腐蚀和反腐蚀的斗争。”这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书将一批港台歌曲划作“黄色歌曲”,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首当其冲,被分析得头头是道。追溯历史,只是因为那时大陆当局将这首歌定性为“黄色歌曲”,一干音乐界的老前辈才不遗余力地给歌曲“染色”。
今天这本让人啼笑皆非的书在网上被当作笑料广为传颂,好像那个荒谬的年代已经远离了我们。那个年代,红黄黑白全由上面说了算,下面跟着起起哄。我以为这样的帽子不会再往任何一首认真创作的乐曲上戴,直到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说汪峰的新专辑《生来彷徨》充斥着黄色歌曲,因为几首歌里有“芬芳的乳房”、“一个人做爱”、“达到高潮”这类露骨歌词。紧接着又看到一大群网友将这几句“性暗示”歌词与此前汪峰“上头条”、“与章子怡新恋情”联系在一起,笑骂汪峰“无节操”、“倒退”。汪峰则在1月4日发了一条长微博,怒斥“无良媒体断章取义”,误导公众认为歌曲淫秽。
我一向不喜欢汪峰的歌,这次被惹得好奇,买来专辑从头到尾听了一遍,最后遗憾地发现上当了!没有一首歌曲能够满足我的低级趣味,还是一贯的汪峰式愤怒和直白,若单论音乐,都不符合那本《怎样鉴别黄色歌曲》中制定的标准。至于被人们揪住不放的那几句“黄色歌词”,只在一大片再正经不过的抒情段落中一闪而过,还不如现代诗歌集或美术馆里的“看点”多。真让人失望,《怎样鉴别黄色歌曲》那本旧书里好歹还东拉西扯些理论来论证歌曲为何是黄色的,过了三十年,鉴别方法竟退步到如此简单低级。
原来,只是众媒体和众网友近来习惯了看汪峰的笑话,他的八卦是最好的娱乐噱头。集体意识中,人们只盯着那几句被放大的歌词,却听不到歌里不屈的力量。尽管我还是不喜欢汪峰的歌,但不可否认这是一张从构思到编曲都做得很认真的专辑,音乐中的正气在阴盛阳衰的中国流行乐坛相当难得。你可能也不喜欢他,但不能否认有一群人被他的歌震撼着。极为讽刺的是,当汪峰的新专辑以最大的音量向现代文明发出咆哮,现代文明统治下的集体却以嬉笑和沉默来回应他。
我想起柯本(Kurt Cobain)的一首歌《Rape Me》(强奸我),没人将他撕心裂肺的吼唱与色情联系起来,有人将这首歌解读为“反强奸”口号,有人则将它视为柯本宣泄式的抗议,当时的媒体严重干扰到了他的私生活。这首歌1993年发行,1994年柯本举枪自杀。当集体意识强奸着个体时,乐在其中的是大众传媒,愤然反抗的是摇滚精神,只不过摇滚乐的音量再大也敌不过铺天盖地的传媒。
我想起英剧《黑镜子》(Black Mirror)中有一集,男主角在怒斥电视选秀节目后,抵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选择成为媒体的一员,于是他的愤怒成为了一档特色电视节目。在这样一场游戏中,究竟谁娱乐了谁?当年汪峰从鲍家街走出来时,国内的摇滚乐队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如今大部分人忙着挣钱去了,单就汪峰坚持摇滚精神和音乐品质这一点,也值得赞赏,至少他还没有投降。
我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家日记》里的一句话:“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智健全。”同样,连卫道士都称不上的人不能用给邻人戴上低俗帽子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高尚,更不能尝试在音乐中寻找颜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