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树梅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在2013年2月6日举行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指出,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是对民主党派性质最新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科学揭示了民主党派的性质,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深入发展,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指导,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核心,努力推动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建设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一、正确把握民主党派的性质
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党,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取决于许多复杂的因素,既受到国家的性质和经济基础的影响,也与各国不同的民族特性、社会政治背景和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科学界定了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在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的问题上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为民主党派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正确理解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关键要把握好以下4点:
第一,坚持民主党派作为政党的自然属性。各民主党派都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过历史贡献,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些人对民主党派是不是政党的问题存在疑虑。实质上,民主党派具备了一般意义上政党的基本特征。比如,在社会基础上,民主党派成员由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所构成;在共同理想上,符合政党是一些人基于一致同意的某种原则而结合起来以实现共同理想目标的政治组织的基本特征;在政党功能上,民主党派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再次明确指出民主党派作为政党的自然属性。这对于回应国内一些人对我国政党制度存在的疑虑,回击西方对我国政党制度的攻击,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坚持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的参政属性。任何政党,都必然与国家政权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为目标。明确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与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完成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密切相关的。“执政党”与“参政党”的概念最早见于1989年中共中央颁发的14号文件,该文件指出,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的基本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重要人选的协商,参与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参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成为中国政党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再次明确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正确界定了民主党派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为民主党派发挥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指导。
第三,坚持民主党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随着我国阶级结构的变化,对民主党派属于何种性质政党的问题有过不少争议。1989年中发14号文件和2005年中发5号文件都指出,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但还没有完全明确其社会主义性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明确民主党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这在中国共产党重要文件和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中是第一次,是对民主党派性质的最新发展。正确理解这一论断,应当把握好两点:第一,民主党派的最高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纲领是一致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第二,民主党派应当继续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四,坚持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政党关系特质。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各民主党派要“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关键要把握好两点: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接受领导的关系,这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和政党关系的根本性质和特点,揭示了我国合作型政党制度与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第二,必须坚持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实现执政党与参政党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政党关系,避免政党间的恶性互斗。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成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也指明了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路径。
二、努力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多党合作的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都必然推动实践的巨大发展。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精神,按照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的要求,以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与进步性广泛性建设为主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大力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切实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把民主党派建设成为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开创多党合作事业的新局面。
第一,以构建和谐政党关系为核心,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政党制度最重要的特点和优势,是坚持多党合作的前提和保证。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必须贯彻到民主党派的各项工作中去。要把保持发展和谐政党关系作为处理党际关系的出发点,坚持把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多党合作事业的顺利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主要是参政党监督执政党,它不同于西方不同政党间的权力制衡,也不同于我国的权力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其实质是扩大民主,要旨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采取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目的是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前进方向,夯实民主党派成员共同前进的思想政治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要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成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灵魂,成为经受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民主党派优良传统的学习教育,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巩固政治道路认同、奋斗目标认同、文化价值认同,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和捍卫者。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深化新一轮政治交接的必然要求,作为增进政治共识的核心内容,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民主党派工作的有力牵引,作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
第三,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为中心,切实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参政党题中应有之义,是参政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参政党彰显价值之所在。要从坚持和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高度,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树立正确政党意识和参政意识为动力,以提高工作实效为方向,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坚持长短结合、不同领域综合研究与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相结合、参政议政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以参政议政的实效推动参政议政科学化水平的提升。以专门委员会、机关专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把参政议政能力作为发现、培养、锻炼和推荐人才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努力建设一支高素养的参政议政人才队伍。以参政议政工作平台建设为中心,按照“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的原则,理顺民主党派中央与地方、党内与党外、专职与兼职的关系,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进一步做好参政议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民进创始人之一马叙伦先生说过:“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否则从根本上就错了。”只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建设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就能够保持民主党派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越走越宽广,更好地凝聚起全中国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民进中央研究室副主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