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伟彭曲云
(1.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2.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7)
传统家具形态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
■范 伟1彭曲云2
(1.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2.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7)
本文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解析,提出传统家具形态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得到最佳处理效果。家具形态及其环境也获得准确性、全面性、高效性的真实再现。这进而能够为今后传统家具形态的创新累积数据库资源,并在新的数字化趋势下找到适合本民族的独特形态设计方式。
传统家具;数字化设计;保护与创新
随着当今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逐步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以数字制式全面替代传统模拟制式的转变过程已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借助电脑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传媒变革使得万物的多样信息获得了最大速度的推广和传递。在开放、兼容、共享为特征的数字化时代,传统造物形态研究也被推进了数字技术发展的海洋,传统家具形态得到全面而完整的保护机遇,并能获得形态的新生。
其实,古人在发明数字后就一直用数字世界来模拟现实生活,如中国古代的八卦预测就是以数字推演的方式,在比照与对应中获取未来的信息。当今,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多样的数字,甚至连人的认定与区别也靠身份证号码等数字来鉴定。由于数字化可以将任何连续变化的输入(包括可感知世界的各种数字、文字、图像、语音等及虚拟现实的各类信息)转化为一串分离的单元,并在计算机中用0和1作为各种信息最基本、最简单的表示。这一过程使得复杂多变的万物信息能够转变成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当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合的数字化模型,再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后,我们就能引入计算机进行统一处理,来描述千差万别的现实与虚拟世界。
由于形态设计本身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发展也在成长蜕变,逐步实现从以物质设计为重点到非物质的信息设计为目标的转换。用数字替代各类形态的视觉描述成为一种新的信息记载和交流方式。如CAD软件中众多的坐标数值就能完整再现、传播各种复杂的、多维的、有机形态样式。这也为传统家具形态的全面保护及创新打开新的思路与途径[1]。
国内外传统家具形态在千百年来的积淀中形成符合人们各类功能需求的基本形态样式,如床可卧、椅可坐、柜可储、桌可置、架可承、隔可断……由此发展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世界。为此借助数字化技术,能够将传统家具多样设计信息转换成数字形式。由于设计者借助计算机可获得相关传统家具设计的构思、及制作细节,进而为分析、修改、评价奠定基础,[2]因此传统家具形态在数字化保护上体现出与过去遗产保护截然不同的特性。
2.1 形态保护的准确性。
家具形态保护在纪录上,不仅有二维形式的装饰图案、色彩材质的图片存留、还应该有空间结构、空间环境的整体表现。过去传统纪录方式多为用三视图表述的图纸、胶片及实体或结构模型,而数字化形态表达往往以数字码作为最终手段,用CAD及3D等数字图形、动画、媒体艺术等形式来呈现。在图纸方式信息传递时,难免会在存在失误现象,而以数字作为表达载体,信息的传递是通过精确的仪器与设备如实反映实物与场景,并用三维技术再现。避免了记录过程中的误差,能更加精准地保护家具形态原貌。
2.2 形态保护的全面性
数字化保护不仅能够涵盖空间形态蕴藏的各类感官信息,还能够体现制作加工所需要的技艺等资讯。高效的信息承载量能够如实地反映出二维、三维的空间信息,还能有效虚拟仿真现实(如声、光、背景,并模拟生产、制作、使用等场景),使得保护纪录更加完整而广泛。
2.3 形态保护的高效性
由于数字化设计与表达是将电脑中的图形图像信息、数字通信与控制、加工、媒体呈现方式等交融于一身的系统信息工程,用“数字设计”作为表达语言,在真实地表现和模拟现实的同时,还巧妙融合当代科技和人文艺术的崭新表达方式和操作手段。与以往的家具设计相比,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也为传统家具形态在高效保护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当前数字化家具形态的保护已成功地避免了图纸交流造成的传播误差,以多样的虚拟环境、表现媒体、全球网络等媒介共同实现形态纪录保护的任务。
3.1 形态创新的发展趋向
在一切形态皆可破坏、皆可颠覆的思维创新时代,数字化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在实际运用中,形态创新不一定等同于冥思苦想出的完完全全的原创,而是需要以包容眼光去参考、借鉴井外的形态世界,来磨合出自己的新理念与表现。并以更快的速度把新产品形态及时推销给消费者,从而塑造出全新的形态环境[3]。
3.1.1 形态设计软件的高效表达
就传统二维空间内平面图形而言,往往只在一个平面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考虑布局,立体形态则需制成类似照片效果的假象时,
才能呈现出三维效果。电脑虚拟技术使得表现语言从二维向三维转变,包含了质量,材料,结构等物理、工程特性的三维功能模型,让空间形态显得更为直观、高效。当更为复杂的,具有自适应功能的软件平台系统,以越来越聪明的人性化方式服务于人类时,创新成为一种全新的组合与选择方式,体现不断更新的思维演化历程,体现了更高的效率。
■图1 矗立于水面的可移动建筑方案
■图2 可移动建筑内部设施形态的独特表现
■图3 可移动建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1.2 形态设计机器的高度智能
随着服务于人的机器设备高度智能化,以全新的机器人状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形态的创新设计便有了更多的发展途径。“它们”可以利用传统形态数据库资料,自主地配合人的设计目标进行创新展现。1 996年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1943-)出版的《数字化生存》[4]一书中提出人类将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这都是以人为衡量标准所创造出的形态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我们的思维,或许机器人多视角的数字化的技术能够帮我们去想象更完美、更和谐、更多元的未来形态。
3.1.3 形态设计材料的多元呈现
未来极为丰富的材料将为形态提供更加多样的表现条件,如自动除尘的纳米玻璃。再如使用轻巧坚固的碳纤维材料,可以轻易地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产品零部件制造,省却了相应的铆钉与焊接。新材料比旧材料更轻、更坚固、更耐用。这为不同室内外环境下形态创新的设计开拓出新领域。如许多仿生或有机形态借助新材料、新加工制作方式可以获得独特的视觉呈现。(图1-3)在“变形金刚如影随形”的可移动建筑方案构思中,高性能材料、雨水收集、采光通风、螺旋桨推力、气垫喷气悬空漂浮等材料技术,可以使建筑适用各种场所需求及气候条件,做到“居无定所”。电子控制的轴承旋转使内部空间交错利用,卧室可收纳的床与客厅的沙发共用空间。餐区与卫生间在旋转中使各家具、设备形态相应变化,如洗衣机与马桶相叠,洗衣废水又可冲厕。所有新形态在相互制约中获得更为合理高效的展现。
■图4 轻鼎系列组合家具,可拆卸叠放平放各个组成部件
■图5 清境系列组合家具,各部件可组合不同的样式效果
3.1.4 形态设计资源的网络强化
这种基于数字化基础上的设计与制造模式,让消费者能借助网络、及可视化的多媒体设备与设计师互动地参与到设计各个环节中,这种一对一的设计与制造方式,促使个性化设计与服务更为完备与和谐。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更是极大地刺激了信息传播的发展,人与人的交流更加频繁,图形影像等各类资源的信息共享也日渐丰富,成为一个规模空前的设计新天地。[5]如经过网上搜寻,用户只需下载设计文件就能轻松打印出所需形态样式。因此,对于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创造者而言,要利用这种天然优势竭尽所能地创造形态表现的新领域,将家具与外部环境整体考虑,并融入传统家具形态文化。
3.1.5 形态设计制作的便捷精巧
多样的制造方法为创造新形态带来机遇。如3D打印技术(即立体印刷),能够一层接一层地“复制”出与样品几乎一样的产品。还能制作许多对传统工厂来说太复杂而做不了的产品。可以说,在电脑上设计后,3D打印机能在任何场所、任何时段制造出消费者所需的物件,省料省工。而且软件程序上一些改变,就能制造一种新产品或对旧有产品进行改造,这种经济而简易的3D打印技术可以依据不同客户需求,为我们呈现多姿多彩的形态世界,以适应市场。
3.2 数字化下推动传统家具形态设计创新
当前,数字化社会的家具设计,也因数字的介入,超越了传统的设计思维、表达手段、制造方式等。也就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创作和想象空间。针对家具形态的数字化设计不仅是一种潮流,更是其发展的必然过程,促使家具形态设计的理念也焕然一新。具体设计时,在产品销售、成本合算的前提下,还需注意家具所蕴涵的文化意味。设计师不但要把握当代人的时尚审美情趣,更要有意识地为现代家居注入传统造物文化的精神内核。[6]如以中国“鼎”为创意源的可拆卸茶几系列设计,其将中国传统的回形装饰纹样融入支撑腿部,十字交叉的不锈钢可拆开成三部分与一块玻璃,便于移动与组装。(图4)再如以传统“万字”为创意源的可组装式茶几系列设计,其以有机亚克力板与底部镜面相结合,传递出“清清静静”的禅意之风(图5)。
随着时间流逝,从某种意义看,新生出来的成功形态就准备着成为该受保护的过去形态。可以说,数字不仅模拟、表现我们的世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重构、再造我们自身。数字科技突破设计各行业“边界”,使得各自领域独立的信息不断聚合,并使其融合成为充满0和1的大宇宙。它也加速形态信息在人与人,人与机器,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更快地流动,促使形态消费更加便捷、经济、高效。这种变化为未来形态设计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使得形态的设计构思和表现有了更为广阔的自由天地。而数字化车间与数字化工厂在工业互联网的带动下,也将加快形态创新的数字化变革,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北 方)
[1]林海,吴剑锋.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中国古典家具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01).
[2]朱剑刚.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家具数字化设计技术[J].木材工业,2011(03).
[3]范伟,彭曲云.空间语境中的形与意[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11).
[4][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5]王双科,肖伟红.数字化家具设计探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09).
[6]范伟,彭曲云.形态创新的空间表达[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04).
The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Digital for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Furniture
Fan Wei1& Peng Quyun2
Through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the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for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furniture can get the best treatment effect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Furniture form and its environment can also get the true of accuracy, completeness and effi ciency. That, in turn, can accumulate the database resources for the innov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furniture, and fi nd the unique design method of form for the nation under the new digital tendency.
Traditional Furniture; Digital Design;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
TS664.01;TU238+.3
A
1006-8260(2014)11-0070-02
201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资助科研项目(编号:13YBA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