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瑾,董 泽
(华北电力大学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071003)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目前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在能源结构中占据主要位置。煤炭的主要消耗方式为燃烧,占了约70%,其中,燃煤电站是煤炭燃烧的主要消耗方,燃煤锅炉燃烧煤炭产生大量烟气,烟气中的NOx是人为NOx源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最新排放标准GB 13223-200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电站NOx排放的规定[1],2004 年后燃煤电站的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450 ~650 mg/m3。而目前,中国的NOx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年排放量保持在1 000 万t 级的水平之上[2],且中国在控制NOx排放的技术上还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因此,了解燃煤电站NOx的现状,掌握其产生的激励,实现NOx排放的有效控制,是落实节能减排任务的重中之重。氮氧化物是形成区域细粒子污染和灰霾的重要原因,也是生成臭氧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前体物之一,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健康威胁,并对水生和陆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火电厂排放烟气中的污染物,需要集中控制的为SO2,NOx和烟尘,其中,NOx主要包括NO,NO2,以及少量的N2O 等,其中NO 占90%,NO2占5% ~10%,N2O 占大约1%,因此燃煤电站NOx的生成与排放量主要取决于NO。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利用喷射NH3与催化剂(铁、钒、铬、钴等金属)在温度为200 ~450 ℃时将NOx还原为N2。主要反应式如下[1]:
其中,NH3,CO,H2,甲烷、乙烯、丙烷、丙烯等都可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反应时,烟气中的NOx和注入的NH3几乎以等摩尔比进行反应,可以得到80% ~90%以上的脱销效率。SCR 脱销基本反应原理如图1 所示[3]。
图1 SCR 脱硝反应原理
烟气脱硝系统由还原剂制备系统和脱硝反应系统两部分组成,脱硝反应系统包括稀释空气供应系统、SCR 催化反应器、喷氨系统。液氨存储和供应系统包括液氨卸料压缩机、液氨储槽、液氨蒸发槽、氨气缓冲槽和氨气稀释槽、废水泵和废水池[4]等。典型的SCR 工艺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氨的制备与储存;
(2)氨的蒸发及与预混空气相混合;
(3)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在反应器的适当位置喷入烟气系统,其位置常在反应器入口附近的烟气管路内;
(4)喷入的混合气体与烟气的混合;
(5)各反应物向催化剂表面的扩散并进行反应。
电厂SCR 反应器一般选用高温高尘段布置工艺[5],将反应器布置在省煤器的下游、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的上游,其优点是进入的烟气温度较高,可到达280 ~420 ℃,催化剂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烟气不需要进行再热即可取得良好的脱硝效果。工艺布置图如图2 所示。
图2 SCR 工艺系统布置图
SCR 脱硝法氨逃逸率较小,脱氨效率可高达90% 以上,为了使SCR 脱氨系统可以连续、可靠、有效地运行,需要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自动控制系统。在SCR 脱硝控制中,最重要的运行参数是烟气流速、烟气温度、SO3浓度、氧气浓度、氨逃逸量、水蒸气浓度等,根据工艺特点和流程,主要的模拟量调节包括了SCR 反应器氨气流量控制、液氨蒸发槽温度控制、氨气缓冲槽压力控制等,其中模拟量调节系统的核心控制为SCR 反应器氨气流量控制。
由于氨气脱硝是一个迟延过程,在实行脱硝控制策略前首先要考虑以下问题:(1)NOx测量信号存在较大的滞后;(2)NOx在催化剂作用下的时间复杂性;(3)氨气逃逸率控制。综合考虑以上问题,提出了出口NOx定值控制方式。该控制方式控制反应器NOx为定值,较常规方法更容易监视,同时氨气损耗量更小。SCR 烟气脱硝系统测量入口和出口的NOx浓度进行处理,得到预置摩尔比并计算出所需的NH3流量,其控制原理如图3。
图3 SCR 变摩尔比控制原理图
测得的脱硝反应器入口NOx浓度信号与烟气流量相乘得到NOx流量信号,与预置的摩尔比相乘即得到所需的氨气流量,将氨气流量信号作为测量值送入PID 控制器,同时,经过氨气压力、温度信号修正的氨气流量设定值也被送入PID 控制器,通过计算出的氨气需求量信号调节喷氨控制阀的开度。由此实现了氨气脱硝的自动控制。
SCR 出口NOx定值控制方式为双回路控制系统,由于系统具有反馈滞后与响应滞后,氨气流量控制回路引入设定负荷与实际负荷偏差作为前馈,当负荷有较大波动时可提前喷射氨气,增强控制系统调节的及时性。出口NOx浓度控制回路中,利用入口NOx浓度实际测量值与出口NOx设定值计算预脱氨效率和预置摩尔比,预置摩尔比作为摩尔比控制器的输出基准,出口NOx浓度测量值和出口NOx设定值进行比较后经过PID 控制器输出,其输出作为修正量,最终得到系统目前需要的摩尔比。该摩尔比信号作为摩尔比设定值,控制氨的流量,保证出口NOx稳定在设定值上。
加热蒸汽温度选用单回路控制,脱氨系统运行后,调节蒸汽进口阀开度将氨气出口温度控制在30 ℃左右。液氨出口压力控制也为单回路控制,通过调节蒸发器氨液入口阀控制氨气出口压力。由于实际工况中,负荷变化时氨流量变化大,在控制回路中加入流量指令信号作为前馈,以实现优先调节压力,保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完善其后的氨流量控制。
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选择国华三河电厂二期2 ×300 MW 机组的参数[6],其中,氨气流量响应函数Fcn1 = 4. 11/(16s2+ 2s+ 1),出口NOx浓度响应函数Fcn2 = -1. 7e-13s(10 230s2+196s+1)-1。
PSO 的基本思想是把每个优化问题的解看成搜索空间中的粒子,每个粒子都具有优化函数决定的适应值(Fitness Value)和一个速度向量决定其飞翔的方向和距离。PSO 首先对一群随机粒子进行初始化(初始速度、位移及其决定的适应值随机化),然后迭代搜索最优解。每个迭代过程中,粒子跟踪两个最优值来更新自己的坐标,第一个就是当前时刻粒子本身所找到的最优解Xbesti,即个体最优值。另一个最优值是整个种群目前找到的最优解Xbestg,即全局最优解[7]。
假设在一个N维的目标搜索空间中(N代表Q(x)中未知因子个数,即优化参数),有m个粒子组成的一个群体(m组可能解),其中第i个粒子的位置表示为向量xi= (xi1,xi2,…,xiN),其速度也是一个N维的向量,记为Vi= (vi1,vi2,…,viN)。随机产生一组Xi,作为第一代初始种群,将Xi代入目标函数Q(xi)即可计算出其适应值,适应值的大小衡量Xi的优劣。设粒子i迄今经历的最优位置记为Xbesti= (xi1,xi2,…xiN),相应的适应值记为Qbesti,则粒子i的当前最好位置可表示为[8]:
搜索过程中粒子群经历的最优位置记为Xbestg= (xg1,xg2,…,xgN),其对应的适应值即为全局最优解记为Qbestg。粒子根据式(1)更新自己的速度:
其中:i=1,2,…,m,n=1,2,…,N,t代表第t代,c1,c2为认知因子和社会因子,r1,r2为0 ~1 之间的随机变量,ω为惯性权重,平衡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然后按式(3)来确定新的位置:
这样迭代下去直至达到要求得到最优值。
在实际应用中,粒子群算法是一种较好的全局优化算法,但它不能完全保证所得解的可行性和最优性,因此要求比较准确地优化上限与下限及参数的设计。由Matlab/Simulink 对该系统进行串级控制仿真,得到主副PID 参数,控制结果如图4 所示,由此确定优化变量的上下限为优化变量速度限制为:Vmax= [0.5,5,0.1,5];粒子个数和进化代数均选择10,惯性权重区间为[0.8 1.2]。程序见附录,得到的优化结果如图5 所示。
图4 基于串级PID 的SCR 脱硝控制曲线
图5 基于PSO 优化的SCR 脱硝控制结果
由结果可知,当出口NOx浓度上升时,串级PID 经过16 min 控制出口NOx浓度维持在稳定值,喷氨流量超调较大,不能很好地抑制内扰,PSO优化控制算法经过10 min 控制出口NOx浓度维持在稳定值,超调量控制在20%以内,喷氨流量能在较快时间内做出反应,阀门开度反馈的变化也在执行机构可接受的范围内。内扰是由于模型内部的迟延惯性导致的,而PSO 算法是基于系统状态进行搜索迭代,得到最优解,并不是基于模型,因此内扰出现时可不受模型约束,快速消除内扰。与串级PID 控制相比,该优化算法能更快地进行响应、使系统稳定。
SCR 出口NOx定值控制策略比常规方法更容易进行监视,且有效地节省氨气的使用量。PSO算法能够很好地对控制对象进行优化,能比串级PID 控制更好地抑制内扰,减少对执行机构的损耗,节省氨气,使系统能够更快地稳定在设定值,从而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1]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燃煤电站SCR 烟气脱硝工程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朱国容,解永刚.SCR 技术应用于国内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的技术探讨[J]. 电站系统工程,2005,21(3):39-40.
[3]贾双燕,路涛,李晓芸.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 电力环境保护,2004,20 (1):19-21.
[4]钟秦.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及工程实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管一明,胡宇峰. 火电厂高飞灰布置SCR 系统的主要组成和设备[J]. 电力环境保护,2004,20 (4):25-27.
[6]李峰,王立,高富春. SCR 烟气脱硝自动控制系统及其在国华三河电厂的应用[J]. 热力发电,2009,38(5):91-93.
[7]韩璞,董泽,王东风,等. 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8]魏星,崔鹏程.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电力科学与工程,2005,(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