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相投的两位同学会副会长

2014-02-18 01:25程朔通讯员蒋碧辉编辑丨程健芸邮箱丨1437485775qqcom
台声 2014年11期
关键词:华大同学会大陆

文丨记者 程朔 通讯员 蒋碧辉 编辑丨程健芸 邮箱丨1437485775@qq.com

初识林世懿与罗右,是在华侨大学台湾同学会筹办2013年中秋茶话会期间。听参与的学生说,那年的中秋茶话会,从资金筹措到场所器材、从节目排练到舞美设计,都是两位主持操办的,他俩几乎脚不沾地地忙碌了近半个月。

那一年,这两个90后男孩都担任华大台湾同学会副会长。交流中,发现这两位副会长真是“兴趣相投”——帮助台湾同学,都十足厚道;组织校园活动,都热情满满;规划未来人生,都想在大陆发展。

组织活动不怕辛苦

“其实,每次活动的筹办过程都是相当辛苦的,但也都很值得,尤其是身边台生会表示自己从活动中感到了如家般的温馨、扩大了朋友圈子、与身边人加深了交流。”世懿告诉我们,华大的校园,文化很多元,那里有华侨、港澳台以及外国学生4000多名,他们分别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各国学生都在学校中组织同学会,各个同学会每学期都要举办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华大,现有200多名台湾学生,与其他的同学会相比,台湾同学会组织台湾学生举办或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最为丰富。

“在华大读书的台湾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大陆的台商子女,其中绝大部分人到华大的目的,除了读书之外,还有就是要结识朋友,为以后的发展夯实人脉基础。而结识朋友是需要有交往平台的,对我们来讲,搭建平台就是多组织学生活动,吸引同学们积极参与。”这是世懿频繁举办众多台生活动的原因所在。

“10月份,要组织华大的台湾同学参与在集美大学举办的华大、集大、厦大三校台生晚会;11月份要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同学聚会;12月份还要组织筹备圣诞晚会……”世懿如数家珍般的介绍,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色彩缤纷的华大校园文化活动图景。其中,“美食节”被他介绍得最仔细:每年的9月30日,来自越南、老挝、泰国、朝鲜、缅甸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学生都会将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共同品尝。在这个美食节上,各个境外同学会之间都会相互比较谁家的组织工作、谁家的美食文化给同学们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这样的竞争会让准备与组织工作充满着挑战,辛苦非常。

“我们喜欢接受这种挑战,因为这些辛苦能够帮助到身边的同学,同时也会让自己增长办事经验、交到更多朋友。”两位副会长充满自信地说。

让台湾同学机会更多

“每次活动都有亮点,那次茶话会的亮点恰恰就出在世懿身上。”罗右告诉我们,世懿代表华大台湾同学会在茶话会上发言时,以诗句“花好月圆人团圆,迎风赏月阖家欢”开篇,用“但愿月圆花常开,世间此情古今同”煞尾,文中更迭次引用诸多中华诗词中的佳句,那“范儿”引来场上掌声阵阵。会后,大家纷纷表示,世懿的“出彩”说明:对于中华古诗词语言精炼、音韵和谐之美的体验,两岸年轻人本就心灵相通;而为同一条文脉相系的两岸年轻人多举办一些活动,让大家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各自传承感受多作交流,大家彼此心灵就会靠得更紧。

“2014年,一位来自新竹、在浙江从事广告业、已年届5旬的吴阿姨,到华侨大学来圆大学梦。她对大家说,因为听闻华大这边校园文化生活丰富,不但好玩而且能蕴集很多人脉资源,所以就下了决心来这里补课。”这是罗右在用身边的例子来为华大校园学生活动的丰富做“注脚”。

“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华大台湾同学内部的交流相对活跃了,但却发现还有更多要做的工作。”罗右补充说,他觉得华大台湾同学的圈子相对封闭。“比如2014年有56位台湾学生到华侨大学读书,其中有2位来自台湾本岛,3位是来自金门大学的交换生,剩下的51个人只有2个来源地,他们中的多数是广东东莞台商子女,少数则是上海台商子女。这样的格局就会导致交流的封闭性。所以,我们之后的目标主要是带着华大泉州校区的台湾同学更多见识外面的世界,一方面希望台湾的同学们不仅与在福建省内、高校圈子内的台湾同学们交流,同时希望大家与更多大陆同学交流,这样的话,就应该可以为即将毕业的台生们多创造出一些实现发展的机会。”

校园暖男 计划先留学欧洲

再一次与林世懿打交道,是在他为我们的相关工作提供帮助时。在那之前,诸多同学的评价,让我们了解到世懿做事细心、干练、责任心强,为人热忱、豪爽、十足“暖男”。我们也注意到,林世懿家境虽算富裕,但生活中绝无炫耀与轻浮。台湾同学会的几位干部也有介绍,同学会举办活动很多,经费需要多方筹措,世懿总能做到经费使用的高效率,还不时会自己掏钱给活动中的同学们小补小贴。

同学们同时介绍,平时只要是有台生同学在校生病,世懿都会到同学宿舍帮忙拿药送饭。在我们意欲了解台生创业相关情况时,世懿不只是推荐了人选,更立即就带上我们,一起跑到华大学生街上的一家咖喱店,去拜访在他回广州的飞机上刚刚结识的一位正在创业的学长。

拜访创业台生回来的路上,我们对世懿有了更多了解。聊天中得知,世懿父亲很早就到广东投资灯饰行业,企业的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目前被推举为当地台协会的会长。所以虽是出生在台北,但世懿六七岁时就随同父母来到广东,那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陆,生活习惯已经很“大陆化”了。

世懿到华大上学之前就已经了解到华大的学历目前还不被台湾当局认可的情况。“是华大对港澳台的特殊招生政策,以及泉州特有的商业氛围吸引了我。”林世懿告诉我们,他从大学一年级就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自己计划着大学本科毕业后先去欧洲进一步深造,之后再回到大陆,在家族企业中工作。“因为哥哥在美国留学,所以我要去欧洲,这样的话,一家人就可以在全球不同地方积累人脉。”

义务车夫 毕业就在大陆发展

2014年9月,再次有机会与罗右聊天的时候,得知他已经不再是同学会副会长,已经接任会长了。“做会长的压力很大很大,自打成为会长,事情多得都没时间运动啦,你们看看,我一下子都胖了很多。”罗右一脸正经地“自黑”,大家还没来得及笑出声,他紧接着又“抱怨”起来:“真的是蛮辛苦啊!前任会长做得太好了,他任期内组织设计同学会会徽、统一同学会T恤衫、大量组办各种活动,搞得那段时间内,同学会的凝聚力超强,现在我就发现想要做得像他一样好,要特别的努力才行……”

其实,不少同学们都说,自己已经很喜欢罗右这个会长了。有同学告诉我们,罗右家庭经济条件也还不错,他来华大会自己开车,每趟从东莞来回学校的700多公里车程,罗右都会约上同学同车结伴而行,为同学节省路费;每到周末,罗右也总是约上几位同学驱车到泉州附近游玩,加深彼此情谊。我的同事听后感叹说,这算是位义务“车夫”了。

与我们谈起“投入很多精力为同学们组织交流活动”这一话题时,罗右说,“我是越来越看重台湾同学之间、台湾同学与大陆同学之间,通过活动平台多沟通、多交朋友,这肯定会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想来也会有利于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

关于自己,罗右告诉我们,他1993年生于台北,罗爸爸起初在台湾经营一家工厂,后来出现经营困难,就在1999年离开台湾,到东莞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几年时间,在朋友的帮助下,熬过了艰苦的创业阶段,现在已经在户外登山用品销售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了。罗右在2004年随母亲到东莞与父亲一起生活,并在当地的台商子弟学校接受了初等教育。

“身边还是有不少朋友会选择回台湾读书和工作,但是我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东莞了。”已经上到大三的罗右谈起毕业后的人生规划时说,“父亲的事业得益于朋友的帮助,我们一家来到大陆才得到新的出路,所以我深深懂得交朋友、帮助朋友的重要,也确定会留在大陆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猜你喜欢
华大同学会大陆
同学会
冰之大陆
IQ大陆
妈妈的同学会
华大智造或将香港IPO两重关口待闯
廿四节令鼓队震响华大20年
冰之大陆
华大:基因暴走
留学同学会之超级社团
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