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俊
根据语文教学大环境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思考多元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将语文课上出语文味,上成真正的读书课、阅读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大学生合作的空间,真正体现本真的语文教学。
“组文阅读”的学习背景
当下,学生的语文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课程框架已经到了必须拉大的时候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从增加阅读量出发,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新课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就需要教师意识到一个问题: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课堂教学必须将引进多元教学资源、扩大阅读量的任务承担起来。
突出要点 把握难点
早在2007年,台湾陈易志老师在南京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上了一节“组文阅读”课。课中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绘本),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进行交错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现场听课的一位老师即时记录下听课的感受:这节冷清的课,只有教师温柔平静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播在会场,孩子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陈述、倾听。很显然,听课的老师对“组文阅读”感到非常新鲜,有点惊异,觉得与传统的课文教学有点“格格不入”,但是又直觉到它有着巨大的价值。
2013年11月,义乌市教研室也举行了一次“九年级组文阅读教研活动”。活动展示了北苑学校杜老师的《我的叔叔于勒》现代组文阅读教学。杜老师整节课以“变与不变”为主线,把《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范进中举》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在这条主线的引领下,整合这三篇文章的精彩内容,探讨出众多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并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整堂课,老师讲得少了,学生看书时间、讨论时间、发言时间多了,精彩地展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笔者觉得在一节课里读多篇文章,教师不可能讲太多话,不可能提太多问题,意味着教师不能发起太多讨论。因为在以前满堂灌的课堂中,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此长彼消。所以,“组文阅读”只有发展学生“会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这样,无形当中就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数量。
在一篇课文中,教师从字词到段落再到文章中心,反反复复,过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往往是连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自主探究的时间,而“组文阅读”需要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组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
“组文阅读”教学,意味着老师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组文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步步扎实。“组文阅读”中,教师一定要静心备课,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
“组文阅读”的运用形式
“组文阅读”的成功与否,把怎样的文章如何放在一起是个关键。有的人可能会问,教材里不是已经有一组一组的文章了吗?虽然将一篇一篇文章放在一起了,但关联性不大,并且教材的设计本质还是基于老师的“教”。
题材相同的课文放一组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是初中教材中的同组课文,这两篇小说写作时代不同,故事情节也不同,但描写的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的遭遇却相同。为什么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孔乙己和范进,经历各异,却都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通过组文阅读,使学生认识到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上毒害和精神上摧残,逐步认清封建制度的罪恶。
主题、内容、写法大体相同的文章放一组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是写雪,相比之下文章意境不同,感情也大不相同。《沁园春·雪》主要从大处描绘,意境更为恢宏扩大,抒发了毛泽东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当代风流人物的赞美之情,感情乐观;而岑参所写的雪景虽有大处落笔,但更多的则是细处入手,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其感情比较惨淡。这样的比较阅读,使学生理解了虽是同一题材的作品,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气质的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
体裁相同的课文放一组 胡适的《我的母亲》与《背影》都是描写长辈的散文,通过小事来写人物。《我的母亲》一文记叙了“我小时”9年的生活,回忆了母亲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的爱及善良、宽容的性格特征。《背影》写父亲在车站为儿子买橘之事,两篇文章都采用第一人称写法,用朴素的语言描写细节,描绘动人的亲情之美。
同一写作手法的课文放一组 同样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七年级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和《散步》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引出大道理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写出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一小步再走一小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无论困难有多大都能闯过来。《散步》是通过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 ,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的朴素而真挚的爱。两篇文章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教师通过整合资源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因此能深入理解并在写作中实际运用。同样用象征手法的还有《海燕》《在山的那边》《未选择的路》《雷电颂》《雪》等等。endprint
同一内容古文和现代文的文章阅读 比如宋濂的名篇《送东阳马生序》,可以和培根的《谈读书》放一起教学。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名人谈对读书的认识,学生不仅丰富了文字积累,还感受到了读书的意义,通过同组阅读,学生能有效地积累名言和文言字词。
课内和课外文章放一组 学《变色龙》,笔者就补充契诃夫的另外两篇佳作《小公务员之死》和《胖子和瘦子》,通过补充课文来领略契诃夫的小说特点,凭借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之中,这样能很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一籍贯的作家文章阅读 现代汉语文学近百年历程,浙籍作家可谓居功至伟。把鲁迅、茅盾、艾青的作品进行组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茅盾的《白杨礼赞》、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通过这组文章的阅读,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浙江作家的飞扬文采,更让学生从他们的文字中感受到拳拳的爱国之心,为浙江的人才辈出感到骄傲自豪。
共推语文教学健康发展
当然,组文的角度很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进行组文教学。“组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可供参考的议题还有:(1)同一风格:豪迈或婉约风格;(2)同一观点或对立观点;(3)同一作品不同人翻译; (4)语言特色相近的文章,语言幽默或简洁、优美的文章;(5)描写方法相近的文章,侧重心理描写或动作描写;(6)文章结构相近等等。
可见,在实际教学中,“组文阅读”角度是为多样的,但组合的线索非常明确,而且,这些线索背后又有明确的意图。一类文章,按一定线索放在一起的意图一定要明显,有的是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的是要强化学生某一种认识,有的是要丰富学生的多元理解,有的是要学生领会读某类文本的方法技巧,有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组文阅读”解放了师生。由一篇篇到一组组,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体现了组文阅读的灵活性,带来的效果是极为有价值的。将语文课变成读书课、阅读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能极大增强学生合作的空间,不追求形式上的精雕细琢,更能体现本真的语文教学效果。
在“组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同的教学研究,关注全面提升语文素养,轻负担高质量,构建学习共同体,用实践和思考点亮一盏盏学习的明灯,共同推动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初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