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必须重视对中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说,要使中学生继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中国传统科学观作为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其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意义重大。
一、中国传统科学观的内涵
中国传统科学观有古代、近代之分。中国古代科学观呈现出天人合一、以道驭技、以人为本和经世致用的精神特质。天人合一观十分注意思维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它将人与世界当成是一个整体来思考,“观其会通”,寻找其间的有机联系,突显人类社会与自然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原则。“以道驭技”不仅仅局限于伦理道德方面的思考,还涉及到技术活动的具体管理和操作的实践活动。伦理道德成为科学发展的指示器,规范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工程技术、农业生产与医疗卫生等技术的进步。同时,伦理道德要求技术与道德修养统一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循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以造福人类为最高宗旨,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全面关怀,它是以追求科学本性——真善美的崇高品格为核心的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双重关怀。”经世致用的特点导致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见长,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农学等领域中较为发达。
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是西方近代科学向中国渐进移植的过程。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近代科学在中国发展历程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大体看来,基本上表现为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改良主义者的科学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科学的“经世致用”;第二阶段为洋务运动时期的科学观,这时科学观由重视“器”转为重视“学”;第三阶段为戊戌维新时期的科学观,科学观的发展由“学”进于“道”; 第四阶段为五四时期的科学观,这时提倡科学万能论。
二、中国科学观在中学政治课教学的价值
1.以中国传统科学观丰富教学内容
在我国现行阶段,中学政治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艰苦奋斗的精神、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社会公德与家庭道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哲学常识教育等。中国传统科学观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涉及广泛,是一座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文化瑰宝,可以丰富中学政治课教学内容,为教学目的与任务服务,提升教学效果,促进于学生的发展。
2. 以中国科学观达成教学任务
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强调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思想政治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将教学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观相结合,来提升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再者,中学政治课的教学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其中以公民基本素质培养为根本目标。因此,在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增强中国传统科学观的运用,将会有助于教学任务的达成,提高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素质。
三、中学政治教学中国传统科学观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传统科学观内容丰富多样,涉及范围广泛,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生产技术日趋成熟,以阴阳五行学说和气论为哲学基础,数学、天学、地学、农学和医学五大学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科学范式。唐宋元明清及至近代,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科学文化交流频繁,充实了我国的科学技术知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此时己初露端倪。戊戌时期科学发展更侧重于对科学内在价值的揭示,出现了科学与哲学、科学与政治相融合的意向。
然而,教师对于中国传统科学观的内容选择仅仅局限于教材之上,没能做到在教材之外联系相关的资料、文献进行合理的分析、加工、综合,针对教育对象的情况和特点,在具体教学目标之下选择更为合适的传统科学观内容。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挖掘传统科学观的内涵,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是蜻蜓点水,造成浅显理解,使中学生对于传统科学观的认知与情感无法深入。
四、加强中国传统科学观在中学政治教学中运用的对策
1. 强化中国传统科学观的运用意识
首先,通过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强化传统科学观运用意识。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作为传承传统科学观的主体,只有具备了一定文化素质才会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注重与加强传统科学观的运用。其次,通过挖掘教材的传统科学观内涵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强化传统科学观的运用意识。
2.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从业者通过专业培训和不断进修,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发展教学能力、提升职业道德,成为合格职业教师的过程。中学政治教师是培育学生品德的园丁,更是需要强化专业素质,包括政治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实践的专业能力、从事职业的专业精神、个人修养的专业人格等方面,来不断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个人应将专业化发展定位于自身职业规划,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教师自身对于传统科学观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加强运用中国传统科学观为教学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英哲.中国科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李约瑟,陈立夫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4]王升.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张建文.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袁振林(1955~),男,江西奉新县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