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平
【摘 要】中考在即,如何轻松而又高效的做好百日冲刺,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关键词】中考;冲刺秘诀
一、认清三个“紧迫”
一是时间紧迫,100天稍纵即逝,流逝的是机遇和理想;100天变数很大,只要抓住一分一秒,勤奋刻苦,就极有可能柳暗花明。二是任务紧迫,中考的竞争是全面素质的竞争,眼下,还有许多知识需要掌握,还有许多技能需要提高,3年的苦读,系于中考,重任在肩,千万不可懈怠!三是期待紧迫,这其中有个人成功成才的期待,有家长望子成龙的期待,更有老师劳动成果的期待。这一切都需要同学们从容应对,迎接挑战。
二、注意三个“调整”
一是增强信心,实现中考冲刺心态的调整。中考竞争尽管激烈,但实践证明,只要坚定信心,努力拼搏,任何一位同学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飞跃。二是审视自己的学习现状,实施初三轮复习迎考策略的调整。每一位同学都要反思,反思你的强项和弱项,反思你的优势和劣势,一定要均衡发展,一定要注重基础。实践证明,得基础者得中考。三是大战在即,实施中考冲刺行为的调整。一要明确中考要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二要强化及时复习、准确记忆的训练,做到对所学知识记得牢,记得准;三要努力构建各学科的知识网络,把厚书读薄;四要强迫自己进行限时限量做规范题的训练,尽量减少无谓失分。
三、做到三个“认真”
一是认真抓好每一天,上好每一节课。这100天,正是同学们学业成绩迅速提升的阶段,每一天都很重要,每一天都存在着竞争。当你懈怠时别人正在苦读;当你畏难时别人正在咬牙坚持;当你软弱时,别人正在坚强;当你虚度和放纵时,别人正在充实和提高。中考的竞争,不仅比学识,更是比品质,不仅比毅力,更是比细节。二是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科,查漏补缺。凡是有薄弱学科的同学要多吃苦,多下功夫,全力补救。多考一分就多一点希望;多考几分,就能逾越几十人!三是认真思考充分挖掘自己的增分空间。也就是要充分挖掘每一门学科可能存在的增分空间,基础知识可能存在的增分空间,规范答题可能存在的增分空间,以求最大限度的提高我们的考试成绩。
四、全力三个“拼搏”
一是为自己美好的人生,必须全力拼搏。贝多芬曾经激励自己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现在,你的美丽人生需要你自己去全力拼搏。二是为了亲人的期盼,必须全力拼搏。同学们大都出身于寻常百姓人家,你们的身上有着许多的理想和厚望,责任重于泰山!不拼搏则愧对家乡的父老。三是为母校和老师的劳动,必须全力拼搏。
五、搞好三个“合作”
合作出凝聚力,合作出激情,合作使人走向成功。我们综合了历届中考优胜者的成功经验,同样从中提炼出了这一经验,就是注重合作。
(1)与老师合作。你们的老师们,不仅敬业精神强,而且在教学上也都是精兵强将。一定要与老师密切合作。千万不能抛开老师的复习模式,另起炉灶,否则就会舍本求末。要紧跟老师复习计划,抓住课堂学习这一主渠道,认真听讲,作好笔记,理解老师的解题思路,养成规范答题和良好的解题习惯。关注每次考试总分和名次固然重要,但关注每次考试(含练习)的错题更重要。要弄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丢分,只有现在明白丢分的原因,将来才不会再失分。要把在平时和考前常错的题目和知识点,再从头到尾翻一翻、算一算、记一记,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就能减少丢分的概率,提高成功率。
(2)与自己合作。有人说,“每个人都是宝藏,挖掘宝藏的就是自己”,你们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还要与自己合作。我们要面对自己的学习现状,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状况来给自己定位。在学习中、考试中,不断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能力,为自己学习不断加油、鼓劲。
(3)与同学合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才能形成一个具有竞争意识的团队,你追我赶,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六、做到三个“理解”
(1)理解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提高整体学习效果的保障,是同学们在筋疲力尽时继续坚持学习的外在支撑力量。真正把制度看作是登上书山的天梯、奔向彼岸的船帆,成为这100天的自觉行动。
(2)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最后100天,是用尽全身力气的冲刺阶段,像即将上赛场的运动员一样,是高强度的刻苦训练。在这关键时期,所有的老师都是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工作,不厌其烦地启发、开导有时同学们可能对老师们的管理、指导不理解,但敬请同学们理解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师生携手,驶向知识更广阔的海洋。
(3)理解家长高期望值的初衷。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天性,一个人从内心希望超越自己的是儿女,父母对儿女是真正的无私。家长在教育同学们的方式方法可能不一样,但这是家长高期望值深层思想的浮现,是对你们未来前途负责的体现。
九年的义务教育是一条马拉松长跑,100天是最后的关键时刻。善于奋飞的人天上有路,敢于攀登的人山中有路,勇于远航的人海里有路,勤于学习者脚下有路!用好这六点十八条就能够创造中考奇迹。
参考文献:
[1]陈莉.浅谈中考冲刺阶段的写作训练.[J]《新课程学习:上》2011.8
[2]李坚.中考冲刺阶段让学生保持平稳心态的策略.[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1.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