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开
催熟水果并非都用人工催熟剂
人类吃苹果、桃子等果实已有多年的历史,事实上,在发现人工催熟剂之前,果实也都能自己成熟,并不一定需要人工催熟剂才能成熟。早在1935年,植物生理学家就首次证明,使水果成熟的作用物质是一种气体——乙烯,它能调节植物的成熟和衰老,正是由于乙烯的存在,果实会慢慢成熟,变甜、变软。因此,乙烯并不都是人为添加的,而是植物自己产生的。
知道了水果催熟的缘由,就知道如何让水果催熟,也就是利用乙烯。采摘后的果实其实还是有生命活动的,它还能继续分泌天然的植物激素:乙烯。在平时,我们会发现,如果把熟水果和生水果放在一起并用塑料袋密封,生水果就会很快成熟。这就是利用了成熟的水果会释放更多的乙烯的原理,而乙烯有催熟的作用。所以,要想催熟水果,不一定要使用人工催熟剂。不过,气体使用起来很难操作,人们就研究出了“乙烯利”这种物质作为催熟剂,它只要溶在水中就会分解,放出乙烯气体,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全世界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农药,目前,我国《农药管理条例》也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农药进行统一管理。农药按口服半致死量的高低(每千克体重的半致死量,LD50)分为6类:特剧毒、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农药,不以杀伤有害生物为目的。所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一般为低毒或微毒,乙烯利也不例外。
不过,大剂量的乙烯利对人体可能有急性伤害。目前,农业上一般将乙烯利的溶液喷洒、浸泡果实加快其成熟。乙烯利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均有一个适宜的剂量,用多了对农作物反而有害。如果乙烯利使用过量,水果会因为成熟过快而更容易腐烂。所以,不用太担心催熟的水果含有过多的乙烯利。
催熟果蔬也能留住营养价值
很多人认为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果蔬成熟快,就是“拔苗助长”,想当然地认为使用了催熟剂的果蔬营养价值差。其实,使用催熟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果蔬生长,增加产量,果蔬的营养价值并不是全部都是差的,甚至,在某些果蔬中,营养价值还有提高。
在深色果蔬中,催熟果蔬的营养价值的确会有部分劣势。在对番茄的催熟研究中发现,使用乙烯催熟的番茄中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都要低于自然成熟的番茄。究其原因,是因为番茄未成熟时,都是青黄色的,几乎没有番茄红素,而维生素C含量已经有一定水平。催熟过程中,由于缺乏阳光作用,番茄红素的产生受到一定影响,而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会受到氧化而减少。
不过,在其他浅色果蔬中,使用乙烯催熟的果蔬,营养价值并不会减少。中国农业大学2009年研究报道显示,在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使用乙烯可使绿豆芽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25.1%、66.07%和163.9%;在荔枝、梨子的研究中发现,使用乙烯催熟的桃子总糖含量有升高,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维生素C的含量;营养价值均有增加趋势。
总体来看,认为使用催熟的果蔬营养价值一定降低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一般来说,那些有色的水果催熟后的某些营养的确有所降低。但是,对于那些果肉部分没有多少颜色的水果来说,催熟剂反而会提升它的营养。
不过,现在大部分人的问题依然是果蔬的食用量不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要吃200~400克水果、300~500克蔬菜,而目前60%以上的居民连一半都无法达到。相比担心催熟果蔬的营养差异,我们更应该担心能否吃够果蔬。如果能够吃到自然成熟的甜美果实,我们就享受它的风味和口感;如果实在不能吃到,也未必非常吃亏,因为还有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这些有益物质。所以,还是不要太担心催熟的果蔬营养差,多吃果蔬才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植物激素不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很多人担心水果催熟剂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说植物激素就是“避孕药”,其实都是错误的,植物激素不会导致人和动物性早熟。
植物激素和人体的激素,其实相差甚远,从化学结构到生理功能都不是一回事,担心水果催熟剂会让孩子提前发育,完全是杞人忧天。
植物激素只作用于植物体,没有动物的雌激素和雄激素存在于生长的植物体内。几千年来,植物作为人类的蔬菜、水果、糖、油等的主要食物源,在食用中是很安全的。植物激素对动物体不起作用。植物激素大多是小分子,而动物激素主要是大分手的蛋白质和多肽,两者的化学结构不同,作用机理也完全不一子样。
有人担心,果农和商贩会不会过量添加植物激素,其实不用太担心。因为植物激素也需要成本,而且,植物激素的使用也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少量用有好处,用多了有坏处。比如,用催熟剂催熟水果,但是用多了,水果会成熟过快,容易腐败,反而不利于运输和贮存。所以,商人和果农不会过量使用的。明明很低的量就能达到效果,过量添加只会增加成本,而且还不利于销售。
避免性早熟“六项注意”
1.目前使用的果蔬催熟剂主要是乙烯利。乙烯利是一种可以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所以,平时吃水果,如果担心有催熟剂残留,不妨多用清水冲洗几分钟。
2.减少使用塑料制品。
3.尽量不给孩子吃营养保健品(包括牛初乳),没有保健食品标志的保健品决不能吃。
4.不要让孩子把果汁、饮料当水喝。如果口渴的话就喝白开水,避免能量摄入过多。
5.家长要多陪孩子玩耍运动。
6.如果出现性早熟迹象,要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盲目怀疑是由食物引起,应首先考虑是否是由疾病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