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蕊
《幼儿百科》以幼儿为本位,在主题分类、画面设计、内容安排、语言表达、词条设置等方面都尽力贴近幼儿,使全书童趣化。
给幼儿阅读的百科类知识图书,特别要注意幼儿身心发展的局限性,这决定了其在认知能力、思维水平、情感体验、言语理解、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与高年龄段的孩子有较大差别,其阅读内容、阅读方式与其他年龄段孩子有不同特点。这不仅要求图书画面充满幼儿情趣,知识表达也应是幼儿生活化的,就如同亲子间的对话。这种难度也是造成目前市场上给低幼孩子阅读的百科全书并不多的原因,寻觅得到的都是可数的几种国外引进版,独具特色的中国幼儿百科全书几乎是市场空白。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作为一家百科全书专业社,专门为低幼儿童打造了一套原创彩图版、情景式的百科全书——《中国幼儿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幼儿百科》),是一套能听、能说、能画、能玩,极富童趣的中国幼儿百科全书。《幼儿百科》以幼儿为本位,在主题分类、画面设计、内容安排、语言表达、词条设置等方面都尽力贴近幼儿,使全书童趣化。此外,亲子互动栏目的设置,把幼儿和幼儿教师纳入编书的队伍中,编辑走进幼儿的生活也是本书编纂的一大特色。
知识主题:贴近幼儿生活体验
3~6岁的幼儿身心发展、生活经验都非常有限,什么样的主题是幼儿最熟悉、能理解、感兴趣的?我们调查研究发现: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很突出,认识事物往往从自身体验的角度出发。根据幼儿这一重要认知特点,《幼儿百科》在主题的选取上确立了“选近不选远”的原则,即选取的主题源于儿童的生活,从幼儿认识世界的角度,选择与幼儿一致的视角去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幼儿对知识的感悟是发散的、连动的、跳跃的,所以《幼儿百科》设置的是一个开放性认知框架。目前全书的第一辑10分册就是以孩子的生活体验为起点,从其认知规律发散开来,分别为《我的家》《我的身体》《吃的快乐》《房子的故事》《我的压岁钱》《不一样的工作》《水从哪里来》《动物伙伴》《奇妙的植物》《便利的交通》。从孩子熟悉的家、身体、爱吃的食物等为开端,展示的都是他们亲近的生活所见,那里面又有许多他们想探究和启发的东西。
随着孩子对社会生活发现和体验的扩展,还可继续增加其他主题和分册,使它成为不单是幼儿持续阅读的,也是可以持续编纂的幼儿百科全书。于是,在2011年,这套书又推出十本:《我的幼儿园》《漂亮的衣服》《我的玩具》《我们做游戏》《我的心情》《我的发现》《快乐的节日》《多变的天气》《神奇的机器》《我爱中国》。其中《我的心情》分册是专门帮助幼儿进行情绪引导和管理的书,主题是孩子的“快乐”“害怕”“勇敢”“伤心”“妒忌”“生气”等。这无疑是幼儿每天会发生的事情,于是这本幼儿心理疏导的书对他们就显得尤为贴切。
《幼儿百科》包含了幼儿生活中接触的许多重要方面,如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幼儿百科》提供给幼儿的是幼儿身边感兴趣、想知道的事物,选题的内容生活化,和儿童的生活经验高度结合,通过提供引导和支持,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通过这些主题内容发现、体验和感受周围的世界,产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萝卜探长说:“现在很多孩子爱问‘为什么,但并非从科学的角度去问,而是从生活的角度……只要让他们了解生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兴趣,产生学知识的动力就足够了。”这也是科学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始终强调的:不给孩子灌输大量的知识,要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激起联想、引发探索。而发现、联想、探索的起源恰恰来自幼儿对身边生活的好奇、热爱与细心观察。
画面设计:贴近幼儿的兴趣
学龄前的幼儿,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发展阶段,认识事物、学习知识具有“视觉形象性”的特点。他们还没有正式的识字教育,大部分的阅读认知是通过形象的画面获得,因此,《幼儿百科》不只是通过文字去表达知识,而主要是通过画面去实现,“以图说知识”。
在画面设计上,《幼儿百科》以知识主题页的形式,采用手绘大图与辅图、连环画相结合的形式,让知识更具情境性和趣味性。大图利于突出幼儿感知的对象,让其饶有兴趣地迅速进入设定的主题情境。如在《便利的交通》分册 “方便的公交车”中,一幅热闹的马路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路上有繁忙的车辆来来往往,很容易吸引幼儿的兴趣。图中马路两侧分别有公交站点,公交车有的在路边停靠,有的刚刚出站,近处的公交站点有公交站牌,停着一辆公交车,乘客在排队从前门上车、后门下车,这就让幼儿通过画面联系自己日常乘坐公交车的经验,一下拉近了小读者与画面的距离。
幼儿还喜欢有故事情节或较新奇的图画形式,比如童话故事、卡通形象等,这在《幼儿百科》画面设置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每一主题画面都有孩子喜闻乐见的图像。如《我的身体》分册“机灵的鼻子”页面中的《大鼻子哼哼》连环画,将动物拟人化,说了小猪哼哼顽皮地把小豆子、小纽扣塞到鼻孔里喘不上气的故事;“认识世界的眼睛”通过《小眼镜找主人》讲了小猴捡到一副眼镜并寻找眼镜主人的故事等。生动有趣的卡通故事里面蕴含着幼儿从小要自我保护、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等意识,传递知识的同时包含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总之,画面的设计既能满足幼儿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探索,又能通过写实或趣味的情境传递知识、态度与行为理念,对幼儿快乐学习、积累知识经验,促进思维发展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内容安排:贴近幼儿的认知
根据幼儿在认知经验和认知能力发展方面的特点,《幼儿百科》在每个主题页面的内容选取及具体安排上都费尽心思,尽可能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在内容选择上,《幼儿百科》确立了“选小不选大”的原则,即每个主题要从幼儿的阅读特点和兴趣出发,从幼儿身边的生活入手,从比较小的角度切入,这种角度应是孩子最熟悉和容易理解的,从而找到孩子兴趣点和知识点的最佳结合。例如,《我的身体》分册“牙齿的本领”主题页,从一个小男孩张大嘴巴吃苹果的点切入,介绍关于牙齿的知识。从图示上可以看出门牙、磨牙、尖牙,在此大图的旁边附上刀、磨盘、锥子等拟人化的形象,分别介绍三种牙齿工作的画面,体现出各自的功能。旁边分别有一个未换牙和已换牙的小朋友通过对话的形式告诉大家乳牙和恒牙的知识。这些天天张口可见的小牙齿们如此奇妙,在做着大大的事情,你能不去爱护它们吗?旁边又有一组连环画,在讲述小蛀虫对牙齿搞破坏的故事:一个小女孩爱吃零食又不爱刷牙,小蛀虫就在她嘴里的牙齿上钻洞打眼,疼得她吃不了好吃的东西,最后是医生帮她赶走蛀虫治好了牙。这里将“说教”隐藏起来,通过拟人化的处理和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孩子认知牙齿的功能,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实现对幼儿的快乐教育,促进幼儿自愿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总体内容的设计和安排既符合幼儿的认知,又能增强画面对幼儿的吸引力。
语言表达:贴近幼儿的理解
由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局限性,要求针对3~6岁儿童的文字必须符合其理解水平和阅读习惯,力求引起情感共鸣。
在语言文字方面,《幼儿百科》基本做到了“三个尽量”。即尽量精炼;尽量用孩子的语言,孩子听得懂的字词;尽量简短、亲切。也就是要用孩子的口语来叙述知识,让知识转化成他们能理解的语句。如《奇妙的植物》分册中,对“好吃的水果”的概述说明为:“水果是个大家族,种类很多,长相也不同。水果不仅酸酸甜甜很好吃,还含有各种维生素。我们要多吃水果哟!”这样的表述紧扣主题,简单、口语化,精炼中又蕴含知识,能吸引幼儿的阅读,且有利于亲子共读。
除了概述文字,《幼儿百科》内文中的知识点说明也尽量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如在《会走路的植物》中对野菠萝树的描述:“野菠萝树生长在热带地区”“一根气根扎入土壤中,又一根气根扎入土壤中……这样,树冠就一点一点地向前‘走了”“野菠萝树还在不停地向前‘走,它能活100多年呢”等,语言的表述生动形象,且较好地配合了画面信息,能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画面,了解野菠萝树这种“会走路的植物”的基本知识。文中还通过有趣的对话,对主题和画面进一步延伸。如在上述页面中,一个小男孩站在野菠萝树旁边,拿着一个尺子在测量,心中有疑问:“野菠萝树会‘走路?做个记号,看看这棵树还能走多远。”在野菠萝树移动后的另一个位置上,一只老猴子蹲在树上说“我都老了,这棵树还在走呀!”由此,语言把画面调动得鲜活起来,呈现出动画的跳跃。在这些表述中,小读者记住了有一种树是在地上爬行着生长,它的年龄还很大,会引发小孩对其他树木进一步的兴趣。孩子在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同时,也激发了新的探索的冲动。
《幼儿百科》的还有一个独到之处,即词条全部儿童化。在书中,词条表达变成幼儿日常口语般的趣味用语,一些在成人百科全书中不能成为词条的词或句在这里生动地成为书中的主题名、连环画名和图注名。如“狗的尾巴会说话”“动物造的房子”“骆驼遇见仙人掌”“大熊猫为什么爱吃竹子”“骄傲的电风扇”“小花裙洗泡泡浴”等,都成了认真且有趣解释的“词条”。在书中,孩子要问的问题大都能得到较满意的回答。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上次他没读懂的地方,他发现这个知识现在清楚了,依然是如此生动有趣。这就是幼儿百科全书可持续阅读的特点,从3~6岁的成长时光里,孩子能反复从书中获得寻找知识的快乐,并和书成为好朋友。
互动栏目:亲子阅读好帮手
3~6岁的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思维特点呈现跳跃性,因此,图书中呈现的知识点不宜太集中。在编排设计上,《幼儿百科》主要通过设置互动栏目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
《幼儿百科》在主题画面之外设置提问栏目“宝宝你说说”“妈妈你说说”,让幼儿根据书中介绍的内容,调动幼儿生活经验中对事物、环境的观察与联想,用亲子对话的形式来扩展对其他相关内容的了解。这如同是一场亲子之间的交流在主题画面外展开,幼儿的语言表达训练、思维连续的逻辑练习等都在不经意中进行。如在《幼儿园里朋友多》中“妈妈问宝宝”的互动栏里:“你在幼儿园有好朋友吗?他们是谁?是什么模样?”宝宝就会从最喜欢小朋友说起,绘声绘色地讲起他们之间的故事。亲子之间的交流能饶有兴趣地进行,正是《幼儿百科》主题设计要达到的目的。
这类亲子互动在《幼儿百科》中还有许多,如让“宝宝你说说”这个栏目。如《钱从哪里来》中介绍人民币的票样内容,引导幼儿思考:“分别把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纸币对着光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孩子会发现什么呢?他发现了钞票上的水印图案、数字,会自然急切地提出他能提出的问题。这些是留给家长回答的,于是“宝宝你说说”就转而是“妈妈你说说”或爸爸、奶奶们“你说说”了。互动的设置也是贴近幼儿的最好途径,它会在一问一答中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并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探究的满足和喜悦,通过逐步的训练帮助幼儿提高学习能力。
此外,其他互动栏目还有“宝宝画一画”“宝宝做一做”“宝宝说儿歌”等。“宝宝画一画”后,我们还会让这些充满奇思妙想的画刊登在下次印刷的书上,看到这些画的小朋友,立即会有拿起画笔的冲动。至于他自己的画如何走上书的页面,这就是孩子与编辑者的互动。
这些让孩子从书中走出来,动手、动脑、动嘴的游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其中的快乐,既可以抒发幼儿对该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又能对主题知识进行提升和总结,为孩子的阅读增添无穷的兴趣,拓展广阔的想象空间。
教师和幼儿:一起来编书
《幼儿百科》在编纂和成书过程中,幼儿教师和幼儿双方都参与其中,“两参与”使该书进一步与幼儿“贴近”。
一方面,《幼儿百科》的作者队伍中吸纳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这是因为幼儿教师与幼儿朝夕相处,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最了解幼儿成长的人,对不同年龄幼儿的日常生活、心理发展特点、认知能力、兴趣点等有较高程度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了较多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写作语言、选材视角等方面与幼儿更贴近,对幼儿习惯的培养、行为的指导与塑造也更有针对性。这使《幼儿百科》深入并强化“幼儿本位”的理念,这对“贴近”儿童编书是重要的保证。
另一方面,《幼儿百科》的样张,编辑都阶段性地拿到幼儿园接受幼儿的检验,观察孩子们的目光长久停留的地方,询问他们感兴趣的画面,听听他们的感觉,总结他们对色彩、画面、文字等各方面的偏好,以作为进一步设计和修改的重要参考。比如,编辑把《我的身体》分册拿给小朋友们看时,发现他们尤其喜欢形象夸张、有冲击力的大图,喜欢与其生活较为密切的情境图,最先吸引他们的是色彩鲜艳、有熟悉场景或事物的画面等,这对编纂思路的拓展有非常好的借鉴。
正因以幼儿为本位的核心理念贯穿于《幼儿百科》编纂的全程,使之一经问世便受到家长和小读者的欢迎,并很快被马来西亚出版商版权引进。《幼儿百科》在上市半年之内便加印两次,并被评为“2010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中国童书金奖·2010年度最佳少儿百科知识图书”,现在已成为一套拥有良好口碑,受家长和孩子欢迎的常销书。
(作者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