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育人”思想

2014-02-17 20:37刘振国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育人思想语文

刘振国

【摘 要】大多语文教育偏重教学内容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不能全面发挥语文学科作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人格素质的特殊功能。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文本的作用,这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养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育人;思想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细则中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因为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偏重教学内容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通俗的说就是“只顾教书,不顾育人”,不能全面发挥语文学科作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人格素质的特别功能。其实语文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扭转这种“只教书、不育人”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文本的作用。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即不仅要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下面就此谈点浅见: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中使学生感知人文知识

“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早读、午读和课前三分钟的时间来阅读经典诗词美文,而且应坚持不懈,这样收效显著。如唐诗、宋词、元曲等,往往渗透着作者不可遏止的感情:或者热爱大自然或者热爱人类文化与文明……虽然它们的语言内容各不相同,但人文性却是明晓的。如我在教苏轼的《密州出猎》时,采用录音示范,老师朗读,学生研读三者相接合的方式,学生被苏轼“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的豪气,“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渴望,“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气概所感染。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2.在古典散文的教学中提高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浩无边际而又林林总总地存在着。先秦经典、诸子学术、汉赋及六朝骈文等中国古代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和体现,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他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蕴涵,高远的意境,恢弘的气概,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如“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伦理规范,这些优秀的道德伦理和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教学中坚持用这种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中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是尤为重要的。而对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传统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王权理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家庭包办婚姻思想;“各扫门前雪”的自私自利的小民意识等传统文化的糟粕,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识别并坚决予以抛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锻炼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这也是我们语文工作者的责任之一。

3.在现代美文的赏析中使学生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语文课堂上,在对美文佳作进行赏析时,教师应抓住精彩段落,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人文内涵,只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人文性有了感同身受的认识,才会油然而生认同心理,进而被其中的人文精神所感染。如朱自清的《背影》反映的是长辈对小辈的无限关切,抒发的是感人肺腑的人间亲情,它积淀了极为深厚的人文精神。在讲析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对“父亲为我买橘”的片段进行领悟。分别从父亲的外貌,动作,神情及“我”的感受等四方面进行分析。学生通过想象思索很自然地被其中包含的深沉的父子之爱所感染,并从中感悟出:长辈如此执着地疼爱自己,我们应尊重他们的劳动,体谅他们的辛苦,理解他们的行为,领受他们的深情。

二、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

诗人王维说:“写诗功夫在诗外”,即要想写好文章,那就要在做人上下功夫,“作文如做人”,做一个成功的人就要有文化,有思想,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积极,乐观,真实。这样的人格才能写出真实的令人奋进的成功的好文章来。有时在作文课上也会选取一些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文章作为范例来让学生赏析,这种学习、模仿并进行训练的形式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使他们受到美感的熏陶。这样,他们文化丰富了,思想提高了,自觉辨识的能力也就进一步提高了。

总之,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完善。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应在教学中把握好这一点,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从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君,常虎.谈如何体现语文教学育人功能.学术理论与探索,2012.9

[2]韩静.初探语文教学中的“育人”.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2.9

猜你喜欢
育人思想语文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