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刘慧烨
刘慧烨 上海思筑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上海交通大学园林系毕业,从事景观设计工作10年。
1.园林绿化建成风貌
2.景观入口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在当代景观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道路上产生,将中国古典园林揉进现代景观设计,是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探讨和实践。它结合了现代的功能需求、审美形式和造景手法,在设计语言上进行创新,以当代的景观设计语言,以更简洁的手法来表现传统中国园林的精神内涵: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新中式景观设计常见的设计手法有:结合具有标志性的中式建筑;选用能代表中华文明的色彩;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上增加有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的纹样;植物考虑四季不同搭配,尽量使用富有中国地方特色的植物;在景观意境及植被配置上突出幽远的感觉。
3.中心景观的地形处理
大园林意在对现代景观的空间设计。中国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空间营造,将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等造园要素结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空间。其中以苏州园林为典范,以小巧精致、构思精巧而著称于世,通过空间构景上的收敛、对比、藏露、借景与对景,创造出美的意境。如何将这些手法和理论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进行实践,笔者以杭州耀江文鼎苑景观设计为例做些探讨。
“文鼎苑”位于浙江省古杭州西溪之地,西靠光明路,与浙江大学基础部贴邻;东临古墩路;南隔余杭塘路为城市绿带;北依规划路,交通便捷,规划前景优越。
设计紧密围绕居住小区总体规划展开,立足于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人文及自然环境特点出发,把传统园林的审美情趣与现代建筑相结合,根据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原则,创造属于时代、同时也属于地方的人文住区。在满足人与社会交往的同时,让休闲、文化、绿化环境成为社区空间的主题,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力求达到理性与感性的交织、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人工与自然的融合、技术与人性的统一的境界。
古老的西溪孕育了浓郁的西溪文化,也养育西溪的儿女;精致和谐的良渚玉和潮起潮落的钱江潮孕育“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学风文脉对“文鼎苑”的社区文化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这些历史人文的精髓经过沉淀和融化,绽放出新时代的风采,并融入小区的主题——绿色社区,学府文脉,成熟生活。
设计围绕小区的景观主题,沿水脉(水体)、文脉(文化)、绿脉(绿化)这三条脉线展开,其中水脉曲水流觞、生态优先;文脉风雅良渚、文鼎吴越;绿脉竹影婆娑、桂子荷岸。
文鼎苑外围有近900米长的滨河绿化带,小区中心有近8 500平方米的水体,每个组团绿地5 000平方米到12 000平方米不等,总体绿化面积逾八万平方米,加上现代的住宅建筑群,构成了一幅20多万平方米的重彩画卷。通过景观环境设计,在社区中创建了四大主题生活区:河畔生活区、湖滨生活区、自然生态水景生活区、绿地游园生活区。
中心水轴 根据小区的傍水优势,在小区中心设一条水域景观,茵茵绿草簇拥着蜿蜒溪流,与外面的运河相融相汇。中心水系强调“曲水流觞,生态优先”。溪流高低错落,时而奔腾雀跃,时而轻歌曼舞;水面有收有放,宽处若平湖映绿,细如丝带随风飘落,飘逸且富有动感。
在自然生态水景区,水面相对较窄,在小区内蜿蜒北上,沿岸绿色环抱,是坡地绿荫、芦苇浅滩的自然风光;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铺满河床,岸上的黄石鳞次栉比,自然而富有情趣,看似随意,实则颇具匠心。在这片水景区设置了两个主要的景观节点,其一在水流的转折处:此处水面相对宽敞,取意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岸边设观景平台,水面成片栽植荷花,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莲叶和荷花上,诗人的情怀在此得以感同身受。其二沿溪流蜿蜒而上,在近水弯的尽头,设“春水凝翠”景观节点,建造凝翠亭供人休憩、观景,调皮的孩子可在水上的汀步间自由行走,人与水得以亲密交流。
4.中心水景
5.中心水系
6.组团绿地的整体鸟瞰图
会所前的水面较宽敞,此处驳岸以草坡为主,草坡上偶尔嵌几块大卵石,局部设一些硬质景观,刚柔相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潮流。这片水域内设两个景观节点,与会所建筑相呼应。其一是观景平台,也可以作小型聚会舞台,名为“镜湖舞影”,在舞台的角落设置一些电源插座,便于人们健身、晨练之用,充分体现对居民的关怀。其二是桥、岸结合的景观,名“烟波春岸”。有水自然就有桥,这座木桥紧贴水面,站在桥上,人与水亲密交融,在岸边垂柳衬托下,别有一番风味。因水位高低悬殊,在与外围河流的交汇处,设置一些水坝,将水流之势加以缓解,形成一道独特的水域景观。
湿地生态系统,是水脉与绿脉的默契,一簇簇水生植物随风摇曳;芦苇深处,一群群可爱的水鸟时隐时现;站在水边,望着夕阳西下,水光潋滟之处,一抹愉悦在心头荡漾开来……令人不由得想起苏轼的那首诗:“水光潋滟晴风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诚然,由于场地的关系,这里比不上西湖的大气,但良渚文风熏陶下的那份精致和谐却是毫不逊色的。
组团绿地因为有了这条中心水轴和得天独厚的傍水优势,可以说水景成了本案的景观特色,组团绿地虽然以绿化为主,但也适当布置了一些小的形态不一的水景,如喷泉、跌瀑等,与穿插在小区内的景观节点结合,沿景观路线有序地串联起来,成为小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由于小区的主题是“绿色社区,学府文脉,成熟生活”,因此在小区节点的设置上,尤其是小品,不仅要符合人们的功能需求,而且要有相应的文化品位,并形成开放性格局,让每一个居民随时随地都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绿色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之成为居民理想中的乐园。整个绿地设计为四个组团,每组团各有几个景观小品组成。
第1组团:“水韵花香”——这里是水景与花坛结合的景观,圆形的铺装场地是附近居民健身、活动的场所。花坛的处理上将良渚文化的代表——玉琮造型渗透进来,圆形场地的外沿是自然山石堆叠的溪水塘,不时有小水柱从水塘里喷射出来,亲切又自然;“榆荫涵碧”——花坛和木制花架包围的这个下沉式小广场在绿树浓荫的环抱下,是孩子们的天堂。秋千、滑梯等多种儿童游戏器材设置在这片场地上,地面上铺塑胶地坪,确保孩子的安全;旁边设有成人健身器材,适合陪同的家长锻炼。第1组团结合水景区的“荷塘月色”,创造出以“桂子荷岸”为主的绿化景观,呼应小区的绿色主题。
第2组团:“疏月沁梅”——弧形的柱廊,叠落的小水池,沿路设置树池和花坛,这里是欣赏梅花的主题绿地;“朝晖暮霭”——曲折的小水池,弧形的看台,老少活动的器具,高大的银杏……这里可以感受早晚金色阳光的洗礼,看风景的人也就成了风景。第2组团强调“暗香浮动”的梅花景观,数株冠大荫浓的银杏将一路之隔的二、四组团有机地联系起来。
第3组团:“春晖闲庭”——春来阶彻,春雨如丝细,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这是一个春意盎然的世界,大人、孩子都从家中出来感受春的温情和浪漫,弧形的景墙渲染出小区的人文,台阶则成了人们随意坐歇的好去处;“喷涌华泉”——汩汩清泉,华彩乐章。伴着景墙中喷涌而出的涓涓细流,人们在这里恣意嬉戏、享受健康的生活。第3组团绿化以竹类为主,强调竹影婆娑的绿色景观。
第4组团:“碧水叠翠”——这是一处与地下室出入口相结合的景观,水流顺着台阶层层而下,形成小的水幕景观,旁边的喷泉似水柱喷涌而出,形成视觉上的对比;“绿廊映趣”——半圆形的廊柱,掩饰在铺装下的旱喷,圆形的铺装场地,让人们活动的同时充分享受水的趣味,活泼生动。红日、蓝天、绿廊、清水,拂去冬日沉睡后的惺忪,换上运动的表情,心中的喜悦随清冽甘甜的笑声宣泄着。第4组团绿化以色叶植物为主,强调层林尽染的植物景观。
河畔景观小区的西侧是一条20米宽的现有河流,河岸两侧是绿化隔离带,形成小区的天然屏障,是小区绿色氧吧的有益补充;东侧沿河设置了一条河滨林荫道,贴近水面,沿路设置了一些花坛、坐凳等景观设施,方便居民观赏、休憩之用,并形成两个主要的景观节点:“七彩芳华”“临波倚栏”;西侧以植物群落为特色,乔、灌、草相结合,并形成南北两个景观节点:“美丽之洲”“百花百草园”。
7.“春晖闲庭”
8.“七彩芳华”
9.“临波倚栏”
七彩芳华:这是一个以植物景观为主的节点,不同颜色的植物成片栽植成一定的图案效果,层层台阶、曲折游路,把休闲的居民逐步引导到水边,整齐的花坛、湛清的河水、怒放的花朵、婀娜的垂柳让人赏心悦目。
临波倚栏:走在滨水的游路上,扶着既具浓郁吴越风情、又有现代特色的栏杆,欣赏着河岸的美景,不禁浮想联翩,涌动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美好情愫……
美丽之洲:以大树景观为主,沿道路局部设置一些色带景观,沿河开辟一些小的场地,方便路人休息、赏景,与对岸的绿色景观相呼应。漫步在这绿树成荫的绿洲中,一份宁静,一份惬意,是那喧闹与浮躁的城市所不能给予的,自然造就的任何一个生命体,都有其成为自己的独特之处,鸟鸣翻飞之间,流水淙淙……
百花百草园:这里是以各色开花植物和地被为主的植物园区,各色花木,四时之景,印证了季相变化,日月轮回。
地形处理小区内的地形经巧妙处理也成为一大特色景致。设计主要采用了三种形式,一是设道牙,在绿地内做缓坡,这种用在地势变化相对不大的情况下,简洁实用;二是道路与绿地之间设挡墙,挡墙做些饰面处理,也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适合地势相对起伏较大的地块;三是道牙、挡墙结合式,这种方式视觉上减少硬质景观的冲击,又能将道路、绿地有机地结合起来,适用于以上两种地块的中间型。
设计采用自然形式,从有利于组织空间和绿地的自然排水及植物的生长出发,适当塑造地形;以竹、梅、桂、荷为小区的骨干植物,以自然起伏的草坪和花灌木为主,种植适量的乔木,通过不同的花木创造出小区不同季节的色泽、质感和气味。
传承文脉不是简单地抄袭古典的外在形式。设计师做设计,是为了让更多的使用者参与到其设计的环境中来,而不希望辛苦的设计被荒废不用。因此,设计师应为现代人的需求而设计,不必刻意追求所谓的古典园林中的山水造型,也不必要求还原亭台楼阁,因为这些都只是设计的过程,而不是目的。这也正是新中式设计会受追捧的原因。新中式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同时结合现代技术和材料,突破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的弊端。大园林的新中式设计是一种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又具有创新意识的新设计方法,将为更多的业主和大众所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