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讯

2014-02-14 04:05
中国美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艺术

展览时间:2013.10.15 至 2014.01.05

展览地点:西班牙孔德杜克宫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马德里孔德杜克宫、西班牙促进发展国家合作署、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艺术由此掀开新的篇章。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崭新的内容,中国当代艺术无论是观念还是语言均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新境——中国当代艺术展” 以中国美术馆的馆藏精品为主,选取国家改革开放30余年来60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油画、雕塑以及摄影艺术作品,虽然不能涵盖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全貌,但基本能够体现30余年来的时代变迁和艺术革新面貌。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首次携馆藏精品亮相西班牙马德里,通过展览,观众可以了解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和丰富的面貌,同时,还能够感受到一个真实而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

展览时间:2013.10.28至11.03

展览地点:美国纽约国家艺术俱乐部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文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李洋为团长的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出席展览开幕式。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先生及夫人,中华文化基金会理事、大中华集团主席约翰·艾伦,著名艺术收藏家斯蒂文·洛克菲勒,美国艺术家杂志前主编迈克·古米勒等 200 余位美国政界、商界和艺术领域的知名人士拨冗莅临开幕式。开幕式由约翰·艾伦主持,中华文化基金会总裁王滨女士宣读了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代表全体纽约市民,对中国美术家们不远万里来到纽约进行美术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孙国祥总领事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此次画展在在促进中美文化流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李洋团长也对纽约市政府和中华文化基金会的鼎力支持致以崇高敬意和感谢。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中国美协自 2008 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之后,时隔5年再一次将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带往大洋彼岸的美洲大陆。展览汇集了刘大为、吴长江、郭怡孮、杜滋龄、谢志高、龙瑞、崔晓东、田黎明、李洋、李爱国、杨晓阳、何加林、卢禹舜等 16 位当代中国画名家的倾力之作。作品题材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传统科目,技法上工笔和写意各有展现。画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融入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性本身的体悟,揭示了水墨映像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内涵。

展览时间:2013.11.05 至12.08

展览地点:韩国首尔艺术殿堂

主办单位:中国印·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组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韩国大使馆

此次展览展出李岚清先生327方篆刻及多幅书法作品,涵盖“中国篆刻”、“中国文化”、“当代中国”、“世界文化”、“生活情怀”五大部分,充分展示了李岚清先生在篆刻书法艺术上的最新成就。在内容拓展方面,赋予篆刻以崭新的时代内容。在形式创造方面李岚清先生充分发挥汉字的象形特点,根据创作内容妙运巧思,形成了创意新颖、格调清新、气息雅逸的风格面貌。在材料与工具革新方面李岚清先生突破了篆刻长期使用的石材,尝试了铜、瓷、木、紫砂、瓦当等多种不同材质,特别是他的漆艺篆刻,以相对廉价的木材为底,以现代喷漆工艺加以装饰,开发出便宜耐用的篆刻材料,便于人们积极尝试篆刻活动。

展览时间:2013.11.06至11.16

展览地点:河北省沧州市惠风美术馆

北京画院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之风,给画家们营造优越的创作环境,画家们皆能潜心于艺,在全国画院系统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参展的画家全部来自于北京画院第一创作室。人物画家纪清远早年师从蒋兆和、周思聪,一直在进行没骨画法与人物结构有机结合的探索;常务副院长袁武不断有新作推出,作品也愈发内敛、凝练;姚大伍祖籍山东,出生、成长于北京,工写兼画,作品令人赏心悦目;蔡玉水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其对生命的认知与追问,细腻投入;郭宝君的视角非常独特,是营造氛围的高手;买鸿钧的山水画有沉厚、苍莽之感,兼容南北文化之长……此次展览的丰富性,给广大观众带来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展览时间:2013.11.12至 12.09

展览地点:798艺术区表画廊

展览展出了任哲这些年来创作的多幅油画作品。其最近的作品“美术馆系列”既是他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反观与再现”,也是以此为“题材”对当下艺术制度、艺术与人关系的再反思。他的绘画将“一件作品”与现实场景和展览工作者之间构成的复杂和微妙的关系,适度而准确的呈现出来,画面充满了冷静的思索和含蓄的象征意味。“作品”与运输工人间的疏离、冷漠,距离感的呈现,似乎也正暗示了今日艺术的一些境遇,让人深有启发。同时,他回避了只是平面的、孤立的去复制一件画面的模式,大胆的将“绘画”还原在情景中,由此释放出作为“展览物”的本质。这是一种完全从他个人经历中的“展览工作经验”内生发的艺术观念,同时在表达之中存有沉着和深入的语言架构,与当下绘画中的“浅表化和符号化”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展览时间:2013.11.09至12.09

展览地点:北京798艺术区白野画廊

此次展览共展出10幅版画,10幅水墨。丝网版画需要制版、曝光、显影、印刷、较版、修版等复杂的程序,尤其是颜色的最终效果因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而变得并不容易控制,这些细节甚至跟印刷时空气的干燥程度、使用刮板的力度都息息相关。张桂林先生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技法经验,读张桂林先生的作品,看不到纠结、执拗,看到的是洒脱、无束。张桂林先生的水墨作品则是融合了其版画的创作语言,用水墨的形式率真地流露出他对生命的感悟和体会。他的水墨并不在技法上与人争锋,而是更多关注自身的心境,将内在的精神和对生命、对生活的感受自然流淌于笔下。

展览时间:2013.11.19至 2014.01.12endprint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20世纪30年代初期,正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危难时刻,经由鲁迅先生的大力倡导,以进步美术青年为主力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开始兴起。随着新锐画家的不断涌现,版画团体的竞相成立,木刻运动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在救亡图存、反抗侵略的使命召唤下,艺术家勇敢地投身于战争的洪流中,用木板和刻刀反映了这段光辉历史的风云,以犀利的刃锋“从黑暗中刻划出期望的曙光,从苦难中刻划出为全民族求生存的血路”。

与此同时,在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下,广东木刻艺术就开始“在榛莽中露出了日见生长的健壮的新芽,”他们通过举办展览、在报纸开辟专栏等方式大力推介现代版画知识,并培养了大批的青年版画家。中国现代美术的现实主义作品是由新兴版画开拓的,它以其锐利的批判锋芒和不妥协性,使美术可以与革命紧紧结合在了一起,也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本次陈列展主要是20世纪30年代至共和国成立这一新兴版画发展最为蓬勃时期的代表作品,无论是从社会作用的角度看,还是从版画艺术家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版画,都是中国现代版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也没有任何一个画种,在当时能像版画一样,以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震撼人的心灵。通过这一展览,希望观众能真正体味那段承载着艺术家理想与使命的峥嵘岁月,感受中国版画为代表的艺术所表现出的感召力与深远影响以及艺术家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解放的使命感,并以此推动当代版画的发展,也许这正是对新兴木刻运动最好的纪念。

展览时间:2013.11.22至 11.27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美术馆、台北国父纪念馆

洪耀的创作主要是以传统水墨材料进行创作,这与他大学时所学的中国画专业有关,以传统水墨材料进行创作既可以创造以中国传统为根基的抽象形态绘画,也可以成功地拉开与西方抽象绘画的距离有关。他的艺术融合了东西两种艺术传统。他还从表达现代人的审美感受出发,大胆运用了现代艺术材料与手法,包括声光电手段。多年来,洪耀已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多次个展,本次展览是他在国内举办的又一次个展,展览集中展示了他的水墨弹线作品。另外,还将在电子屏幕上展示洪耀的艺术经历与他创作弹线作品的过程,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展览开幕当天还举办了“洪耀弹线学术研讨会”。

展览时间:2013.11.22至 11.27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美术馆、台北国父纪念馆

洪耀的创作主要是以传统水墨材料进行创作,这与他大学时所学的中国画专业有关,以传统水墨材料进行创作既可以创造以中国传统为根基的抽象形态绘画,也可以成功地拉开与西方抽象绘画的距离有关。他的艺术融合了东西两种艺术传统。他还从表达现代人的审美感受出发,大胆运用了现代艺术材料与手法,包括声光电手段。多年来,洪耀已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多次个展,本次展览是他在国内举办的又一次个展,展览集中展示了他的水墨弹线作品。另外,还将在电子屏幕上展示洪耀的艺术经历与他创作弹线作品的过程,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展览开幕当天还举办了“洪耀弹线学术研讨会”。

展览时间:2013.11.23至2014.01.16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西部曾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30年代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西南西北遂成为重镇。不少艺术家、考察团不畏艰险,千里迢迢在西南西北等地写生作画,考察游历,展开20世纪中国美术的西部之旅。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西部建设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西部主题美术也进入新时代,美术家有组织或自发走向西部进行民族美术的探索创作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重要现象。

本次展览共展出中国美术馆馆藏西部主题作品150余件,跨越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等各艺术门类,试图从发现西部、高原阳光、寻源拓展三个章节来展现20世纪以来不同时期艺术家走向西部这一重要艺术现象,透过历史叙述,勾画出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家发现西部、认识西部、表现西部的创作历程,挖掘西部美术创作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展览时间:2013.11.29至12.03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美术家协会、西藏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西藏书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作为韩书力进藏四十年成果的一次专题性汇报,此次展览集中展示艺术家近年来在藏区创作的经版水墨作品五十余幅。韩书力在西藏地区所特有的经版上进行拓印并绘制水墨,充满试验性和探索性,这是艺术家最新的艺术尝试。此次展览的作品主要取材于西藏拉萨、日喀则、山南、昌都等地区的寺院、密宗阿巴密家族以及经咒师所藏的木雕经版,经版是西藏地区所特有的宗教艺术形式之一,具有强烈的藏传佛教神秘感。韩书力历年来在西藏各个地区写生采风,每当见到这些精美的经版木雕便用手边藏纸、宣纸等材质将其拓印,之后再略施水墨作为点缀,创作出一种藏汉艺术兼容、古今文化并蓄的独特艺术样式,为首都观众带来一种别样的艺术享受。

展览时间:2013.11.27 至12.04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

张乐平(1910—1992)原名张升,为中国现代漫画家,毕生从事漫画创作。1937年参加抗日漫画宣传队直至抗战结束。1946年在上海参与发起上海美术作家协会和上海漫画家协会。1949年后,先后在解放日报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任专业画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漫画世界》主编。

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1935年,其笔下第一幅“三毛”漫画问世。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的生活积累,他创作了长篇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自1947年6月至1948年底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多年来,“三毛”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1983年,张乐平将连环画《三毛流浪记》的原稿共234组(973幅)全部捐献给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此次展览选出《三毛流浪记》中的部分作品,使“三毛”再次与广大观众见面,以此纪念张乐平先生。endprint

展览时间:2013.12.01 至 2014.01.19

展览地点: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主办单位: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博物馆

展览共分为仪式、生活、非洲艺术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及互动教育区四大版块。“仪式” 版块以各部族不同仪式、不同场合使用的面具为载体,展现非洲部落多神论和天人合一之信仰。“生活” 版块则选择复原多贡部族和巴姆部族的实地场景,带给公众身临其境的部落体验。第三版块将从后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野兽派等西方艺术中的非洲元素展现“非洲艺术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为让公众能更多地参与展览,此次非洲艺术展还特别设立了“互动教育区”, 公众可以通过深具非洲特色的游戏、声音、舞蹈、食物、书籍、货币、布艺等方面的亲身参与,全面体验非洲文化,认识非洲。

展览时间:2013.12.02至2014.01.06

展览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于12月2日揭幕《向培根致敬—贝瑞·焦尔收藏的弗朗西斯·培根“马厩”画室作品展》。此展为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个展,展览所征集的作品独特而珍贵,其提供的学术研究居于当代培根研究的前沿。

培根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及其展示研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他被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称作“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培根对于英国现当代艺术崛起有着持续影响,此次展览展出了培根的近80余幅作品,媒介涉及绘画、素描、手稿及文献等,借展自培根在欧洲著名的藏家、英国泰特美术馆、加拿大国家美术馆等,这不仅是培根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也是较为重要和全面的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展出作品的很大一部分出自培根在伦敦最负盛名和传奇色彩的“马厩”画室(7 Reece Mews, London SW7)。在培根过世后,这一画室甚至被整体打包迁往培根的出生地都柏林做研究展示。围绕这一画室遗留作品及文献的考察、展示和研究,产生了当代语境中培根及其影响研究的众多前沿项目和课题。尤其是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此次展览将会显示其重要而独特的意义。本次展览牵涉多个世界重要艺术收藏、美术馆及研究机构,活动也涵盖系列高端学术出版及研讨活动。

展览时间:2013.12.04至2014.03.30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号中央大厅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档案馆

2013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为深切缅怀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再现他的音容笑貌,弘扬以他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与优良传统,勉励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央档案馆联合举办《巨人毛泽东——毛泽东书法与当代名家雕塑绘画展》。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中央档案馆提供的120件毛泽东书法作品;第二部分是现当代名家创作的13件毛泽东雕塑作品;第三部分是现当代名家创作的与毛泽东相关的油画、国画等58件绘画作品。第二、三部分作品的大部分是国家博物馆藏品,少部分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宣传部、黄胄美术基金会等单位和美术家个人借展。

展览时间:2013.12.05至2014.01.03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这是继写生篇、人物篇、牧牛篇系列展之后又一专题展。

李可染不止一次写过“金铁烟云”横幅或中堂,他在跋语写道:“此论家赞唐李邕法书语,所谓画如金石、体若飞动,虎卧凤阁、龙跃天门,动静兼备,实为画诀。”此展引用“金铁烟云”为主标题,试图概括李可染的书法艺术铁线银钩、烟云缠绕的总体风貌,诠释中国绘画与书法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究李可染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与绘画成果卓著的内在联系。

此展通过对可染先生书法的研究,带给我们很多规律性的启示,不仅给画家,也将给书法界很多有益的借鉴。

展览时间:2013.12.10至12.19

展览地点:炎黄艺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黄胄美术基金会、炎黄艺术馆

黄胄先生对新中国人物画的现实主义创作之路上有划时代的历史性开拓和贡献,他的艺术创作思想与轨迹成为后人永远的启迪。他遵循“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的艺术之路,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他常说:“一个画家一旦离开了对生活的爱,他的艺术生命也就结束了。”黄胄的创作来源于他的生活,来源于他熟悉的西北、新疆、川藏、海南等地区人民的生活。

黄胄先生已经去世16年了,但是他的艺德和艺术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影响着无数的热爱他作品的追随者。为了更好的弘扬黄胄先生始终坚持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一艺术精神,沿着他倡导的“生活之路”的创作原则,特举办此次展览。此次参加展览的画家有黄胄的学生、朋友,还有黄胄美术奖获奖的学生,以及受他影响的艺术家,包括:马西光、王同仁、刘国辉、徐希、杜滋龄、张广、王迎春、杨力舟、戴卫、李延声、赵振川、刘大为、赵宁安、冯远、杨秀坤、王明明、崔晓东、方贤道、史国良、何家英、杨晓阳、臧伯良、梁缨、毕建勋、马欣乐、南海岩,共计26人。他们中有些已经是国内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享有很高的艺术声誉,对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推动人物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们仍以黄胄先生为师,始终坚持着黄胄先生的艺术之路和不断创新求索的精神,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关怀,用艺术家最美好的表现形式——画笔,表达对老师黄胄和对生活的爱。endprint

举办此次展览的另一个目的是以黄胄师生为表率,鼓励广大的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坚持创作,为生活,为艺术而歌。

展览时间:2013.12.20至2014.03.02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自馆藏作品中遴选王鉴、王翚两位大家,以及他们的弟子如薛宣、杨晋、宋骏业、顾昉等精品力作共计92件(组),向公众展示该画派脉络。

近现代的江南地区是“四王”书画流散与聚集的重镇。因此,诸如吴湖帆、庞莱臣、顾文彬等近现代收藏大家有甚多机会得到“四王”的精品。上海博物馆所收藏的“四王”作品大都来自于他们的旧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代表性。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后学津梁》,展出王鉴的作品。王鉴(1598-1677),字玄照,后避清圣祖玄烨讳改字符照,一作圆照,号湘碧,又号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王世贞曾孙。他受董其昌绘画思想影响,崇尚以南宗为主的传统,并能融合北宗画学,摹古功深,笔法非凡,好提携后进,有 “后学津梁”之誉,王翚便是其入门弟子。过去因其籍贯被视为“娄东画派”,近年有学者根据其创作旨趣,将之列为“虞山画派”。第二部分《山水清晖》,展出王翚的作品。王翚(1632-1717),初字象文,后易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号乌目山人、清晖老人。江苏常熟人。少时拜同里张珂为师,后被王鉴、王时敏相继收为弟子。对古画的鉴赏、临摹功力极深,宋代以来许多失传的古画,借王翚的临摹得以传世。康熙三十年 (1691),由宋骏业、王掞推荐,入京担任制作《康熙南巡图》的首席画师。告竣后,获皇太子胤礽接见,并赐手书“山水清晖”四字。为“虞山画派”创始人。第三部分:《嫡学传派》。除王翚外,师从并受王鉴画风影响的画家另有薛宣、黄柱等,他们中有的甚至为王鉴代笔。而王翚的弟子与受其影响者更多,如这部分中的杨晋、顾昉、宋骏业、陆道淮、徐溶、释上睿等;此外,吴暻的《山水图页》,似亦受王翚影响。

特展涵盖了“二王”早、中、期的代表作品,从中观众可以极好地了解两位大家的风格特色与艺术成就。另一方面,作为“南宗正脉”的姐妹篇,“集古大成”特展的推出,将有助于公众与学术界对“四王”总体的艺术成就与深远影响,有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与理解。

展览时间:2013.12.21至2014.01.05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展览展出了七八级油画系同学曹力、曹立伟、朝戈、季云飞、高天华、李宝英、刘长顺、刘溢、马路、施本铭、王忻、王沂东、夏小万、谢东明(特邀)、杨飞云的绘画作品以及大量文献资料。

毕业三十多年来,他们中有一部分出国深造,或归国或留海外。施本铭曾参与“八九现代艺术大展”活动,是同班同学中较早叛逆的个案,但相对而言,他和七八级油画班同学一样,信奉写实美学,是忠诚的写实群体。杨飞云浸淫于泛古典美学;朝戈迷恋早期文艺复兴湿壁画传统;王沂东以照片式的精确(但不是照相现实主义)刻画乡土人物;施本铭、刘溢、夏小万虽则作风各异(近期的夏小万作品引入三维与装置概念),但其技法与趣味,是巴洛克、浪漫主义和部分矫饰主义的混杂——他们仍会被认作中央美院招牌性写实群体。他们不曾迷失于后来的泛现代主义喧嚣,也未出现贸然的转变或突进。除了两位远走纽约的同学曹立伟、季云飞:前者近年进入日趋个人化的超验图式,后者几乎遍尝纽约市面能见到的所有绘画手段,之后转入纸本。亲历文化环境和美术形态的种种丕变后,这一小小的群体始终处于内敛、自为、固守而超然的状态,不为外界所扰,也无意引领时代,他们各有差异和分殊。30多年过去,出于一种难以解释的缘故,他们至今凝固着80年代的校园印记,长久保留着学生气,并以追求油画的纯洁性,表达对这一画种的敬意。

展览时间:2013.12.21至12.26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大家书画研究院、连环画报

据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郑满林介绍,参加展览52位艺术家皆是当代颇有影响力的国画家及油画家,展览雅集了这52位艺术家120多幅优秀作品,参展的国画家分别为:李宝林、叶毓中、龙瑞、杨晓阳、卢禹舜、庄寿红、宗华、武漫宜、施江城、汪国新、王桂群、赵占东、宋绍文、孙玉敏、胡宝利、陈风新、丁密金、胡绍鹏、刘临、左剑虹、孟夏、阳满弟、张贤、张建国、徐广伟、曾迎春、张东林、卢伟、张刚、方严、臧国福、唐朝轶、常欣、董雷、杨勇; 参展的油画家分别为:全山石、詹建俊、杨飞云、徐唯辛、何大桥、邢俊勤、周武发、宋克、杨诚、汪明强、燕娅娅、张峻明、戴昱、韩洪伟、刘明才、李晓宇、刘菁华;此次展览为国画家、油画家和艺术评论家提供一个展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互相激发、交流、借鉴的艺术平台。同时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展览,就是希望能同广大艺术同人开展广泛的交流,以文化为媒,以书画艺术为媒增进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推动绘画艺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120余幅美术作品丹青妙手、姹紫嫣红。看国画:悠远清新、动感水墨、构图巧妙;看油画:色彩丰富、色调或幽暗或柔和、韵味十足,使人赏心悦目,令人留连忘返。从这些作品中,我们领略到了明日艺术家们的风采。参展作品倾注了创作者的深情与思考,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本次展览得到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油画院、中国美术出版总社连环画报、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展览时间:2013.12.22至12.28

展览地点:荣宝斋东斋二楼画廊

本次展览共展出马振声和朱理存近年来创作的中国画精品80余幅,有表现当代现实生活及民族风情的人物画,也有涉猎山水、花鸟画的作品。

自1955年到1964年,马振声、朱理存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到本科毕业同窗九年,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等大师研习中国书画。此后二人同在四川美术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他们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多元的艺术营养,并努力探寻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上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表现当代生活和时代美。他们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艺术展览,在全国美展及国家级大展中获奖,还有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endprint

展览时间:2013.12.24 至2014.01.03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2展厅

主办单位: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沿西山到万泉河一带皇家园林的总称,主要包括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颐和园、畅春园和圆明园,是我国现存皇家园林的精华。

本展览将三山五园的历史元素与当代艺术、科技结合,设计成富含艺术史深度、娱乐性与教育性的国际大型综合展览,透过展览空间规划和艺术科技,展示完美的互动体验,将已经消失的历史遗迹,透过科技转为可见,跟随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带领观众进入一次历史文化奇妙之旅。

展览时间:2013.12.28至 2014.03.16

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

主办单位:浙江美术馆、敦煌研究院

展览展出了敦煌莫高窟自魏晋南北朝到元代最具代表性的8 个复原洞窟,壁画临摹作品60 幅,彩塑复制品12 尊,花砖真品10 件,藏经洞出土经卷真迹10 件,藏经洞文献资料以及浙江学者敦煌研究成果等。展览同期还将配套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展”,展出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白描作品60件;以及“赋彩新颜——敦煌岩彩画展”,展出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美术工作者新创作的岩彩画作品68件。

展览时间:2013.12.26至12.28

展览地点:北京时代美术馆

201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欧京海绘毛泽东主席肖像画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怀着对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敬意,艺术家欧京海用多年时间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研究毛泽东主席的生平和思想,研究他的形象随岁月和历史的变迁而产生的变化,以画家的独特视角解读毛泽东主席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年龄阶段面部的结构特征和形象变化,体现出领袖人物的内心情感和神韵。此次展览共展出欧京海创作的 21幅毛泽东肖像作品,将毛泽东从一个血气方刚、立志救国的青年学子成长为人民爱戴的伟大领袖跃然画布上,让我们感受、体味伟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神韵和情感。

欧京海1958年出生于北京,早年师从庞薰琹、王国栋,1980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于2010年在北京798艺术区欧京海工作室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欧京海绘毛泽东肖像画展”,2013年10月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举办“欧京海绘毛泽东肖像画”展览。

展览时间:2013.12.27至2014.01.07

展览地点:圣之空间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北京图文天地文化艺术机构

2013年12月27日,圣之空间推出“光华溢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八教授绘画作品展“,展览由北京图文天地文化艺术机构主办,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共同协办。此次展览展出了包括刘巨徳、杜大恺、钟蜀珩、王玉良、卢新华、包林、李木、陈辉等八位清华美院教授的精品力作48件,涵盖了油画与水墨绘画。整个展览可以明显的看出参展画家与庞薰琹、张仃、吴冠中等艺术家一脉相承的艺术和思想,这是他们共同的梦想和追求,也是体现从老工艺美院到现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文脉的展览。

展览时间:2013.12.28 至 2014.01.15

展览地点:广州瑞哲轩艺术馆

本次画展的四位艺术家分别为陈履生、梁江、朱万章、和张演钦,他们找到了“质”和“文”的平衡点,并一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努力而小心地维系。他们的绘画,已经不再是表达写实的工具,也不是对古人的复制,更不是讨好或者以此谋生,因此,他们的作品不拘泥于绘画的形式,而是作为文人自己独立思想和精神的一种展现和传达。陈履生的梅花,梁江的花卉,朱万章的葫芦以及张演钦的牡丹都具有自身鲜明而独特的绘画语境,展现出来的是他们作为文人浓厚的思想和精神的信息传递。

展览时间:2013.12.29至 2014.01.15

展览地点:中国油画学会、大都美术馆

2013年12月29日,“绘画的品格·2013中国油画展”开幕。展览共展出170幅优秀油画作品。从参展作者可以看出中国油画界薪火相传,人才辈出。其中不仅有许多优秀的青年画家崭露头角,也有许多老画家老当益壮,积极参与。中国油画学会成立18年来,先后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准、有影响的油画展览,每一次展览都提出一个特定的学术主题,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以“绘画的品格”为题来举办全国性的油画展,在中国油画学会已是第二回了。2006年的“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曾得到积极的反响。这次重提“绘画的品格”,就是全面考虑了中国现时期油画面临的发展方向。

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展览前言中讲到:今天,数字媒体发展迅疾,日常图像的获取只在指尖点击,如此的轻巧带来诸多表象,世界图像化的弊端正在其中。绘画的指掌犹强调手与心应、心手合一。那指掌触到的虽也是笔彩媒介,但其同在共存的、直观渐进的、亲尝亲历的、可触可摸的过程却是数字媒介所不具有的。因此,绘画在今天通过人类的指掌维系的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渐进可触的感受力,更是上述的品格叙述得以落脚的真实而富有批判力的精神载体。

展览时间:2013.12.31至 2014.01.19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自2005年以来,广东画院创作年度展已连续举办了八届。自去年起,该项展览在总结历届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让签约画家以及青年画院画家参与其中,使院内及院外画家有了更多的学术交流和碰撞。此次展览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各个美术作品种类,参展的艺术家有林永康、许钦松、黄国武、周正良、李东伟、孙洪敏等。画家们纷纷以自身最专注的艺术形式及最擅长的艺术语言,从不同角度反映着他们一年来刻苦探索的创作状态和艺术成果。通过这些风格多样的作品展览及交流,一方面总结画家们在风格面貌的探索上所做出的尝试,另一方面检验画家们在艺术语言的成熟方面所取得的突破。endprint

为加强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美术交流,中国美术家协会、澳门基金会、澳门《美术纵横》杂志社计划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每年定期举办“名家画澳门”采风活动,邀请内地著名美术家赴澳门采风创作,并于2014年国庆65周年暨澳门回归十五周年之际举办“名家画澳门”大型画展。

首次“名家画澳门”采风活动于2011年在澳门展开。2013年1月21日至25日,以首师大美术学院院长刘进安为团长、孙志钧、韩敬伟、李洋、许俊、黄华三、唐辉等为团员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团一行10人作为第二批“名家画澳门”艺术家赴澳门进行采风交流活动。以崔晓东为团长、王宓、蒋威、李爱国、余光清等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团一行7人作为第三批“名家画澳门”艺术家于2013年12月3日至7日赴澳门进行采风交流活动。

2013年12月7日,由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作指导,中国政协文史馆、北京西城区人民政府、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当代美术经典观摩”在中国政协文史馆开幕。

本次活动筹备历时几个月,面向近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的部分资深书画家和工艺美术家,中国政协文史馆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馆员,中国政协文史馆各艺术研究院成员和当代部分有代表性的优秀中青年书画家、工艺美术家征集作品200余幅(件),旨在共同分享经典、发现经典、投资经典,促进文化艺术创作发展,并努力探索以学术价值为主的投资导向之路。这次展览汇集了中国当代书法、绘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几个门类的精品力作,反映了汇集于中国政协文史馆这些著名艺术家关注当代社会、关注人生环境、关注人文历史的精神力度和艺术倾向。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油画板块里突出了中国政协文史馆油画研究院倡导力行的中国写意油画的方向。展出的精品基本包括了中国写意油画领域在京的一批领军人物的代表作品。

2013年12月29日,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9岁。王伯敏1924年生,浙江台州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赴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研究班深造,既是徐悲鸿的研究生,又是国画大师黄宾虹的弟子。王伯敏先生耗费近半个世纪撰写了美术界所迫切需要的《中国美术通史》《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等多部美术专史,把我国美术史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让所有从事美术研究的学者尊敬和折服。作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杰出带头人,王伯敏的逝去,让中国艺术界又失去了一位极负盛誉的美术史理论泰斗。

王伯敏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止步于理论层面,他在梳理中国美术史同时,也关注到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对于山水画技法上水的用法作出了自己的独到解释,提出“水法”理论:水调墨、水带墨、水破墨、墨破水、水破色、渍水、泼水、凝水、铺水,称为“水法九种”。潘天寿先生曾称赞说:“王先生不仅专史,能诗又工画,实在难能可贵。”

中国教育电视台一艺术中国栏目组与资深合作方中视罗德(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拟《艺术中国》新年答谢会。

《艺术中国》是中视罗德(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的大型系列片。近一年来《艺术中国》共采访记录了52位当今画坛知名画家,涵盖了中国画油画军事题材画少数民族题材画等各个画种,为大众艺术普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且在推广少数民族文化,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上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2014年《艺术中国》将全面改版,此次改版栏目组将带领艺术家亲身融入到中国各个省市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将视角深入到最具特色,亟待强求的基层文化第一线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
抽象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
身边的艺术
美在《艺术启蒙》
纸的艺术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