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愿意追随

2014-02-14 18:55王妍
中国美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观赏者旅程线条

我一直坚定地相信,艺术是自由的,又不是无目的的。它一定是心怀天下所有遗留下来的深深足迹。法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曾说,“画画就是牵着一根线条去散步”,任何一幅绘画作品都是由无数的线条形成的。这线条,就是一串足迹、一段旅程。

任何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莫不有行万里路、作万卷画的经历和回忆,这不是简单的对绘画资料的搜集,更不是单纯的对着自然无数次地重复描摹。仅是资料收集,我们称为采风;仅是记录图象,我们唤做写生。可这回忆里不只有画,不只有自然和人文的历史遗迹,它是一个包含了成长、思考、学习、体悟过程的记录;是传达了一个人从儿童、少年到青年的成长描述。假如人生可以被称做一段旅程,那这书名《牵着线条去旅行》就再恰当不过了。

生命的始与终是一条不断的线段。这本书的整个封面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线条的特点:曲与直的结合,扩张出坚硬与柔和的质感对比,并且运用书中的作品片段,贯穿于线条中间,明晰而生动。设计者运用了时间的线性规律,根据创作时间的先后有序排列了作品之间的关系,既保持了作者创作状态变化的连续性,又保持了观赏者审美的连贯性。

这部书并不是单纯的写生稿的汇集,编者试图真实地反映作者当时的状态,试图透过图像,传达给观赏者光阴的穿越感和流动感,试图运用图像引领人们进入画面,还原当时的情境——这不仅是将情境反映到纸上,包括绘画的用纸都会清晰地进入观者的视线:或速写本、或单张图画纸、或长卷、或色卡……读者不仅可以真切地认识到作者绘画时处心积虑的认真和执著,还因为纸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诸如颜色、形状等不同程度的老化,给予人们更多的关于绘画以外的信息,帮助观赏者更加立体地鲜活地了解作者的意图,从而获得更强烈的审美愉悦感。除此之外,书中还大量地刊登出作者在当时随手写下的一些短句,这也可以帮助大家认识和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思想变化。

观赏者是审美的主体,那创作者呢?他既是创作的主体,又是审美的主体。当我们通过作品去认识和解读一个作者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读;虽然误读,并不一定会认识对作品的理解。而作者本身在经历了事件后的今天,也会对自己的作品有更多的认识和评价。只有当时的作品和当下的作者自我评价同时呈现于眼前时,才是完整信息的倾情呈现,这就更能让观赏者认识一个真实的生动的具有持续发展性的具体生命体。

吴冠中先生曾说:“风筝不断线。”这是他的艺术追求,是艺术深层的纽带联系。我始终坚信,画面能反映出的面貌并不一定是事件的本质,画作所要追求的也不仅是漂亮的视觉冲击,一切构图、质感、节奏都只是片面。

和线条一起,追随着它进入一段旅程,或许能触摸到美的边缘。

(王妍/山东美术出版社编辑)

猜你喜欢
观赏者旅程线条
旅程
孤独温暖旅程
基于VR技术的电影交互性与设计方法探究
线条之美
坐着小船,开启一段发现春天的旅程
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2016,无忧旅程再出发!
浅谈舞蹈中编导、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