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恩师邓之诚与燕京大学诸师

2014-02-14 18:12丁磐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历史系燕大北平

丁磐石

我是四川成都人。成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抗战开始后,平、津、沪、宁的许多高校都迁到此地,更促进了这座古城文化教育的发达。1944年冬,我毕业于由上海迁来的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部。那时,大学招新生仍按惯例在暑假,我正在为寒假无大学可考发愁时,新迁到成都不久的美国教会大学燕京大学却破例在寒假招新生了。其原因是美国已成为与我国一道反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同盟国,来华援助我国抗战的美军大增,急需翻译,燕大学生英语水平高,好些学生去充当美军译员去了,学校缺少学生,需要补充,遂在寒假招生。我去报名投考,竟考取了。

我报考的是成都燕大有名的政治系。因为听说该系主任是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学兼中西的吴其玉博士,还有政治思想史的权威萧公权教授。我入学后,因是新生,还不能上萧先生专为高年级学生所开的课,但能听到吴其玉所讲的国际形势问题,很受启迪。

同样使我获益的是王锺翰师专为一年级新生开的中国通史基础课程。王先生讲授的中国通史课,具体、丰富、系统,使我们对我国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他使用的主要教材是邓之诚先生所编写的名著《中华二千年史》,辅助教材是钱穆的《国史大纲》。王锺翰师是燕京研究院的高材生,从他的言谈中我们得知,他当年曾得燕大史学巨擘洪业(煨莲)和邓之诚先生的谆谆教导,这两大学者是他的恩师。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抗日战争胜利了。翌年夏,成都燕大学生拟分四批复员,到北平燕园继续学业。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听说萧公权决定应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之聘去那里讲学(后又在那里成为专任教授,全家都迁居那里),我也了解到北平燕大历史系有更多名师,所以到北平后即向校方申请转入历史系并得到批准。

1946年初,洪业先生应美国哈佛大学之邀去那里讲学。后因我国解放战争日益进展,北方烽火遍布,尤其是物价飞涨,教职员生活更为困苦,洪先生不得已把家眷都接到美国居住,而且留哈佛大学执教。于是,邓之诚师就成为历史系的教学主力。

我到北平燕大转入历史系后,首先就谒见了邓先生,而且多选修了他讲授的课程,从而对他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和高尚情操渐有清晰的认识。

邓之诚师字文如,书斋名“五石斋”,江苏江宁人。1887年生于四川成都,1960年1月卒于北京,享年七十有三。先生也出生于书香名门,与林则徐并肩力抗英国侵略的爱国志士、时任闽浙总督的邓廷桢便是其叔祖父。邓师幼承庭训,对我国传统文史之学皆有精习,他的国学根底极为广博深厚。他年轻时曾入云南两级师范学习,毕业后先后任《滇报》编辑、昆明第一中学教师。先生富有革命热情,辛亥革命前夕,便积极参加反清革命活动。武昌起义时,他多次在报上发表支持革命的时评政论文章,后又大力反对袁世凯称帝,并参加了四川的“护国军”运动。

1917年,先生应蔡元培之邀,北上进京参加国史编纂工作,不久就到北京大学任史学教授,并在女师大等校兼课。1928年,邓先生到燕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授,与燕大创建人之—、历史系主任、出身福建书香名门而且留美多年、口含烟斗、满口英语、洋派十足的洪煨莲结为莫逆之交,在学林传为佳话。也由于他们的齐心协力,燕大虽是外国教会办的大学,但国学研究却很兴盛。

邓之诚师不断有名著问世。早年他在北大讲中国通史课时就编写有讲义,到燕大任教后,遂进一步编写成书,书名为《中华二千年史》,皇皇巨著共三百万言。他以正史纠稗官野史之诬,以稗官野史之长补正史之缺。该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深得学术界好评。商务印书馆特把它作为大学教科书印制发行后,受到许多大学师生的热烈欢迎。至于钱穆先生,原为中学教师,他深研诸子百家之学,燕大乃聘其为教授,他后去北大任教,讲课时撰有《国史大纲》,也为商务印书馆发行之学术名著。

文史学宗师陈寅恪以诗证史,这是他在文史学领域的一大创举。他著有《元白诗笺证稿》。抗战时期,他在成都燕大执教时,也开有“元白诗”之课程。邓之诚师也注重以诗证史。他著有《清诗纪事初编》一书,共收六百名诗人三千首诗,以补清初史事之缺。从该书可知清初许多史事和社会情况,如那时知识分子多有亡朝故国之思,而满清朝廷为何屡兴文字狱,加以血腥镇压;又如康熙朝还多有太子废立之争,表明专制王朝之险恶。从该书也可看到清初遭受多少次水旱灾害,这也告诉我们,康雍乾盛世人民生活依然困苦。

邓之诚师还富有民族气节。1937年,北平沦陷于日寇之手,先生拒绝到日伪办的“新民学院”教课。1941年冬,日美开战,燕大这个美国教会办的大学,立即被日军占领、解散,而十多位爱国教师则被逮捕入狱,其中也有邓之诚师。他们被囚禁共141日,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后都被保释出狱。出狱后,他们仍受到监视,虽然生活清苦,甚至靠典当度日,但依然矢志不渝。

邓之诚师工旧诗词,出狱后,他将默记在心中的各种旧体诗105首写出,后又续写了二十馀首,合为诗集《闭关吟》,由燕大印刷出版。我于1946年夏复员抵达燕园不久,即读到这精致的小册子,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邓之诚师无书不读,并随手摘记,附以己见。他于1923年写成《骨董琐记》八卷,所辑有金石、书画、陶瓷、雕绣,尤详于明清掌故、遗闻轶事,共七百条,附有旁证,别加按语。该书于 1926年出版。以后又有《续记》二卷三百馀条,成书出版。1933年再出《三记》六卷,约四五百条,1955年汇为《骨董琐记全编》,由三联书店出版。此书很有销路,我亦购而加以珍藏,时常阅读,爱不释手。

邓之诚师多才多艺,还工书法。他的楷书、行草俊逸遒劲,我常临摹不辍。先生善于治印,可惜“文革”中被抄家后,已无保存。

先生每日晨起,即以蝇头小字记昨日之事,有详有简。如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先生就有长篇记载。他的《五石斋日记》共有24册,富有史料价值。

先生每读一书,必写心得,还有考订之语。日积月累,也实为重要文物。所有这些遗墨,均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收藏。

先生在北平燕京讲授的课程自然很多。我自1946年转入历史系后,即选修了先生所讲的“中国上古史”“秦汉史”“隋唐史”“晚清史”。先生生活简朴,一向只穿中式长衫、布鞋。冬天朔风野大,先生必穿戴上披风棉帽。也因为先生年迈体衰,此时已不能进校园教室上课,而改在学校东门外成府镇上的蒋家胡同,先生住的四合院的客厅内上课。这客厅内必生有火红的烤炉取暖。先生讲课,丰富深刻,娓娓道来,学生可以提问、讲述己见,气氛生动活泼,好像是开座谈会,如沐和煦的春风。

如是,以洪业、邓之诚先生为代表的著名学者为燕大培养出众多杰出的学术接班人、名教授。我到北平燕园后,选修了齐思和师讲授的“春秋战国史”“西洋现代史”,翁独健师讲授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俄国史”和“史学方法”,聂崇岐师讲的“宋史”“中国职官制史”,周一良师讲的“魏晋南北朝史”。以上诸名师多是学贯中西的名学者。如齐思和师便是第一位出自燕园而荣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名学者。翁独健和周一良师也是如此。聂崇岐师既是宋史专家,又广研中国历史,还主编了中国古代典籍的许多种《引得》(即索引)而曾被哈佛大学聘去讲授编纂工具书的宝贵经验。还有,前面已介绍过,教过我们中国通史课的王锺翰师抗战后也去美国哈佛大学留过学,但学业未完,即赶忙回国参加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他又学好了满文,多有清史专著,于是也为中央民族大学名教授。

我到北平燕大转入历史系肄业后,听以上诸名师的讲授,读他们的著述,更使我增长了智慧,开拓了视野,此生受益无穷。我还一再听他们说过,自己能有今天这些成就,都是与邓之诚师的谆谆教导密不可分的,所以他们任教后,仍常去向邓之诚师请教。过春节时,必定要去他家拜年。

行文至此,我还应介绍侯仁之师。侯先生原是山东恩县人,1911年生于河北枣强县。长大后,毕业于河北通县 (今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而入学燕大历史系,深受洪业、邓之诚和顾颉刚诸师之栽培。他在进入燕大研究生院深造后,即专攻历史地理学。洪业先生一向认为求学择校不如择师,英国利物浦大学更多有专精历史地理学之大师,他让侯先生去那里读博士学位。但侯先生毕业于燕大研究生院时,正是欧洲反德、意法西斯强盗战火甚炽之日,侯仁之师必须要等到欧战胜利后才能去欧洲。1946年夏,我们由成都复员抵达燕园时,侯先生正准备去英国利物浦大学读博士学位。在百忙中,他还很热情地带我们这些初来北平的学生去参观游览名胜古迹。他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现今的北平城是建立在有很好规划的元大都遗址上的。他还说,发生“卢沟桥事变”的大石桥,外国人又叫它为“马可波罗桥”,因为当年由意大利威尼斯来华的这位写有游记介绍中国的传教士就是由这座桥进入元大都的。如此等等,使我们体会到侯先生之博学多识。

侯先生于新中国成立后,才回国到北京大学执教。他是很受学生崇敬的历史地理学教授,也是对新北京的规划、建设卓有贡献的专家,故被选为科学院院士。去年,在他老人家百岁华诞之际,北大和燕大校友会都为他热烈地庆贺。

桃李芬芳,遍布天下,邓先生国外的门人弟子亦难以枚举。比如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何炳棣,也是邓先生的授业弟子;美国专攻东方文化的大学者费正清的鼎力帮助者,哈佛大学的名教授邓嗣禹曾就读于燕大历史系,也出自邓先生门下。费正清每有关于中国的著述,都要与邓嗣禹商量、研讨。

猜你喜欢
历史系燕大北平
天高云淡,得幸与你相见
北平的秋
燕京大学教师与学生运动探论(1946—1948年)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依山傍海,燕大腾飞
想北平
蒋廷黻对清华大学历史系专业改革之贡献
燕大教授系狱记
时尚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