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林
[摘要]本文首先解读了什么是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要素,即主要包括语言教学能力、专业教学能力、文化教学能力,最后从提高教师教育素养、跨文化交际素养和坚持自我学习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公共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高校 公共英语教师 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结构
一、教学能力的解读
A·A·斯米尔诺夫等主编的《心理学》给能力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作为成功地完成某些活动的条件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教学作为一种师生之间的特殊交往实践活动,完成这项活动必然需要教师的某些心理特征,其实这就是教学能力的核心。申继亮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教学能力是以认识能力为基础,在具体学科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个体心理特征,是通过实践将个人智力和教学所需知识、技能转化而形成的一种职业素质。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是教学活动得以完成的保障。
其实,从上述对能力及教学能力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能力离不开活动,正是活动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内容决定了能力特质的差异。因此,教学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得到生成和体现的,且不同的教学活动需要不同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也是个体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个性化倾向。不同学科的教学也有不同的教学能力结构,因为每一学科的教学活动本质特征有所不同。总之,教学能力实质上是一种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既有一些共性的能力,也有一些完成特殊活动所需的特殊能力。
二、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要素
教学是由一系列性质不同的具体活动构成的,每种活动都对应一种特定的能力。因此,教学能力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种综合体。有人从教师教学的基本职责来提出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有人从教师教学活动的过程来提出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有人从教师的有效教学特征来反求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等等。从不同视角可以提出不同的结构,我们尝试从英语教学活动类型视角提出与每种活动相对应的能力。其实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认识直接根源于英语教学活动的要素,公共英语教学实质上是语言教学、专业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统一体,因此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应该是语言教学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文化教学能力的统一体。
(一)语言教学能力
构成语言能力的知识体系包括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交际策略知识等,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进行恰当的交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需要懂得一些诸如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测试等比较前沿的语言知识,并适时将其运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语言教学能力主要是英语言语技能与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要有过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译俱佳,口语表达能力强,良好的听说读写技能、准确流畅的语音语调、应付自如的听读技能、流畅得体的说写技能。“听”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必备能力,教师通过“听”来判断学生的语音、语调是否准确,话语是否得体,进而纠正学生错误的语音、语调。“说”是英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英语教师必须口齿清晰、发音地道准确,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读”是英语教师深入了解英语教学发展最新动态,广泛阅读大量书籍,使教学内容反映学科领域的新观点、新成果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不强的老师不可能深入理解教材,更不可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写”是英语教师进行教案撰写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所必需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写”的能力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准确得体地表达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译”是教师用其母语再现外语的能力。
(二)专业教学能力
专业教学能力主要是指将英语作为一门专业,关于这门专业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英语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英语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恰当设计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能力,英语教学不仅在于学生获得英语知识,还要树立语言态度,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有合理设计英语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内容注重反映学科领域前沿知识,并将英语学科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既要符合学科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性,又要符合学习者内在的认知发展规律,使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便于学生接受。英语教学实施能力主要是如何组织适合学生的活动,如何有效地安排每一个单元,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组织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的能力。英语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教和学生学的过程进行监控,依据实际教学情境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进程的能力。英语教学反思能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结束后对于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反思能力。反思能够及时发现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与改进教学活动,适当调整教学节奏,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完善与提高。
(三)文化教学能力
多年来,外语教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争论:外语教学的目标何在,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还是交际能力?随着交际教学法的普及和普遍开展的语言文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学专家和学者达成了共识: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目的应包括文化教学。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更注重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并强调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语言和文化两者密不可分。在英语学习中,许多语言现象无法从语言本身解释清楚,因为汉语和英语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文化观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正如外语界前辈王佐良先生所言:“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所以,英语教师只有具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从多视角、多维度对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西方社会形成全面系统的了解,增强文化意识,不断提高语言运用水平,进而准确恰当地进行语言交际。
所谓文化背景知识,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上来说,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所学语言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习俗、道德、伦理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狭义上来说,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比如成语典故、民间谚语、日常用语以及肢体语言等,都反映出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张宜、王新、郭威、于淼的调查显示,37.5%的学生认为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外国文学、文化知识,博学多才,并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大学生非常渴望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介绍西方文化,还要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为大学生搭建起立交桥式的英语语言文化体系。英语教师是沟通学生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桥梁,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引导者。但遗憾的是,很多英语教师还停留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层面,重语言表达形式而轻文化背景因素,非常重视学生语言使用是否流利、语言表达是否正确,但很少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由于许多大学英语教师缺乏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淡薄,不具备跨文化的理解力,因此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跨文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
(一)提高教师教育素养
据中山大学夏纪梅教授的调查显示,90%的被试教师认为自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是“语言讲解者”和“语言示范者”,但又有73%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语言交流者”和“交际合作者”,77%的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外语学习方法”和“培养外语能力”,前后矛盾相当明显。这说明,不少教师在理论上懂得“应该如何做”,但实际上却很少这样做。
我国大多数英语教师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他们在校期间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上,较少学习跨文化知识、语言学理论以及英美文学等,导致跨文化知识匮乏,英语专业基础知识也不扎实。据调查,在我国,教育学、语言学、教育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等普通教育理论课程只有在师范院校才开设,而且所占课程比例很小,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一般只有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中接受浅显的教育学基本知识,很多毕业生没有学过语言习得理论和应用语言学,没有看过英语原版专著。然而,这些基本的语言学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对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语言学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论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最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素养
调查结果表明④,重庆市所有大学英语教师都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32%的教师拥有硕士学位。大学英语教师通过本科、研究生阶段系统学习,较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很多还系统学过一些语言学课程,具备了做好英语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但作为语言教师,还应该了解语言分析方法、最新的语言理论、语言的本质特征等现代语言知识。因为在语言结构中,尤其对词汇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语言运用的一些特定模式更是和文化因素息息相关。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知识会不自觉地迁移到外语学习中,要使其产生正向迁移,避免负向迁移,就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此,大学英语教师本身应该具备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和深厚的跨文化素养,能够对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异同洞若观火,尽可能避免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出现文化误用现象。这样,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显得更加重要。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比如,让英语教师走出国门直接感受英美国家的语言及文化环境,也可以利用外语广播电台播放外语新闻,外语歌曲或者经常观看国外原版影碟,这样对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礼仪等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还可以有意识地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将文化体验与教学内容贯穿起来,既关注语言能力的提高,又能培养跨文化能力。
(三)坚持自我学习
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学习是教师教学能力开发和提高的内在力量。教师首先要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教育理论,为自身能力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自我实践、自我反思、自我摸索过程中得到提高。最后,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保证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