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荣
“你妈妈的病彻底好了!可以出院了。”2007年6月的一天,当主治医生宣布这一好消息时,众人高兴地拍手庆贺。母子两人喜极而泣,抱头痛哭。面对众乡亲、老师、同学、朋友们,他庄重地“扑通”一声跪下了,含泪说道:谢谢,谢谢大家!要不是你们,我恐怕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他是80后杨爽。5岁的时候父亲不幸患病去世,自幼跟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生计,为了供儿子上学,母亲四处打工挣钱,再加上众多亲戚乡邻的帮助,生活勉强能维持。从小就很懂事,懂得感恩的杨爽学习分外刻苦,成绩期期都是名列前茅,年年给母亲捧回大红奖状。
母亲每每看到杨爽优异的成绩单,脸上就露出无限的欣慰。还经常告诫他长大后要知恩图报,日子就这样过得平静而温馨。
可是灾难再次不幸降临到这个家庭,打破了它的平静和温馨。
2006年7月,就在杨爽还差一年就大学毕业时,母亲却被查出患了乳腺癌。这个消息对于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母亲才50岁呀!为了自己,为了支撑这个家,早已满头白发,皱纹横生……
杨爽失魂落魄地回到家,取出了几年来母亲省吃俭用的1万元钱,加上亲戚和乡邻们凑的1万元,共两万,匆匆赶到医院。可是两万元也仅仅维持了半月时间。“要想癌细胞不扩散,加上动手术至少也要七八万。”想到医生的话,已束手无策的杨爽感到从没有过的绝望。他蹲在角落里大哭……“不!我不能失去母亲!我一定要想办法把母亲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擦干眼泪,他抬起颤抖的手拨通了自己大学班主任的电话。很快,全班,全校师生们给他捐款;还有同学把他的不幸发到网上,四面八方的众网友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仅半月之内,他就获得爱心捐助十万余元,母亲的病得到及时治疗。于是出现了开头感人的一幕。
望着康复的母亲,杨爽暗自发誓:“我以后一定尽最大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将这份爱心进行到底。”
说到做到。2007年7月,杨爽拿着刚刚赚到的第一笔工资2200元,留下基本的生活开销1000元后,剩余的1200元全部打到诸城“爱心小屋”公益组织的账户上。“我终于有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了。”杨爽暗自开心。“孩子,你做得对,妈妈支持你!”母亲也欣慰地说:“做人一定要知恩图报啊!”
从此,每个月的固定捐助开启了杨爽爱心之旅的第一步。不仅如此,他还以行动来实践爱心接力。一天,他发现朋友李娜每天早出晚归,只为照顾一位无亲无故的老人。原来,这位八旬老人刘桂兰是李娜老家的邻居,全身瘫痪,儿女常年在外打工无法照顾。得知原委后,杨爽坚定地对李娜说:“让我跟你一起照顾老人吧。”
从此,在这个简陋的出租屋里,年迈的老人多了一个勤劳能干的“孙子”。杨爽每天5点钟准时从宿舍骑车出发,到简陋的出租屋后,看老人还没醒,他就轻轻地挤进狭小的厨房给老人做早饭。老人醒来后很是感动和不安。杨爽握着老人的手真诚地说:“奶奶,孙子为奶奶做事是应该的,就让我来照顾你吧。”老人流着泪点了点头。
由于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屋子里面充满了异味。但杨爽没有表现出一点厌恶的样子,马上为老人清理屎尿、换好干净床褥、擦脸洗身,然后点上熏香驱散难闻的气味。最后再喂老人吃药。这样的看护,一天至少三次。老人时常拉着杨爽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2012年8月的一天,刚下班的杨爽,在网络上看到一个13岁女孩相雯娟的心愿:“想让高位截瘫的爸爸有一张舒适的床。”他随即从钱包里拿出银行卡,匆匆走出了办公室,用700元钱买来一个能折叠的舒适的床……他想:“700元钱就能帮助这个孩子实现梦想,这比自己买件衣服或换部自行车要有价值得多。”
是的,杨爽从没舍得买过一件好衣服,更没想过要买小汽车。每天上下班总是穿着干净朴素的衣服,骑着一辆简易的自行车;没有时下流行的智能手机,用着一个老款的诺基亚黑白屏手机;没有名牌手表,也没有多余的装饰品,但简单清爽的杨爽却过得开心自在。
被爱感动而关爱他人的杨爽,也在用爱心感动着周围的人。2012年9月,为帮助更多的人,杨爽参加了中国骨髓库造血干细胞血液采样,誓将爱心接力进行到底。在他的影响下,同事王夕鹏也随后参加了中国骨髓库造血干细胞血液采样;同事杜高峰也加入了诸城“爱心小屋”组织……
面对记者的采访,杨爽深情地说:“我很感激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这些好人,是他们的爱心鼓舞着我、激励着我;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回报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的人们。”
杨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爱回报爱,一直走在撒播爱的路上,誓将爱进行到底。
胡晓宇摘自《做人与处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