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好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42-02
在过去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出于“中考升学棒”的重层挤压,一些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升学名次的优先排位,致使一些教师无奈地对付应试考试,不得不把学生变成“翻版的教材”“长脚的书柜”,片面地“传道、授业、解惑”,过多地给出知识的终极答案,完全忽略了对学生求知欲望的学法探究。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探究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逆向探究法
逆向探究法,就是在阅读课文时不按常规思路先阅读文章内容,而是直接探究文章的标题或文章的论点。
阅读《驳“实惠”论》时,第一,引导学生针对传统观点“学雷锋,不实惠”各抒己见。甲说:“学雷锋,做好事,不收钱不留名,对自己来说名利双失不是太吃亏了吗?”乙说:“邵逸夫做好事,给大陆捐资数亿修图书馆建大医院,对大陆来说不是挺‘实惠的吗?”丙说:“如果张亚奇在路边拼命挣扎时,有一位活雷锋,热心把他送进医院抢救。对张亚奇来说,难道仅仅是‘实惠吗?不,因为活雷锋为她挽回的是用金钱所无法挽回的生命!”第二,再去阅读课文,明晰作者的论证轨迹,从逻辑思维方面,从价值观人生观方面,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方面,一层又一层地驳斥“学雷锋,不实惠”的观点。
二、框架探究法
框架探究法,第一,依据阅读文章的体裁所呈现出的内容特点和形式规律,经过分析判断、总结归结,梳理形成一个结构框架。第二,依据已定的结构框架,再回到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叙述,迅速地思考、对比,加深记忆。
在阅读教学《谈骨气》《开动机器》《反对自由主义》时,先梳理出这类议论文的结构框架,就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再依据这一结构框架,仔细阅读这几篇课文,探讨它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这些论点又是怎样提出来的,从中采用了哪些内容作为论据,然后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足以使论据支撑论点。
框架探究法重点在于制定合理的结构框架,这些结构框架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广泛的适用性。记叙文的六要素、小说的三要素,就是比较明显的结构框架。具体阅读内容依靠结构框架的引导,而结构框架又使具体阅读内容得到不断的补充延伸。
三、比较探究法
(一)同中求异探究法
看似相同的内容,仔细寻找细微差别,却收获不同。《孔乙己》一文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奚落后,同样表现孔乙己死爱面子、自欺欺人的情景。
甲: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
乙:“取笑?要是不偷,怎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甲处虽不可辩却硬要诡辩,混淆“偷”“窃”二字的概念。乙处无法辩而不能辩,虽已写服辩但仍然痛遭毒打,无可奈何,只能自欺欺人,谎称“跌断”。倘若甲处的“自欺欺人”还能为孔乙己争回一点“读书人的清高”,那么乙处的“自欺欺人”已完全变成一个弱者可怜的“哀求”。无不显示孔乙己从窘迫到穷途绝路的人生轨迹及悲剧色彩。
(二)异中求同探究法
从个别中寻找一般特性,或从个性中寻找共同特性。《故乡》中闰土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是可以通过文章中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的前后变化来分析;二是可以通过《故乡》中的杨二嫂、《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阿Q等人物形象来加以对比分析。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是旧社会下层人民群众的形象,同样热爱生活向往自由,却同样愚昧麻木,对其命运百思不解,被封建制度无声无息的吞灭。不难看出作者从心底呐喊:“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四、立体交叉探究法
传统的语文探究法,大致有两种:一是整体探究法,即从文章入手,忽略了局部分析和细节研究。二是局部探究法,即肢解课文,着眼局部分析和细节研究,而忽略了整体把握。这两种探究法,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既不完善,也不科学。笔者提倡第三种方法:立体交叉探究法,就是“整体、局部、细节、大整体”诸多要素的立体交叉和综合探究。
在阅读《大明湖》时,甲认为:作者主要通过对大明湖美丽景色的描绘,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乙认为:除了热爱之情外,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揭露和不满。丙沉思良久,说出了他的看法:《大明湖》描写了济南的优越地理位置、优美自然风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赞美之情跃然纸上。然而,《大明湖》只是小说《老残游记》的节选,而这部小说主要是通过老残游程中的见闻,揭露当时官吏的残暴昏庸、社会的阴险黑暗。《大明湖》中的一句话“如此佳景,为何没有什么游人?”这使我不禁想起了老舍在《五月的青岛》一文中的感慨“那时的青岛将不再属于青岛的人,且让我们欣赏这五月的青岛吧!”丙的阅读方法,既注重了整体把握,又强调了局部研究,做到了立体交叉探究。
当然,学法很多,但不一定有某一种固定模式,学法探究之路仍然遥远漫长,吾将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