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 陈国权 付悦 马菁蕴
摘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假设模型,基于10个企业68个团队350个个体的样本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结果表明: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维度与个体基本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都显著正相关;个体对学习导向3个维度的感知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维度有不同的影响;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在感知的学习导向与个体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组织学习;感知的学习导向;个体从经验中学习;个体绩效
中图分类号:C936;F27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1-0081-05
1引言
Argote等 [1]提出,虽然研究者们以不同的方式定义了组织学习,但绝大部分定义的核心都强调随着组织获得经验而出现的组织中的变化。研究组织从经验中学习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是组织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之一[1,2,3]。
个人是组织学习的最小单位和学习型组织中的最重要主体之一[4],而个体又深深嵌入组织和团队,行为必将受到组织和团队情境因素的影响,因此相关的研究问题具有跨层次的本质[5]。要在宏观的组织层面研究组织学习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明晰在更低层次中人的行为及与组织要素的交互作用。因此,基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首先将目光聚焦回个体层面,研究在个体层面从经验中学习的具体过程,关注在个体层面的前因后果,即对个体绩效的影响以及个体对组织学习导向的感知对于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影响,进一步检验个体从经验中学习是否在个体对组织情境的感知和个体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充实了本文在组织学习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者们进一步打开学习的黑匣子奠定基础,同时为帮助企业树立相应的学习导向价值观,从组织和团队的层面正确地引导成员从经验中学习的行为。
2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2.1个体从经验中学习
Kolb[6]提出经验学习4阶段模型:直接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积极实践;陈国权[4]提出,任何一个人要在复杂变化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生存和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具有9种相互影响的行为和能力,包括发现、发明、选择、执行、推广、反思、获取知识、输出知识、建立知识库的能力。
直接经验、反思性观察和抽象概念化,都描述了从经验到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个体学习的反思能力相对应,本文将其抽象为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一个重要维度——“知”,该维度是指个人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规律和知识的过程,“知”行为的水平越高,所体现的个体总结和反思的能力越强,更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挖掘出知识。从经验中获得了知识,学习过程并未完结,只有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完整地体现学习的本质。积极实践的阶段与个体学习的推广能力相对应,这是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另一个维度——“行”,该维度是指个人将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举一反三和多方面运用的过程。
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的水平决定了个人从经验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从经验中学习的基础,如果个体无法有效将经验转化为知识,必将影响到知识的进一步使用,使得“行”的水平受到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维度会对“行”维度产生影响,得到假设1:
H1: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水平越高,“行”的水平也越高。
2.2个体从经验中学习与个体绩效
员工的基本工作绩效包含了员工在主要工作任务中所取得的数量、达到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的效率等方面的水平[7]。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个人自发行为,这些行为并没有得到组织正式的报酬系统直接或明确的回报,但这些行为从总体上有利于组织的运作成效[7]。
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维度强调了个人的反思,从经验中挖掘知识的水平越高,员工个人掌握的相关技能越有可能提高,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行”维度则进一步让员工有机会把这些提升的技能转化为真正的工作绩效,提高自己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等。因此,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维度对个人的基本工作绩效有正向影响。
在需要团队协作才能顺利完成本职工作的组织当中,当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可以令所在团队有机会得到改善时,为了完成这一学习过程,需要不断地分享知识。同一个团队内,员工之间的学习交流可以促进一种开放的关系模式的形成,使员工表现出更强的协同工作能力,更加乐于帮助团队内其他成员,主动为所在集体献计献策,以提升团队整体的绩效,也更积极地维护团队利益,即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因此,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维度对于个人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正向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
H2a: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维度与个人基本工作绩效正相关。
H2b: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行”维度与个人基本工作绩效正相关。
H3a: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维度与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
H3b: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行”维度与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
由于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了组织公民行为对绩效有正向的影响作用[8],本文也在研究模型中加入组织公民行为与个体任务绩效间的关系,以保证模型的合理性:
H4:组织公民行为对个体任务绩效有正向影响。
2.3学习导向与个体从经验中学习
学习导向是一类组织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影响着企业创造和使用知识的倾向[9]。它的3个核心组成包括了:学习的承诺、开放的思维、共享的愿景。
学习的承诺:如果组织认为学习的价值很小,那么学习可能出现的就少。因此,组织对于学习的态度是学习导向非常基本的元素。组织对学习所持有的价值观影响着组织在内部推广学习的文化[9]。只有组织内每个个体都真正重视学习,才有可能更加主动地反思过去的经验,总结成功的方法,反思失败的教训,寻找变革的可能性。endprint
开放的思维:开放的思维可以帮助组织中的个体遗忘过去陈旧的知识,反思过去的行为[4],这将促进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维度。而在个人将从经验中获取的知识用于指导行为时,也需要这种开放的思维让个体打破成规,敢于采取改进的方法[4],将对“行”维度产生影响。
共享的愿景:共享的愿景影响着学习的方向[9]。如果没有共享的愿景,组织中的个体可能不知道组织的预期是什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在如此动荡的环境中,即使个人有学习的动机,也很难知道应该学什么[9]。共享的愿景使组织内的个体凝聚起来,朝着组织的预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有了学习的动机,还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因此,本文认为共享的愿景可以促进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过程往组织预期的方向发展。
组织因素一部分是通过组织成员的感知来影响行动条件的 [5]。学习导向作为一组组织的价值观,更倾向于以个体对它的感知来直接影响个体行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个体感知的学习导向的3个维度都影响着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和“行”。因此,提出研究假设:
H5a:个体感知的学习的承诺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维度有正向影响。
H5b:个体感知的学习的承诺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行”维度有正向影响。
H6a:个体感知的共享的愿景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维度有正向影响。
H6b:个体感知的共享的愿景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行”维度有正向影响。
H7a:个体感知的开放的思维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维度有正向影响。
H7b:个体感知的开放的思维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行”维度有正向影响。
2.4感知的学习导向的中介作用
情境因素与经验的交互作用,将通过学习过程,将经验转化为知识[1]。例如当成员在团队中感受到了心理安全,这样的情境将促进组织学习[10]。当个体处于组织和团队的环境当中,自身的能力和行为不断受到来自组织和团队的影响,对学习导向的感知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个体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进而影响到个人的基本工作绩效和表现出的组织公民行为等。结合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对个体绩效的影响假设,进一步提出,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将在感知的学习导向与个体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H8: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将在感知的学习导向与个体绩效间起中介作用。
2.5研究假设模型
综合上述研究假设,得到总体研究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3研究方法
3.1样本
研究数据涉及了组织的多个层面。本文对10个企业的78个团队发放了问卷约700份。这些企业分别来自传媒、电信、能源、制造、银行等行业,在各自的行业中都比较有代表性。团队则包含了各企业的各种团队。回收的449份问卷来自10个企业的68个团队。删除关键变量未填写完整的无效问卷之后,有效的个体样本为350份。
3.2测量
学习导向:学习导向的测量采用了Sinkula等[9]开发的学习导向测量问卷,包括3个维度:学习的承诺、共享的愿景、开放的思维。在对开放的思维维度增加了一个测量条目后,每个维度通过4个条目进行测量。
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维度:基于陈国权[4]开发的个体学习能力测量问卷对应的反思和推广能力的条目构建了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维度测量量表,每个维度通过3个条目进行测量。
个体绩效:测量员工绩效时,本文采用了Tsui等[7]开发的问卷,分别对员工在基本工作任务上的绩效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测量。本文最终根据问卷的效度,选取了4个指标衡量员工的基本工作任务绩效,5个指标衡量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量表各构念均采用7 点式李克特量表,让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给出对每个条目的同意程度,打分时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自己的情况:1 表示非常不符合,7 表示非常符合。
3.3信度和效度
信度:采用科隆巴赫α系数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问卷各因子的α系数均在0.7以上,问卷测量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效度:通过CFA检验构念效度中的聚合效度。该测量模型包含了7个因子。各条目在相应因子上的载荷都大于0.6,t值均大于3.29,CFA模型的拟合系数均可接受(Chi-square/df 小于 5.0,RMSEA 小于0.08,CFI和IFI达到 0.9),说明该模型的聚合效度良好。
3.4共同方法偏差影响检验
由于问卷均由员工主动汇报,因此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检验使用CFA分析。① Harman单因素检验:即将所有条目都载荷在一个公共因子上,建立单因素模型; ②未测量的潜在方法因子的效应控制:即各个条目除了载荷在各自的对应变量上外,还载荷在一个公共的方法因子上,建立8因素模型。检验结果见表1。7因素模型在各项指标上都显著优于单因素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进一步对比8因素模型和7因素模型,发现8因素模型的指标更优,但改进的程度较小,且从各指标来看,7因素模型都可接受。说明确实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的问题,但对结果影响不大。
4研究结果
4.1描述性统计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4.2假设检验
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利用LISREL8.3对假设模型1进行验证。结果见图2。
模型的拟合指标中,Chi-square/df小于5,RMSEA小于0.08,NFI、CFI、IFI和GFI均大于0.9,证明该路径模型可接受,它较好地反应了变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2中路径系数的相关结果,分析各研究假设的检验情况,结果见表3。
路径模型可以用于检验中介作用。据路径系数的结果显示: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维度部分中介了学习的承诺与开放的思维到个体绩效的路径;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行”维度部分中介了学习的承诺与共享的愿景到个体绩效的路径。H8部分得到支持,个体从经验中学习部分中介了感知的学习导向与个体绩效间的关系。endprint
5讨论及结论
5.1研究结果讨论
假设检验结果显示: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对个体绩效有正向影响,这种影响通过“知”、“行”2维度共同实现。学习导向则是一个影响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在个体层面体现在个体感知的学习导向对行为的直接影响。但学习导向的3个维度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学习的承诺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2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证明在组织当中强调对于学习本身所持有的正向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个体意识到组织对于学习很重视,他们才更有动力进行学习活动。共享的愿景则主要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行”产生影响,即组织内共享的理想指引着个体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促进个体将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用于改变自身的行为。开放的思维主要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产生影响,因为“知”的过程需要每一个个体从有限的经验中挖掘知识,个体通过开放的思维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加深入地对经验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不拘泥于固有的心智模型,敢于打破陈规,从而获得更高的知识水平。
本文表明,组织中的成员很可能会通过从经验中学习而受益。从实践的角度,组织可以通过改进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2维度,提高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个体的基本工作绩效,改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个人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同时提高组织公民行为的水平,让员工更多地为组织考虑。
组织可通过在各个团队中鼓励成员重视学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以提高学习的承诺,从而提高个体学习的动机;组织还应当建立稳健卓越的愿景和目标,并让成员认同这些愿景和目标,以此激发组织成员持续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同时使组织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跟得上发展战略和发展速度的要求,这样组织就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与内外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组织还应在团队和整个组织范围内建立开放的氛围,让员工敢做敢言,时常反思,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以开放的思维为学习赢得先机,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5.2局限与展望
本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展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首先,本文一定程度受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虽然已就此影响的效应进行了评估,并证明该影响对结果的作用有限,但未来的研究应该从设计之初确定不同源不同时间点的数据采集方法,以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
其次,本文中只关注了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对个体基本任务绩效和一类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但还有研究显示从经验中学习与创新和创造力有重要的关系。目前对于从经验中学习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很多争论,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从经验中学习对个体创新绩效、团队创新绩效等有怎样的作用。
第三,本文未考察一些重要的交互作用。例如学习导向与交互记忆系统的交互、学习导向与经验类型的交互等。这些交互作用的深入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从经验中学习的整体机制,帮助组织更加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Argote L,Miron-Spektor 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to knowledge[J]. Organization Science,2011,22(5):1123-1137.
[2]Crossan M M,Maurer C C,White R E. Reflections on the 2009 AMR Decade Award: Do we Have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1,36(3): 446-460.
[3]Edmondson A C,Dillon J R,Roloff K S. Three Perspectives on Team Learning: Outcome Improvement,Task Mastery,and Group Process[J]. In A, Brief and J Walsh (Ed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07(1).
[4] 陈国权. 复杂变化环境下个人的学习能力: 概念、模型、测量及影响[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1):147-157,747.
[5] Foss N J,Husted K,Michailova S. Govern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organizations: Levels of Analysis,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0,47(3): 455-482.
[6]Kolb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Prentice Hall,1984.
[7] Tsui A S,Pearce J L,Porter L W,Tripoli A M.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the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Does Investment in Employees Pay off?[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5):1089-1121.
[8] Podsakoff P M,MacKenzie S B,Paine J B,Bachrach D G.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513-563.
[9] Sinkula J M,Baker W E,Noordewier T A Framework for Market-base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Linking Values,Knowledge and Behavior[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7,25(4):305-318.
[10]Edmondson A C.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Learning Bbehavior in Work Tea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2): 350-383.
(责任编辑:冉春红)endprint
5讨论及结论
5.1研究结果讨论
假设检验结果显示: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对个体绩效有正向影响,这种影响通过“知”、“行”2维度共同实现。学习导向则是一个影响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在个体层面体现在个体感知的学习导向对行为的直接影响。但学习导向的3个维度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学习的承诺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2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证明在组织当中强调对于学习本身所持有的正向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个体意识到组织对于学习很重视,他们才更有动力进行学习活动。共享的愿景则主要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行”产生影响,即组织内共享的理想指引着个体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促进个体将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用于改变自身的行为。开放的思维主要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产生影响,因为“知”的过程需要每一个个体从有限的经验中挖掘知识,个体通过开放的思维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加深入地对经验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不拘泥于固有的心智模型,敢于打破陈规,从而获得更高的知识水平。
本文表明,组织中的成员很可能会通过从经验中学习而受益。从实践的角度,组织可以通过改进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2维度,提高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个体的基本工作绩效,改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个人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同时提高组织公民行为的水平,让员工更多地为组织考虑。
组织可通过在各个团队中鼓励成员重视学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以提高学习的承诺,从而提高个体学习的动机;组织还应当建立稳健卓越的愿景和目标,并让成员认同这些愿景和目标,以此激发组织成员持续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同时使组织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跟得上发展战略和发展速度的要求,这样组织就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与内外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组织还应在团队和整个组织范围内建立开放的氛围,让员工敢做敢言,时常反思,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以开放的思维为学习赢得先机,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5.2局限与展望
本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展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首先,本文一定程度受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虽然已就此影响的效应进行了评估,并证明该影响对结果的作用有限,但未来的研究应该从设计之初确定不同源不同时间点的数据采集方法,以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
其次,本文中只关注了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对个体基本任务绩效和一类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但还有研究显示从经验中学习与创新和创造力有重要的关系。目前对于从经验中学习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很多争论,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从经验中学习对个体创新绩效、团队创新绩效等有怎样的作用。
第三,本文未考察一些重要的交互作用。例如学习导向与交互记忆系统的交互、学习导向与经验类型的交互等。这些交互作用的深入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从经验中学习的整体机制,帮助组织更加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Argote L,Miron-Spektor 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to knowledge[J]. Organization Science,2011,22(5):1123-1137.
[2]Crossan M M,Maurer C C,White R E. Reflections on the 2009 AMR Decade Award: Do we Have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1,36(3): 446-460.
[3]Edmondson A C,Dillon J R,Roloff K S. Three Perspectives on Team Learning: Outcome Improvement,Task Mastery,and Group Process[J]. In A, Brief and J Walsh (Ed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07(1).
[4] 陈国权. 复杂变化环境下个人的学习能力: 概念、模型、测量及影响[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1):147-157,747.
[5] Foss N J,Husted K,Michailova S. Govern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organizations: Levels of Analysis,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0,47(3): 455-482.
[6]Kolb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Prentice Hall,1984.
[7] Tsui A S,Pearce J L,Porter L W,Tripoli A M.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the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Does Investment in Employees Pay off?[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5):1089-1121.
[8] Podsakoff P M,MacKenzie S B,Paine J B,Bachrach D G.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513-563.
[9] Sinkula J M,Baker W E,Noordewier T A Framework for Market-base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Linking Values,Knowledge and Behavior[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7,25(4):305-318.
[10]Edmondson A C.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Learning Bbehavior in Work Tea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2): 350-383.
(责任编辑:冉春红)endprint
5讨论及结论
5.1研究结果讨论
假设检验结果显示: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对个体绩效有正向影响,这种影响通过“知”、“行”2维度共同实现。学习导向则是一个影响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在个体层面体现在个体感知的学习导向对行为的直接影响。但学习导向的3个维度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学习的承诺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2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证明在组织当中强调对于学习本身所持有的正向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个体意识到组织对于学习很重视,他们才更有动力进行学习活动。共享的愿景则主要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行”产生影响,即组织内共享的理想指引着个体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促进个体将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用于改变自身的行为。开放的思维主要对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产生影响,因为“知”的过程需要每一个个体从有限的经验中挖掘知识,个体通过开放的思维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加深入地对经验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不拘泥于固有的心智模型,敢于打破陈规,从而获得更高的知识水平。
本文表明,组织中的成员很可能会通过从经验中学习而受益。从实践的角度,组织可以通过改进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知”、“行”2维度,提高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个体的基本工作绩效,改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个人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同时提高组织公民行为的水平,让员工更多地为组织考虑。
组织可通过在各个团队中鼓励成员重视学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以提高学习的承诺,从而提高个体学习的动机;组织还应当建立稳健卓越的愿景和目标,并让成员认同这些愿景和目标,以此激发组织成员持续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同时使组织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跟得上发展战略和发展速度的要求,这样组织就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与内外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组织还应在团队和整个组织范围内建立开放的氛围,让员工敢做敢言,时常反思,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以开放的思维为学习赢得先机,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5.2局限与展望
本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展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
首先,本文一定程度受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虽然已就此影响的效应进行了评估,并证明该影响对结果的作用有限,但未来的研究应该从设计之初确定不同源不同时间点的数据采集方法,以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
其次,本文中只关注了个体从经验中学习对个体基本任务绩效和一类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但还有研究显示从经验中学习与创新和创造力有重要的关系。目前对于从经验中学习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很多争论,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从经验中学习对个体创新绩效、团队创新绩效等有怎样的作用。
第三,本文未考察一些重要的交互作用。例如学习导向与交互记忆系统的交互、学习导向与经验类型的交互等。这些交互作用的深入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从经验中学习的整体机制,帮助组织更加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Argote L,Miron-Spektor 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to knowledge[J]. Organization Science,2011,22(5):1123-1137.
[2]Crossan M M,Maurer C C,White R E. Reflections on the 2009 AMR Decade Award: Do we Have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1,36(3): 446-460.
[3]Edmondson A C,Dillon J R,Roloff K S. Three Perspectives on Team Learning: Outcome Improvement,Task Mastery,and Group Process[J]. In A, Brief and J Walsh (Ed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07(1).
[4] 陈国权. 复杂变化环境下个人的学习能力: 概念、模型、测量及影响[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1):147-157,747.
[5] Foss N J,Husted K,Michailova S. Govern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organizations: Levels of Analysis,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0,47(3): 455-482.
[6]Kolb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Prentice Hall,1984.
[7] Tsui A S,Pearce J L,Porter L W,Tripoli A M.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the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Does Investment in Employees Pay off?[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5):1089-1121.
[8] Podsakoff P M,MacKenzie S B,Paine J B,Bachrach D G.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513-563.
[9] Sinkula J M,Baker W E,Noordewier T A Framework for Market-base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Linking Values,Knowledge and Behavior[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7,25(4):305-318.
[10]Edmondson A C.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Learning Bbehavior in Work Tea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2): 350-383.
(责任编辑:冉春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