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被误解的民间俗语

2014-02-13 20:15佚名
国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俗语乌江棺材

佚名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出处是《卖油郎独占花魁》,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棺材不落泪”,本应是“不见亲棺不落泪”,意思是见了亲人的棺材才落泪,而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这本是一句歇后语,“跳到黄河——洗不清”。因为黄河水中含大量泥沙,十分浑浊,跳进黄河中,要洗净身上的污秽是不可能的,比喻一个人难于洗刷自己身上的污点。后来变为“跳到黄河也洗不清”,比较费解。

有眼不识金镶玉:现在人们说的“有眼不识金镶玉”其实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这句俗语典出《韩非子·和氏》。里面所说的“荆山玉”就是出自荆山的和氏璧。

不到黄河心不死: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里写道:“我道:‘你不到乌江心不死,今已到了乌江,这心原也该死了。”。因此,“不到黄河心不死”应为“不到乌江不尽头”。

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皮没有汗腺,酷夏,狗借助舌头来散热,这个成语就是以狗的这一身体特点而言。由于“皮”与“屁”谐音,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以屁贬之,意思更为鲜明。后来人们将错就错,约定俗成地将“狗皮不通”变成了“狗屁不通”。

无奸不成商:“无尖不成商”被误解为“无奸不成商”。“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在那个时代,不能敦厚到这种程度的,就被公认为不够资格当商人。后来由于人们道德素质的下降,“无尖不成商”慢慢就变成了“无奸不成商”。

猜你喜欢
俗语乌江棺材
是棺材,也是艺术品
行吟乌江
“官财”的故事
客家俗语巧诵读
吊乌江
货比货
俗语图文对对碰
数字俗语
乌江,乌江
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