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老子》是一部兵书

2014-02-13 20:05刘继兴
国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老子困难毛泽东

刘继兴

对兵法韬略研究甚深的毛泽东曾说过:“《老子》是一部兵书”。我们都知道,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没有带过兵,更没有打过仗,甚至连服过兵役的记载都没有,其著作《老子》(又名《道德经》)中与用兵有关的论述也是寥寥数语。那么,毛泽东为何说《老子》是一部兵书呢?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读过《老子》。据他的同学萧子升在《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中回忆说,他与毛泽东在“游学”过程中与拜访的刘翰林和山寺方丈都谈及了孔子和老子,可见毛泽东早年对老子就很熟悉。在他的读书笔记《讲堂录》(《讲堂录》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课堂笔记,共47页,一万多字,字全部为毛泽东用“兰亭体”小楷字书写而成)中,便记有“《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最好的《庄子》注是郭象作的。”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在谈到战略退却时写道:

“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还是赚钱生意的。”

这里,毛泽东就是运用了老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丧失是为了取得,退却是为了前进,毛泽东对老子辩证法的运用已臻于化境。《老子》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老子对战争辩证法阐述得确实非常深刻。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还说:“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取胜的”。老子欣赏水的品性,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如同水的性格一样以柔克刚、以弱胜强、避其锋芒、迂回曲折、后发制人。老子又云“致虚极守静笃”、“清静为天下正”。这种心静意专、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的观点,亦是毛泽东这样的兵家所看重的。如毛泽东推崇的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军队即是以静逸待疲惫之敌,“齐人三鼓”后已是“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鲁国军队一鼓作气大胜齐国军队。

1945年,毛泽东在为“七大”作总结时谈到面临的困难和应付的方针,说:“我曾经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的原则是三条,第一条不打第一枪。《老子》上讲‘不为天下先,我们不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这里的意思也就是先弃后取、先退后进、先让后争,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实践证明这个战略决策是非常富有远见的。

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针对当时美国企图对刚诞生的新中国搞封锁,义正辞严地说:“多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在过去三年内,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

毛泽东在这里引用老子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进一步阐述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的豪情,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以面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所面临的巨大困难,确实起到了“一言可当十万兵”的作用。

建国后,毛泽东还常读《老子》一书,并评注说:“其中有辩证法。”他在外出时,曾指名带上《老子》。毛泽东最感兴趣的是其中的辩证法。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政局经常处于巨大变革之中,老子从“社记无常寿、君臣无常位”的现实中,认识到运动与变化是世界的永恒主题。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宇宙间万物万事都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1957年2月,毛泽东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扩大)上所作的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说:

“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人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

在这里,毛泽东引用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观点,教导人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所谓全面地看问题,就是对一件事情不光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以增强危机感,保持头脑清醒。同样,既要看到不利的一面,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以增强信心,鼓舞斗志。

1964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当然,阴谋也是智谋。”

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美国《纽约时报》曾将《道德经》(即《老子》)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老子》全书约五千字,都是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又押韵脚,特别便于记诵。它的语言无所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常常揭示出事物向其反面转化、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断转变的规则,以及从反面取胜的途径,反映出中国先秦时代哲学思想的透彻性。《老子》云:“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其关于军事的论述尽管很少,但既十分经典,又非常实用,聊聊数语,便点出了兵家之精髓,对用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所以,长于向古籍学习的毛泽东说《老子》是一部兵书就不奇怪了。

猜你喜欢
老子困难毛泽东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漫画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
遇到困难,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