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新成
“首都经济圈”是怎么提出的?
首都经济圈是指以北京市为中心,囊括天津市 宝坻区、武清区、蓟县三区县,河北省石家庄、衡水、沧州、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承德和张家口市和山东省德州市的区域。
首都圈,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并非一个新名词。历史上,国都周围地区称为京畿,由主管京师的官员管治,承担支援和服务首都的重要职能。自辽代起,北京成为国都,至清代,其首都圈范围越来越大,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北京为中心,半径300~400公里的圈域,圈域内包括保定、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一批重要城市,这些城市以其特定职能(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服务于首都,保证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与文化中心职能的发挥。
历史证明,河北毗邻京城的那些城市曾经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北京,毫无疑问是首都经济圈的核心。但因为朝代的更迭,这一段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史也因此戛然而止。
相隔近百年之后,一位区域研究学者在一份代表着强烈官方色彩的研究报告中再次系统地提出了首都圈的意义、概念、划分与战略。他名叫杨开忠,是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研究中心主任,他所主持完成的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精品工程项目《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他提出这个概念的背景是:北京要建设成世界级的城市。
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
为什么要加入“首都经济圈”?
首先来了解一个名词——“环京津贫困带”。亚洲开发银行调研曾发现,在河北省环绕京津的区域有24个贫困县、200多万贫困人口,集中连片,与西部地区最贫困的“三西地区”相比,处在同一发展水平,有的指标甚至更低,亚洲开发银行为此提出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
改革开放初期,河北省的32个环京津贫困带的县域经济与京津二市的远郊15县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但是在20多年后的今天,两者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形成了巨大的落差。2004年,环京津贫困带31个县的县均GDP仅为京津远郊15县区的16.3%,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分别为北京市的30.2%、16.0%、1.9%,为天津市33.1 %、18.7%、2.3%。
京、津、冀三地相对独立发展,北京的“空吸现象”导致了大面积的“环京津贫困带”出现。
“环京津贫困带”多处于半干旱和半湿润过渡气候带,分别为沙化严重的坝上高原、石化严重的燕山和太行山区、盐碱遍地的黑龙港流域,几百年来一直就是穷困地区。
现在,北京81%的用水、天津93%的用水都来自河北。作为京津的水源地,河北为了给京津提供充足和清洁的水资源,不断提高水源保护标准,加大对这一地区资源开发和工农业生产的限制,因而不可避免地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大树底下不长草”,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吸附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索取远大于给予。首都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着一种“孤岛效应”,拉大了贫富差距。
观察人士认为,尽管本次区域经济带由河北主要推动,但是北京也需要类似机制缓解目前的大城市病。对“环首都经济圈”的渴望不应是河北的一厢情愿,北京也会有需求。
国际经济圈扫描
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并不排斥两个直辖市在行政上保持独立。都市圈(经济圈或城市群)是上世纪50年代由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首次提出的概念,定义为人口集聚2500万人以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50人以上,是城市群最高等级的空间组织形态。有学者以此为标准划分了上世纪90年代全球6大都市圈:大纽约(美国)、五大湖(美加)、大东京(日本)、大巴黎(法国)、大伦敦(英国)、长三角(中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