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高层为何密集出访

2014-02-12 10:05楚文青
党员文摘 2014年1期
关键词:谷牧西欧五国

楚文青

走出国门看世界

1978年前后,为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引进外资,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全国掀起了一股出国考察热潮。据当时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统计,仅1978年1月至11月,经香港出国和去港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

在各路考察团中,最核心的是由中央直接派出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主要有四个:以林乎加(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为团长的赴日经济代表团,以李一氓(时任中联部副部长)为团长的赴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代表团,以段云(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为团长的港澳经济贸易代表团,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代表团。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西欧五国之行。这既是新中国首次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国家级代表团,也是直接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次访问。

出访西欧五国代表团的成员除了分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谷牧外,还有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农业部副部长张根生、广东省副省长王全国等七八位部级干部和20余名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中央和地方领导。

谷牧率领的代表团于1978年5月2日出发,6月 6日回国,行程36天,先后访问了西欧五国的25个城市,参观了80多个工厂、矿山、港口、农场、大学和科研单位。行程之紧,可谓“坐着飞机看花”。

现代化什么样

在赴西欧五国代表团中,即使是以前出过国的同志,也没想到“腐朽的帝国主义”会发展得如此神速。

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名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名工人,相差80倍。

瑞士伯尔尼公司一个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2.5万千瓦,职工只有12人。中国江西省江口水电站,当时装机2.6万千瓦,职工却有298人,高出20多倍。

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降一架飞机,一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起降一架,一小时起降两架,还搞得手忙脚乱。

现在我们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那时,高速公路在五国以至整个西欧已经形成一个网络,而当时的中国一公里高速公路都没有。

更让出访者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

访问日本的人回来介绍:日本普通工人家庭一般有四五十平方米的住宅,全国平均每两户有一辆汽车,95%以上的人家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日本东京的大型商店的商品多达50万种。

而我们呢,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商品2.2万种,城市职工20多年没涨工资,人均住房面积 3.6平方米,拥有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还是大多数家庭的追求,农村仍有2亿人没解决温饱。

近八个小时的汇报

1978年6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西欧五国行的考察汇报。这场汇报从下午3时半一直进行到晚上11时15分,将近八个小时。这次汇报会,谷牧主要谈了三点:一是二战后,西欧发达国家的经济确有很大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电子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大大落后了。这些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对社会矛盾的处理,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二是这些国家大都对华友好,由于资金过剩,技术要找市场,商品要找销路,因此都非常重视与中国发展经济贸易交往。只要我们做好工作,许多似乎难办的事情都可以办成。三是发展对外经济交往中,有许多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如补偿贸易、合作生产、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等,我们可以研究采用,以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中央领导兴趣盎然,热烈地发表了意见。

主持汇报会的华国锋要求,考察人员继续深入讨论,研究出几条有情况分析、有行动措施的意见,提到国务院务务虚,进一步统一认识。

这次汇报会后,邓小平又专门找谷牧谈话。邓小平指示,引进项目这件事要做,重要的是争取时间,但质量要选好,要先进的。

不久,国务院在中南海怀仁堂报告厅召开了关于加速现代化建设的务虚会。务虚会从7月6日一直开到9月9日,长达两个多月。大家就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作了重要准备。

下定决心对外开放

出国考察团的访问收获,对邓小平决心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1978年6月、10月,在会见罗马尼亚和西德客人时,邓小平指出:“我们派了许多代表团到欧洲和日本去考察,发现我们可以利用的东西很多,许多国家都愿意向我们提供资金和技术,条件也不苛刻,从政治、经济角度对我们都有利,为什么不干呢?”“关起门来,是发展不起来的。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赴西欧五国代表团访问回来后,向中央汇报时提出建立特区。谷牧后来回忆说,特区这个名称是邓小平提出来的。当时有几种提法: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还有免税区、开发区等。邓小平说,就叫特区吧。

1978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他视察了日产汽车公司的座间工厂,了解到座间工厂月生产汽车44000辆,是当时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月产量的99倍。他感慨地说:“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我们欢迎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产业界同中国合作。”26日,邓小平乘坐东海道新干线列车前往京都、奈良、大阪访问。在飞驰的列车上,陪同人员问邓小平的感受,他爽快地回答说:“速度快,蛮舒适,干什么事都要有速度哟!”在访问期间,邓小平坦率地说:“首先承认我们的落后,老老实实承认落后,就有希望。再就是善于学习。本着这样的态度、政策、方针,我们是大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谈话被海外媒体解读为“下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

对于这次出国考察潮的意义,参加出访西欧五国代表团的同志认为,这次对西欧五国的访问,加上同年其他几个代表团的出访,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制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总方针,是起了应有的作用的。

猜你喜欢
谷牧西欧五国
前四个月我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同比增长37.3%
从肯尼迪1963年西欧之行再探“宏伟计划”成败原因
谷牧探病
谷牧:视书如命,寻回周恩来的“宝贝”
中亚五国网络媒体对华关注度现状分析
解析中世纪西欧园林及其影响
喜见乐闻:史料呈现的“增值”方式——以《西欧一体化进程》为例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分析
谷牧的最后岁月
马镫与西欧中世纪的军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