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坪玉
《粤海风》自1997年改版以来,作为全国首家文化批评杂志,在社会上,特别是文化人中,可谓声誉日炽。和期刊《随笔》一样,如今《粤海风》也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文化类杂志。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这两个刊物都是出自广州。说是偶然,这两种刊物出自广州确有可能纯粹是巧合;说是必然,则恐怕只有广州才有出现这样刊物的可能。不过在我看来,无论是必然还是偶然,无疑都能够证明广州的确乃中国改革开放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颇为有意思的是,我国“文化”这盘棋,大体公认的“中心”,一般非北京、上海莫属,何以 “文化批评”这样一个重要气眼,竟会做活在常被哂为所谓“文化边缘”的广州?当然,“文化”二字,就现代语境来看,显然是个复合名词,似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如果从物质文化层面来说,广州倒也算得上是一个中心。
如今关于这种复合名词的文化,解释名目繁多,尤其是在当下,“文化”二字几乎成了百纳箱,仿佛任何东西都可以往里装。什么大文化,小文化,不大不小亚文化;什么“雅”文化,“俗”文化,亦雅亦俗性文化,不一而足。总之,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无不以缀上文化二字为时髦。不过,我们应该知道,还有一种在我国传统语境里的文化,它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动词,又别有其特定含义。在汉语中,文化一词,大约最早见于汉刘向《说苑·指武篇》:“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该,然后加诛。”这里文化的意思就是“文治和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其实,老祖宗早就说得很清楚,文化是相对于武化的。化,本意是一个动词。文化就是以文明融解,武化就是以武力征服。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可就不能到处随意粘贴了。
在我看来,文化批评当然要以现代语境下的文化作研究对象了。就是把批评作为一种探讨文化问题的特殊途径,回应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和思想意识状态。《粤海风》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发表了不少极有见地和分量的文化批评文章,比如当年孙绍振先生对高考体制和中学语文教材的系列批评研究,就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这类比较敏感,比较有争议的文化话题,很有利于引起人们的思考,是刊物的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重要因素。这当然是需要编者的胆识,需要编者对稿源和作者精心的策划和组织。但我更看重的是《粤海风》批评的文化原则与风度,批评的文化——即批评的“文明教化”。《粤海风》所刊作品,无论其观点多么尖锐,语言多么激烈,但始终都是坚持引经据典,出言有据,严谨考证,充分说理,绝不越“文化”的雷池一步。完全不像当前一些期刊,有的甚至是名刊,发表某些所谓学者、专家乃至权威的宏论,往往罔顾事实,信口雌黄;甚至强词夺理,指鹿为马。这些文章似乎不屑以理服人,而是妄图以势压人,以名压人,大搞话语霸权,滥施语言暴力。在这种文坛趋于“武化”的严峻现实中,《粤海风》始终能坚持批评的“文化”,坚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风度,就尤其显得难能可贵了。
特别是每期开篇读到由主编徐南铁先生写的“卷首语”,文章大都小处着眼,大处落音。总是那么委婉敦厚,举重若轻,寓深邃于浅显,隐锋芒于平实。就像整本刊物的定盘星,不愠不火,不怒而威,很能代表《粤海风》的整体风格。愚以为,倘于期刊百期届满,能聚百篇“卷首语”于一册,则又是一部脍炙人口之《随笔》也。
谨以此篇小文作《粤海风》百期之祝,不成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