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可供开展户外运动的自然地理资源分析

2014-02-12 20:36:14刘旭东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山地沙漠

刘旭东,陈 伟,沈 洁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近年来,登山、沙漠穿越、野外摩托车、野外汽车等户外运动项目在宁夏开展的非常火热,参与户外运动的人群不断增加,成为宁夏家喻户晓的体育运动。自然地理资源是开展户外运动的载体,但由于宁夏户外运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对可供开展户外运动的自然地理资源了解不够全面,使得开展这项运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多方调查并结合自身两年来参与户外运动的经验和实地考察,对宁夏自然地理资源进行了详细统计,使更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了解自然地理资源现状,丰富宁夏区户外运动项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宁夏现有的自然地理资源现状和户外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需要,通过图书馆、中国期刊网、资料室和购买相关书籍,针对宁夏自然地理资源、户外运动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分类和归纳,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实地调查法 对宁夏可供开展户外运动的自然地理资源和部分户外线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户外运动开展的条件进行深入了解。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自然地理资源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其中天然环境是指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人为环境指的是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2.2 户外运动

户外运动定义起源于两个结合部,一个是多个体育项目的结合部,一个是体育、旅游、教育、科学探索的结合部,就像边缘科学一样,户外运动的结合、渗透、融汇后创新的结果,是一个新生的项目群。

根据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定义,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开展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主要包括陆地、水上、空中三大类。张志坚后来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将户外运动定义为:“户外运动是指在自然场地(非专用场地)开展的体育活动。”并且对自然场地(非专用场地)进行了说明,他认为,自然场地包括大自然场地和人工非运动目的的建筑物,如公路、楼房等,它们对于户外运动来说,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状态。这就排除了在室外人工专门场地举行的各种体育项目,如足球、沙滩排球、高尔夫球等,虽在室外却为人工专门场地的运动。同时还将体育活动规定为此项活动的性质,排除了自然场地中进行的其他活动,如旅游、生产等活动。张志坚提出的这一“自然场地”概念,对于分辨和区别户外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2.3 户外运动项目

近年来,国内对户外运动项目分类的研究不断丰富,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各有不同。笔者采用张志坚2005年在户外论坛发言稿中,按活动场所资源特征进行的户外运动项目分类,通过对户外运动的大项分类,将户外运动划分成山地户外、海岛户外、荒漠户外、高原户外、人工建筑物户外五大类,每个系列项目群再对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运动项目,使得项目分类一目了然。

3 宁夏自然地理资源现状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是我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中游,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是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区,总面积为6.6万多平方千米,南北相距约456千米,东西相距约250千米。

宁夏地势位于我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转折的过度地带,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从地貌类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和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于地层断陷又经黄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还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态复杂多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据2004年初统计数据显示,宁夏地形中丘陵占38%,平原占26.8%,山地占 15.8%,台地占 17.6%,沙漠占1.8%。

3.1 宁夏山地资源

宁夏山地面积8 179.4平方千米,占宁夏总面积的15.8%,宁夏山地皆为断块山,高耸于西北边境的贺兰山,中断海拔3 000米以上,主峰敖包疙瘩3 556米,是宁夏最高峰;在南部弧形地貌格局展布区内,三列弧形山地及外围界山由南西向北东逐列降低,西华山、南华山、月亮山、六盘山海拔2 600米~3 000米,香山、清水河西侧山地海拔2 000米~2 350米,卫宁北山、烟筒山、牛首山等海拔1 500米~1 700米,宁夏山地与平原多交错分布,此起彼伏,高度差500米~2 000米不等。

3.2 宁夏沙漠资源

宁夏境内共有三处沙漠:

(1)盐池县东北部的毛乌素沙漠,面积约3.2平方公里。年均降水较多(250~400毫米),有利植物生长,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

(2)贺兰山北麓的乌兰布和沙漠,地处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盟和阿拉善盟境内。北至狼山,东北与河套平原相邻。东近黄河,南至贺兰山北麓,西至吉兰泰盐池。南北最长170千米,东西最宽110千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千米,海拔1 028~1 054米之间,地势由南偏西倾斜。

(3)中卫市的腾格里沙漠。在阿拉善地区的东南部,介於贺兰山与雅布赖山之间,大部属内蒙古自治区,小部分在甘肃省,面积42,700平方千米。沙漠内部有沙丘、湖盆、草滩、山地、残丘及平原等交错分布。沙丘面积占71%,以流动沙丘为主,大多为格状沙丘链及新月形沙丘链,有湖盆422个,半数有积水,为乾涸或退缩的残留湖。

3.3 宁夏丘陵、台地、平原资源

宁夏平原错落,丘陵连绵,平原面积13 897.4平方千米、丘陵面积19 678.4平方千米、台地面积9 121.2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 26.8%、38%、17.6%。主要有宁南黄土丘陵,面积19 678.4平方公里,海拔1 700米~2 100米,具有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灵盐台地,面积9 121.2平方千米,海拔1 300米~1 500米,具有波状起伏,平岗与宽谷相间,沙地、沙丘遍布,多盐湖的特点;银川平原,面积7 977.7平方千米,海拔1 090米 ~1 200米,具体地势平坦,沟梁纵横,湖泊众多,沙丘散布;贺兰山东麓洪积平原宽广,西南部为破碎台地,北部土壤盐渍化严重的特点。

3.4 宁夏水流(河流、湖泊)资源

3.4.1 宁夏河流概况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流资料较为缺乏,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河流具有量少、质差、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变率很大等特点,主要的河流有黄河、清水河、苦水河、泾河、两岸诸沟等。

3.4.2 宁夏湖泊概况 宁夏境内现有知名的湖泊:银川的宝湖、燕鸽湖、鸣翠湖、阅海、北塔湖等,平罗的沙湖,大武口的星海湖,永宁的鹤泉湖,西吉的震湖,盐池的哈巴湖等等。

在宁夏湿地类型中,除了沿河分布的滩涂湿地外,更重要的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湖泊。银川素有“七十二连湖”之称,根据银川市湿地办资料显示:银川市现有湿地400多处,面积达五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占52%。全市自然湖泊近200个,其中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有20多个。

3.5 宁夏天然林地资源

宁夏为全国少林省区之一,森林资源具有数量少,覆盖率低且地理分布不均衡;林木生长量少等特点。

宁夏林地中,按起源分:天然林66.5万亩,占总量的37.5%;人工林111万亩,占总量的62.5%。天然林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六盘山和罗山,三山有林面积共4.06万公顷,占宁夏天然林有林地面积的91.6%;蓄积量287.2立方万米,占宁夏天然林地蓄积量的96.8%。此外,海原县灵光寺、盐池县毛乌苏、灵武县白芨滩、青铜峡库区及陶乐县亦有少量天然乔木、灌木林分布。

3.6 宁夏的气候资源

宁夏地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秋凉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南凉北暖、南湿被干和气象灾害较多等特点。

宁夏年平均气温4~9℃,由南向北递增,具有月平均气温各地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春季升温和秋季降温过程短而快等特点。

宁夏降水少,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83.4毫米~677毫米,由南向北递减,六盘山和贺兰山地区年降水分别为677毫米和430毫米,是宁夏南、北的多雨中心,年降水总量中,春季占14% ~18%,夏季占51% ~65%,秋季占20% ~28%,冬季占1% ~2%。各地年降水曲线呈单峰型,进入六月降水量迅速增大,九月以后,降水量急剧减少,月平均降水最大值一般出现在八月。

4 宁夏自然地理资源可供开展的户外运动项目分析

虽然宁夏地理面积较小,但可供开展户外运动的自然地理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山地、荒滩、沙漠资源。可以说,除了水资源短缺外,具备可供开展几乎所有户外项目的自然地理资源。另外,宁夏地处西北内陆,人口较少,部分的自然地理资源未受到人类的影响,仍然保持着较好的原有自然状态,对于开展户外运动来说是十分可贵的。

4.1 宁夏山地资源

山地户外运动是户外运动中陆上户外运动的主要部分,是以山地自然环境为运动场地的户外运动,包括山地运动、峡谷运动、野外生存以及荒漠运动等。

宁夏是个多山地区,山地面积8 179.4平方千米,占宁夏总面积的15.8%,贺兰山、六盘山和罗山中有着大面积的天然林分布。所以山地运动中所有系列的项目在宁夏现有的自然地理资源中均可开展。攀岩、岩降、山地定向、山地穿越、山地野外生存和登山等岩壁系列和登山运动是宁夏最具优势的户外项目溪降、溯溪、搭索过涧、漂流、攀冰等山地项目只能在部分地区开展。

4.2 宁夏沙漠资源可供开展的户外运动项目分析

宁夏从西面、北面至东面,由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相围,沙漠资源非常丰富,使得沙漠穿越、沙漠定向、沙漠求生、滑沙、沙漠摩托车、沙漠汽车等成为宁夏开展沙漠类户外的优势项目。

4.3 宁夏丘陵、台地、平原资源

宁南黄土丘陵具有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灵盐台地具有波状起伏,平岗与宽谷相间,沙地、沙丘遍布的特点;宁夏的平原具有地势平坦,沟梁纵横,湖泊众多,沙地散布等特点。这使得利用丘陵、台地、平原可开展徒步穿越、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摩托车、汽车等户外项目。

4.4 宁夏水流(河流、湖泊)资源

宁夏水流资料较为缺乏,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河流具有量少、质差、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变率很大等特点。所有河流类户外项目在宁夏开展的情况较差,垂钓、摄影户外项目很受欢迎,皮艇、独木舟、漂流等户外项目十分冷淡。

4.5 宁夏天然林地资源

宁夏为全国少林省区之一,森林资源具有数量少,覆盖率低;地理分布不均衡;林木生长量少等特点,天然林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六盘山和罗山。丛林穿越、丛林野外生存、丛林探险等户外项目伴随着山地类项目的开展而进行。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宁夏虽然地理面积较小,但辖区内自然地理资源丰富多样,尤其是山地资源和沙漠资源。

(2)宁夏现有的自然地理资源十分有利于户外运动的开展,其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有利于开展除海岛户外之外的几乎所有户外运动项目。

(3)宁夏现有的各类自然地理资源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山地和沙漠资源极为丰富;河流、湖泊等资源短缺;林地资源分布不均等,使得山地和荒漠户外运动项目开发潜质巨大,而水上和林地户外运动项目开发潜质较小。

(4)宁夏气候特点制约着户外运动的开展,少雨、干旱、多沙尘、冬冷夏热的气候制对户外运动的开着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户外运动的特点,在开展过程中,对参与者和自然地理资源都有着一定的不利影响,这是由于该项运动自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和开展该运动过程中对环境带来无法避免的破坏所造成的。

(5)开发宁夏现有的自然地理资源开展户外运动,在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自然地理资源的基础上,借助户外运动在区内开展的现状及该运动所具备的的影响力,发挥该项运动独具的教育功能和健身价值。

5.2 建议

(1)借助宁夏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资源予以合理的开发,大力开展户外运动项目。

(2)借鉴其他地区较为成熟的开展模式,结合宁夏独具特色的自然地理资源,应重点打造与之对应的最具优势的户外运动项目,如,借鉴青岛借助海洋资源开展影响全国的“蓝色体育”、哈尔滨借助冰雪优势开展的“白色体育”等,宁夏可借助沙漠资源开展最具特色的“金色体育”。

(3)针对宁夏河流、湖泊、森林等自然资源分布布局的现状,可采取鼓励部分此类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对应的户外运动项目,从而提升这些地区此类项目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群的关注,如,固原六盘山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可重点打造林地类户外项目;银川湖泊资源丰富,可重点打造水上类户外项目等。

(4)在借助自然地理资源开展户外运动的过程中,应该秉着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自然环境所遭到的破坏。

(5)对户外运动的推广,应秉着安全与规范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规范的引导和科学的宣传,使得参与户外运动的人群既具备相应的规范技能,又能够对户外运动有理性的认识,避免参与该项运动的危险性和盲目性。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2] 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户外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李致新,张志坚.户外运动的健身意义及其规范化[J].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2001—2002.

[4] 张志坚.户外论坛发言稿[Z],2005.

[5] 宁夏回族自治区计划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绘制.宁夏国土资源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

[6]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网站[EB/OL].www.nxfao.gov.cn.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山地沙漠
山地草甸
青海草业(2022年2期)2022-07-23 09:34:58
冬季户外运动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走进沙漠
山地之旅
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0:54
山地之美——雨补鲁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3:48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