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韬
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显著特征是人类拥有意识,懂得思考。拥有了意识的同时就拥有了想法,首先就要考虑生存问题,搏杀技能的出现是人与兽争斗的重要产物;而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争夺领地、生活资料对于传统武术“催生”的作用更为直接,这样就逐渐产生了传统武术。《吕氏春秋·荡兵》说“民固剥林木以战矣”,“争斗之所自来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都充分反映出原始先民强悍好斗的勇武习性。[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武术在社会的发展中也经历了很多角色的转换,不断适应并生存下来,所以生存对于任何事物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生存下来的传统武术需要信仰让其健康地发展下去。笔者认为,传统武术信仰包括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两部分,即个体对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生活的前途和命运、人生的状态和归宿等等的超越性的把握和持有以及特定民族或社会民众,对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及终极发展归宿之理想的把握和持有。传统武术信仰来源于个体,但个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传统武术信仰的价值高度以及生存归因,都在不断地进化和改造,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大环境。
按照对信仰的一般理解,传统武术信仰指的应该是人们在传统武术领域的发展、形成的指向未来的一种自我意识,它形成于武术之中,但又反过来对人们的人生具有一种解释、指导作用。[2]
信仰能够提升传统武术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够指导从事传统武术的个体。而要释放传统武术信仰,必须清楚它的功能和作用。就社会功能而言,传统武术信仰首先是在社会中不断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有点儿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是人们在传统武术领域的发展指向未来的一种自我意识。它牵动出社会整体的一个传统武术发展的方向和高度,并不断追求而趋于完善;就作用而论,主要表现出情感的保持和发展,以及在同一个群体中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在行为方式和人生追求的影响、规范和指导中,倡导出道德认同,价值观念和自我超越。
追求更高的价值,体现自我的超越,释放传统武术信仰,使传统武术成为一种优秀文化深入人心,并通过传统武术信仰带动中国武术的发展和传播,使更多的人们了解传统武术信仰和弘扬传统武术优秀文化,更好地学习武术,发展武术,传播武术,为传统武术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把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技艺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主要是由于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传统武术文化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原始宗教活动中,就已经出现了传统武术的身影。《说文》中记载:“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也。”说明在巫术祭祀等活动中,武舞的成分很多,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将原始文化同武术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在原始时期多位一体的文化形态中,武术得以在其中萌发而共生共长,并构成了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说明传统武术与信仰之间的紧密关系。[4]实践可以证明,过往事件的真实性,可以反映出事物的发展走向,因而传统武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直到今天武术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足以说明它的价值。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文化就有信仰。对传统武术信仰的研究,应该从文化的视角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细致地分析与总结。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大环境下,对武术进行融汇并根据传统武术的现状分析,才能更好地发展传统武术。
传统本身就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词汇。传统武术在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其社会的价值取向、师门认同、武神崇拜、拳谱价值等进行分析,突出传统武术存在的意义,以及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文化价值,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传统武术信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信仰文化原因的论证,发展传统武术并使之成为传统武术信仰和文化传承的主要动力。民族团结成为传统武术信仰的力量,使得传统武术文化有更为广泛的基础与更高层次的提升,同时传统武术信仰能够激发人们对传统武术的自信和热爱,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神话传说造就了我们对英雄的推崇。这些活跃在原始歌谣和神话中的人物,培养了华夏民族尚武重义的审美感情,他们自身也成为后世灿烂的中国武术的始祖和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的胚胎。[5]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武术的远古时期,“传统武术”的价值意义主要在于如何与残酷的自然界作斗争,如何在“人民少而禽兽众”的残酷环境下生存下来,如何面对部落之间的争夺与对抗取得胜利。[6]战国时期“角力”的盛行,使得武艺技击的价值作用突显,到后来“武舞”一词的出现,反映了传统武术已经有了娱乐观赏的价值。这些社会价值的出现反映了传统武术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下的价值信仰,追求更多的是传统武术会带给人们什么。这也就是人们因为什么才会去追求这样一种活动。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内容,会在武术练习者的性格、品质中潜移默化,使练习者在身体体验的过程中接受中国文化,使人们真正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7]
中华大地上最具影响力的儒、释、道三家学说,自出现以来对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发展就产生着影响。然而传统武术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拳种,产生着影响。所以传统武术发展至今仍然能够散发出自己的能量,不仅因为它强大的生命力,还有它所拥有的坚强信念。在中国历史上人们都是用儒家思想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自然人们对于武神的崇拜不仅仅是其高超的武艺,而且还有他那种在当时社会人们以道德认同的行为为准则,驱使人们对“武德”的敬仰,并把那种道德行为融汇于传统武术中。关羽,字云长,三国时候的蜀国名将,忠义、勇武是人们对关羽的深刻印象。中国古代社会推崇关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原因,那就是关羽身上所具有的“义”、“勇”思想内涵。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宋以后传统儒家思想的不足。[8]观念的转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对传统武术有一定的了解,只有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对传统武术的认识,就决定了传统武术的发展趋势。传统武术信仰就是不断超越传统武术观念。提高传统武术的知识含量以及传统武术的知识层次,才是提高传统武术观念的重点。所以对传统武术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研究,就是将观念深入到传统武术信仰中去,体现了传统武术知识与观念的超越性。传统武术观念带给社会的是什么,传统武术就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传统武术信仰的方向就会明确。
传统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从古到今的历史演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不同阶段赋予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使命,同时影响着中华大地上的华夏儿女。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和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至今仍然受到世人的喜爱。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今天,依然能够闪耀璀璨的光辉,不仅仅是由于传统武术所尊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与价值取向,以及作为当代其他运动所不能替代的体育项目,更主要的是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所散发出来的厚重而深邃的东方韵味。
传统武术信仰是传统武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灵魂所在,对于社会及其成员的价值判断追求认同具有深刻的影响。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同时又超越了文化的存在物,传统武术信仰是传统武术超越性的存在要求,又是促进传统武术在各方面的长足发展不可缺少的。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中提到了他习武的情况:又曾受刀楯及单刀双戟,皆有口诀要术,以待取人,乃有秘法,其巧入神。那在当时已经出现了“口诀”、“要术”等内容,也说明了传统文化的规定方式正在一步一步的影响着传统武术。传统武术需要信仰来支撑和发展,将拳谱和心法之类的精华传播流传下来,希望可以继承传统武术和传统武术的信仰,所以信仰的力量,促使先辈们总结和提炼出了拳谱、心法和口诀等内容,用来传承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信仰的实践性,传统武术本身的实践性紧密结合。提高信仰在传统武术精神世界中的地位,发展传统武术社会实践的优越性,意义重大。
[1]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永峰.武术复兴的着力点——休闲与信仰[J].体育学刊,2007(5):57~60.
[3]周伟良.梅花拳信仰研究——兼论梅花拳的组织源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839 ~853.
[4]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5]郭小晶,刘可,王亚慧,等.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0.
[6]曹红敏.浅析传统武术价值的历史演变[J].搏击·武术科学,2011,8(8):37 ~38.
[7]郭玉成.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当代价值与发展方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3):40 ~44.
[8]杨祥全.从姜公至关帝:中国武圣文化的历史演化[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1,1(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