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颖
(通化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高等师范学校作为输送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之地,其教师教育水平与效果直接影响高师生的职业发展。而高师生如若希望自己能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未来教师的一员,自身必须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品质。在高师生所需要具备的综合品质中心理能力、人格素养、个性品质等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对高师生的事业,更是对他们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等师范院校不仅应当把高师生业务素质提升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更应该把高师生的优良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的养成作为重要目标,这也符合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长期以来,担负高师生心理教育的重要载体的便是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传统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多以对心理知识的介绍,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愈等为基本内容构成,较少涉及到积极、主动、发展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建构。
鉴于此,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知识和理念视野改革其不合理的体系,建构适应于高师生也适合于社会对教师心理素质要求条件的课程范式。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细致探究了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弹性理论。心理弹性意旨人的心理活动存在类似弹簧一样的张力品质,而这种品质能够帮助个体在压力和挫折情境下积极适应[1]在面临压力事件时恢复和保持适应性行为的能力。[2]心理弹性也被看做是积极发展结果的概念,即个体尽管处于不利环境仍然表现出很好的社会能力,积极的自我、自信,使事业获得成功等。[3]有三方面的维度共同支撑着心理弹性的实现力,一个是人格,例如儿童的气质特征或是性格特点等;一个是家庭,例如家庭的气氛、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等;最后一个便是社会支持,这里包括学校尤其是老师,还有一些社会机构和部门等。我们以为,随着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的出现,建构具有时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成为必要之事,基于对心理弹性理论的考察,我们以为以心理弹性理论为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理念基础和前提,既必要,亦可行。
何谓心理弹性?综合国内外既有代表性观点,我们以为,心理弹性就是指个体在遭遇不良刺激、环境威胁、消极情绪时能够主动面对、积极适应、能动抵御的心理品质。而这种品质是广大学生尤其是身为“准教师”的高师生们应当具备的。那么,我们既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将高师生心理弹性品质的养成作为基本目标呢?
长期以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形成了以培养“无问题”、“无心理问题”的人为目的,而事实上,只要正常的个体,在他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难免遇到一些心理困惑,甚至会发生一些心理问题。如果课程诉诸于将这些问题彻底去除这是不现实的。而心理弹性理论告知我们,有这样一些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在遭遇创伤时不至于心灵毁灭而有机会恢复心力;在遭遇打击与挫败时不至于一蹶不振而是很可能勇敢面对无畏战斗;在困境重重时不至于半途而废而有机会重整旗鼓,战斗到底。而这些就是构成心理弹性力的三个基本维度,即心理复原力、心理抵抗力和心灵韧劲。我们以为,这样的心理能力才是高师生应当具有的,也是高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诉诸实现的。教育也好,课程也好,都不可能只教学生追求幸福而不教会他们面对痛苦的方法,也不能只告诉他们追求成功而不告知失败后的处理模式,这样的教育是没有张力的,而没有张力的教育和课程是无法培养出来有心理弹性的个体的,没有心理弹性力,高师生在现在和未来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时候也缺乏必要的应激能力,而这必将影响他的人生和他的社会贡献力。
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依托于一些重要的 “保护性因素”,而我们以为这些因素也应该成为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要的内容资源。心理弹性的保护因子包括个人计划能力、内部控制源、个人的积极经历、支持性的家庭关系、遗传和环境的相互影响等。[4]
那么,如何围绕这些“保护性因素”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资源建设呢?我们以为,具体建设工作可以围绕以下四芳面进行。第一,高师生个体成长教育资源的挖掘。这里包括高师生积极或消极的经历体验,实现课程教学的分享和分担。这方面的资源建设对于高师生自身的心理成长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资源挖掘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如果高师生不能充分教育者,或者说高师生个性中的一些因素使得其不愿意分享他个人的成长经历,那么这部分有效资源很可能就会失去,而发挥不了共享价值。第二,调动高师生的家长教育资源,以家庭的“重要他人”的心理影响力为课程教学资源。这部分的资源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高师生首先受到家庭影响,然后受到学校或是社会的影响,而高师生无论形成何种人格特质都必将一定程度受到家庭人物或是其他因素的影响。第三,社会能源的开发和建设,这里的社会能源包括一切有利于高师生积极、能动、弹性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例如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引起心理共鸣的社会事件等,也包括校园、学生周遭发生的现实问题,这些都是区别于高师生自身和学校既有课程资源的教育能源,很可能是一大部分正待开发。第四,着重于“未来教师”的角色心理资源建构,这里包括身为教师的“他者”的心理示范和高师生自身的“自我心理关照”。这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或是部门有机联系到基础教育机构或是部门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了解他们所期待的,所害怕的属下、同事和老师的心理特征,而以此来针对性的提升相关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侧重“保护性因素”资源建设并不等于全部以此为中心。一些重要的传统课程资源依然是高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课程基础,同时需要建立传统课程内容与“保护性因素”资源之间的自然有效的链接,链接以“和谐助益于高师生心理弹性力养成”为根本原则。
心理弹性品质或是能力的养成建立在生命个体自身的积极意愿基础上,并不是被动的课堂灌输和强行的心理教育能够实现的。而只有激发了个体愿意用生命去体验、去反思、去评价的意识,才能有机会帮助其发现内心的矛盾,并且寻找到积极方法调和这种矛盾。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施方面应当以对高师生生命体验意识和能力的激发为方法选择重要考量。
体验式,体悟式,反思式的课程实施如何可能?我们以为,高师生生命体验意识和习惯的需要两个基本教育条件。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与设计能够自然而然渗入高师生的精神世界,主观不排斥甚至是喜欢就有机会进入深度体验。另一方面,课程设计与实施主体能够真正做到社会视角转换,切身考量到学生本身的身心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用大脑去思考,用情感去体验。
当然,生命体验意识的确立、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实现更需要依托于整个学校的文化和风气,尊重学生个体,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条件,接纳学生的不完美,愿意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可持续提高提供不遗余力的帮助的学校、教师必将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支持,这也有助于和谐互助的课程实施主体关系的建立,而这种关系对于高师生最终心理能力的实现,尤其是心理弹性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和积极的价值。
心理弹性品质的实现依托于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人格特质,而我们以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成效最终也应当由社会支持机构或个人与高师生自我两方面综合评估来确定,也就是我们所指称的“他评”结合“自评”。能够为高师生的心理成长提供支持的“他者”必是关心高师生个体的重要他人,而最终他们也将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验证来给予高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能力品质发展水平以相对恰当的回应和反馈。基于体验与互动的课堂实施,高师生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后,发展了自我个性中一些曾经有待发展的品质,提升了有待提升的个性因素,而对于提升和发展的空间、实际效果作为体验主体的高师生最具发言权,而我们所说的“自评”也正是指高师生的自我心理体验和成长反馈。最终由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机构、部门或是主体结合 “他评”与“自评”的结果做出理性分析,尤其是对于两方面评估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必要的分析,找出原因,为后续的教育提供新的契机。当然,“他评”和“自评”由于评价主体缺少必要的专业评价知识,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也容易受到主观意识或是情感偏好的影响而使得评价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我们以为,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与设计者能够通过自己对课程和学生特点的了解为其最终的自我评价提供必要的指导或是原始素材,那么这种相对的由评价所带来的问题也就无伤大雅了。
家庭、社会、学校、高师生自身这些都是影响高师生心理品质形成,尤其是心理弹性品质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以为,学校作为系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是最有可能从理论、实践,从理性、感性,从宏观、微观等多方面对高师生展开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学校不仅能够培养高师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还能够帮助高师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自我坚持、勇敢无畏、自主果敢等心理品质。正因此,高师院校教育实施部门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心理能力训练部门应该注重考量如何建设良好的心理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如何汲取心理弹性理论合理精华,将其作用于符合校本发展条件的现实土壤,发挥该理论的最大能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高师院校的科学、有效、可持续的发展。
:
[1]Wagnild G M.Resilience and successful aging among low and high income older adults.Journal of Geront logical Nursing,2003,29(12):42-49.
[2]滕秀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3-10.
[3]Hauser,S.T.Understanding resilient outcomes:Adolescent lives across time and generations [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1999,(9).
[4]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31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