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三维必备素质论要

2014-02-12 18:50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政政治

林 榕

(黎明职业大学 思政部,福建 泉州 362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1]要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关键在于提高任课教师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具备三维过硬的政治素质、渊博的理论素质、优良的职业素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信念的综合表现,是思政课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必备的基本品质。思政课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宣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重任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

1.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规定:“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方向,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目前,国内外敌对势力与我争夺年轻一代的斗争愈加尖锐复杂,思政课的核心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明确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始终明确这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偏废。

2.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立场,就是立足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中国共产党党性原则的立场、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立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学生们常常会提出诸如实行市场经济是否还要弘扬雷锋精神?改革开放三十五年为什么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如此突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难以遏制官僚腐败现象等诸多问题,正确对待并辩证地解答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就涉及到政治立场问题。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事关方向、原则和大局等根本性问题上,必须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帮助、教育和引导学生。

3.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政治信念,是指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基于政治理想和价值判断所具有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坚定主张,政治信念是支撑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强大精神支柱。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社会转型期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碰撞,现实生活中激增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面临着强烈冲击,更对高校思政课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作为思政课教师,其自身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必须始终不渝地坚信马列主义,始终不渝地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不渝地坚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始终不渝地坚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唯此,才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政治信念。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理论素质

高校思政课博大精深的理论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理论素质。只有苦练内功、增强实力,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功底,思政课教师讲起课来才能理直气壮、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有强大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1.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目前,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师,专业背景相当复杂,一些教师虽然出自思政教育专业,但专业知识不扎实,马列主义理论功底并不深;相当一部分教师并非出自思政教育专业,甚至从未接受过全面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难以向学生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难以胜任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思政课教师还必须刻苦钻研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精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能够运用它解答当今复杂形势下国家建设中面临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2.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丰富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层出不穷,然而在思政课师资队伍中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狭窄的问题,这大大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现实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思政课涉及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任课老师如果缺乏丰富的知识将难以驾驭。高校思政课新教材的鲜明特点是知识面宽、综合性强,不仅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共运史、中国革命史、法学等知识,还涉及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美学及自然科学知识,新教材的综合性特点决定思政课教师除具备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必须不断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展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构筑起立体化的知识根基。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讲起课来才能旁证博引、运用自如、灵活取舍,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3.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敏锐准确的政治鉴别力。所谓政治鉴别力,就是以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与事件的认识、分析和判断能力。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的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力腐败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漫延,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辩证思维的习惯,总体上识别能力较差,极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得出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结论,这就迫切需要思政课教师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在错综复杂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不糊涂、不迷航、不动摇,能从政治高度观察、分析、判断问题,一旦学生当中有某些错误思潮、言论“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能见微知著、洞悉真伪、答疑释惑,培养和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后备人才的重任,这一重任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

1.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品质和遵循的行为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政课教师是必须具备优秀的师德修养,这是思政课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修养不仅包括严于律己、关爱学生、乐于奉献,还要做到严谨治学、正直公道、率先垂范,成为“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影响学生,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带动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3],”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出色的教学能力。一是必须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应当掌握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言表达要层次清晰、抑扬顿挫、生动形象、富有逻辑力量,从而使学生乐于倾听。二是必须学习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如今,高校已经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教师必须努力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利用网络、音频、视频,将古今珍贵史料、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焦点难点问题融入教学,做到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综合运用,使理论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富有时代气息,从而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切忌脱离实际、照本宣科、满堂灌输,应当与时俱进、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将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3.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一是要具有创新意识,思政课教师必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基层、农村了解社会发展现实,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综合、判断、推理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二是要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4]例如,教师可运用“矛盾的普遍性”、“普遍联系”观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个人成长发展中可能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可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观点、“变化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研究探索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使问题得到创造性的解决。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1).

[2]新华社.十八大报告解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N].福建日报,2013-01-17(7).

[3]焦新.袁贵仁部长与高校思政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座谈[N].中国教育报,2010-05-14(1).

[4]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272-275.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