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物流园区发展研究

2014-02-12 02:51:19陈朝萌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4年5期
关键词:物流园区物流业深圳

陈朝萌

2013年10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2 部委联合发布了《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投资、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体阐述,对物流园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圳目前有六大物流园区。如何结合《规划》的发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物流园区的集聚优势和基础平台作用,构建与区域经济、产业体系和居民消费水平相适应的物流服务体系,对于打造深圳质量、实现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有机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深圳物流园区的基本情况

深圳物流行业目前居全国的领先地位。“十一五”期间,深圳在国家批准《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被确定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在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被确定为全国物流节点城市。美国UPS、德国汉莎、丹麦马士基等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深圳,IBM、沃尔玛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在深圳设立全球采购中心。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的重要节点,对提高深圳社会物流服务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深圳规划建设六大物流园区基本情况如下:

(一)盐田物流园区

盐田物流园区属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仓储、拆拼、加工及物流信息服务等,规划面积为0.96 平方公里,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与国际深水中转枢纽港的功能优势,已经具备了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雏形,是华南地区支线箱源和国际中转箱源的集散地。

(二)前海湾物流园区

前海湾物流园区属综合物流园区,重点发展港口及陆路散杂货集散、集装箱中转、加工、转运和配运,以及与物流业相关的货运交易、信息、管理、保险和金融等服务业。总面积约8.67 平方公里,其中保税港区的面积3.71 平方公里。功能包括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三)航空物流园区

航空物流园区以国内货运为基础,重点突破国际货运,综合发展海陆空多式联运。占地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其中国际园占地27 万平方米。国际园是国际货物处理场所,包括国际货运村、国际货站、保税仓库、快件处理区、联检综合楼以及海关货物查验场、货物消杀处理库房等配套服务设施。

(四)平湖物流园区

平湖物流园区属陆路转运枢纽型综合物流园区,重点建设集装箱中转市场、仓储配送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等三大目标市场,总规划控制范围14.75 平方公里,具有铁路货运枢纽优势及海陆空立体交通条件,通过平盐铁路、平南铁路与东部盐田港区和西部蛇口港群连接互通,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平湖南铁路编组站位于园区中心位置。平湖物流园区具备港口、公路、铁路等多种对外交通物流功能,重点发展公铁、海铁、公铁海联运等铁路货运枢纽多式联运。

(五)龙华物流园区

龙华物流园区定位为服务口岸,重点发展为出入境集装箱接驳、物流中心和配送、进出口货物代理、集装箱还箱点、信息管理及相应支持系统服务等。总占地0.65 平方公里,其中“内陆物流港”占地53 万平方米。为深圳及珠三角的进出口货物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经济、高效的物流集散场地,具有保税仓储、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集中报关、物流信息平台、进出口贸易、商品展示、转口贸易、新生产的集装箱出口报关、退税等功能。

(六)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

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属市域配送中心型物流园区,总规划用地面积4.738 平方公里,主要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各类高附加值批发市场和采购中心、生产零售商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以物流信息支持的信息平台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行业,提供物流信息业务的各类新型行业、运输仓储和货运代理等传统物流行业等。

二、深圳物流园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深圳物流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园区规模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纵向对比,深圳的城市发展迅速,先后成立了光明新区、坪山新区、龙华新区和大鹏新区,但是服务于新区的新兴产业、商贸服务等配套物流园区却没有规划建设。横向对比,与深圳同等经济规模的苏州,规划10 座大型物流园区,分为2 个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5 个综合型物流园和3 个时效性区域运送型物流园,且各园区定位清晰、布局合理。而深圳目前仅规划了6 个物流园区,在数量和规模上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

物流设施能力不足。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水、电、路、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盐田物流园区、前海湾物流园区等口岸服务型物流园区,存在集疏运通道不畅,路网配套能力较差;平湖物流园区虽然有铁路货运枢纽优势及海陆空立体交通条件,近年海铁联运比例增幅超过10%,但是多式联运占到的比重仍然偏低。物流园区周边交通设施仍欠完善,园区货运交通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造成社会物流运作成本提高和效率降低。

信息化程度不高。与全球发达物流枢纽城市相比,深圳缺乏全流程、自动化、一体化公共物流信息网络。物流园区内现有信息资源未能有效整合,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来统一调配、协调园区的物流资源。园区企业、园区管理和服务机构、相关政府部门之间信息未能实现互联互通和有序交换。

政策体系等软环境有待加强。深圳2002 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物流业的若干意见》,2009 年发布《深圳市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方案》,2011 年11 月发布《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国家相应的宏观政策予以支持。但现有物流政策呈现出多头、分散、不成体系等问题,对具体的园区支持力度还是不足,政策的前瞻性不够,实施中难以落到实处。

(二)深圳物流行业面临的挑战

全球经济的不景气给深圳物流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圳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对外围经济依存度大。例如金融海啸就使深圳港2009 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出现了近15%的负增长,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在开港当年就遇到了货源不足的尴尬。当前全球经济温和复苏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外贸发展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对物流业也不是利好消息。

产业转移升级对深圳货源腹地的影响。珠三角是深圳物流业的货源腹地,随着广东省的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湖南、江西、四川等地,货源腹地逐步分散。大多数交叉腹地与深圳之间都不得不采用铁路或多式联运的方式进行货物交流,海向腹地与深圳之间则只能通过水路支线或内贸航线进行联系。同时,货源腹地面临与长三角的物流业竞争,这给深圳的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深圳物流园区的发展

《规划》中提出全国物流园区发展目标为“到2020 年,物流园区的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设施能力显著增强,多式联运得到广泛应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明显提高,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绿色高效的全国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对深圳物流园区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深圳社会物流服务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引领物流发展高端

作为国家规划的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深圳应继续保持国内物流业领先地位,抢占技术高端和管理高端,强化模式创新与体制创新,促进具有高效益、高附加、高拉动、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的高端物流发展。

要加快物流园区设施等硬件技术更新改造,提高机械化、自动化和系统性、兼容性,促进各种硬件的衔接和配套,提高物流园区的智能化水平。要创新物流园区的管理,结合第四方物流发展,搭建物流供需公共平台,科学调配园区物流资源,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二)新建园区合理布局

结合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进程,在坪山新区、光明新区、大鹏新区规划建设新的商贸服务型物流园,适应区域协调发展,满足区域消费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结合深圳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金融、商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建立新兴产业与物流园区发展的联动发展机制,建设与新兴产业园配套的物流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服务新兴产业发展。

结合深圳的传统产业升级,满足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升级配套的物流园区,建立传统产业与物流园区发展的联动发展机制,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竞争力。

(三)现有园区整合优化

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国家突出了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将获得更为均衡的发展。深圳要应对经济形势,转变物流发展模式。

物流园区要均衡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结合深圳外向型的经济特点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情况,对现有的6 个物流园区进行定位优化。盐田、前海湾、空港、平湖、龙华物流园区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增强对货源腹地的覆盖作用。政府应打通多式联运涉及的铁路、公路、海关等政策通道,增强多式联运公共物流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提升多式联运的软硬件环境。

将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改造成为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为商贸企业提供运输、配送、仓储等物流服务以及商品展示、电子商务、融资保险等配套服务,满足一般商业和大宗商品贸易的物流需求。

(四)建设智慧物流园区

推进社会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多部门信息交换平台、物流园区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行业要牵头搭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依托现有各类信息平台资源,整合相关部门或企业公共性物流基础信息数据,建设面向全社会、全行业的综合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针对深圳的物流园区主要为进出口服务的特点,政府要建设打通报关、报检、仓储、采购、运输等物流环节的信息系统,实现异构数据同步及交换,实现多个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

进一步提升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构建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客户、政府相关部门等公用的智慧物流平台,研究制定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接口规范,建立物流园区的信息采集、交换和共享机制,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提高物流的智能化水平。

(五)政府加强引导管理

深圳应该对国家《规划》和《深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落实提供良好的外围条件,包括法规、标准、政策等。在政府规划产业发展的同时,考虑配套物流园区的发展需求。建立政府相关部门间的联席会议制度、行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和物流发展的学术研究制度。

政府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物流行业相关的海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税务等政府部门的协调,定期研究物流行业发展尤其是物流园区发展中的协调和发展问题,主动打通有利于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壁垒。行业及行业的领导企业应加强沟通协调,履行自律、协调和引导的职能,把握物流园区的发展方向,创新物流园区的管理模式,提升物流园区的专业水平。

猜你喜欢
物流园区物流业深圳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现代装饰(2020年11期)2020-11-27 01:48:12
物 流 业
江苏年鉴(2018年0期)2018-02-12 04:22:17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中国制笔(2016年1期)2016-12-01 06:47:30
深圳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6
深圳医改破与立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4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中国储运(2015年8期)2015-11-21 06:49:34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38
一张图带你读懂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 看看全国物流园区都有哪些“新”变化
物流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