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博
(辽宁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36)
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开发,是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纵观全世界的历史文化,中国文化有鲜明的特色和高远的价值,是人类走出目前困境的思想资源。因此,加强中国古代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辽宁省有丰富的地方文史类文化资源,但诸多先贤诗文集保存在省内各图书馆中,鲜有人阅读。世人多认为辽宁省甚至东北地区文化瘠薄,有文化荒漠之嫌。实际并非如此,辽沈地区在古代尤其是辽金元以来就涌现出一批影响颇大的文化精英,如辽代才女萧观音、萧瑟瑟,元代的耶律楚材、耶律履父子,明代的贺钦及冯裕家族,其中尤以冯惟敏、冯琦为重。而清代“辽东三老”李锴、陈石闾、戴遂堂闻名遐迩,王尔烈、缪公恩、常理斋、金科豫、多隆阿、魏燮均都是其时的诗文名家。上述人物作品中,较早被整理出的是魏燮均的《九梅村诗集》,由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毕宝魁校点、注释,辽海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十年来产生明显的社会效应,对于推动铁岭市的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试通过梳理、解读这一文化现象,思考图书馆地方文献利用与开发相关问题,拟提建设性意见。
魏燮均(1812~?),初名昌泰,字子亨,号芷庭,“因慕郑板桥之为人,遂更名燮均,字伯柔,又字公隐,铁民其别号也。幼时曾梦入九梅村探梅,又自号‘九梅居士’”①,生于嘉庆十六年腊月二十三(1812年2月6日),原籍河北昌黎,先世于康熙年间迁居铁岭,初居铁岭城南郊前八里庄附近,36岁时迁居铁岭城南50里左右的红杏山庄(今铁岭县李千户屯乡靠山村红杏屯自然村),并终老于此。其间建造茅屋,购置土地,在田园、幕府、书馆中度日。
魏燮均终生未中举。于同治四年(1865)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未及第,次年进京谋职未果。咸丰三年(1853),42岁始“依例贡明经,学使张振之先生慕其才,欲擢为汉教习,以居忧未果”①。其后在海城、金州、岫岩、沈阳幕府供职,身兼记室及家庭教师,非正式朝廷命官。
魏燮均一生创作大量作品,据《九梅居士传》和诗集记载,共6种,分别为《九梅村诗集》《香雪斋笔记》《梦梅轩杂著》《荒史纪闻》《采遗集》与《嗣响唐音集》。其中,《荒史纪闻》是广泛收集民间传说和杂取稗史逸闻敷衍而成,内容和体例与《聊斋志异》相仿,惜乎散佚。6种作品中,只有《九梅村诗集》流传至今。
《九梅村诗集》共刊行两次,首刊为光绪元年(1875)红杏山庄本,由著名学人俞樾题名。此版目之所及起码还存世三套,现分别藏于辽宁省图书馆及辽宁大学图书馆。另一版为民国十四年(1925)本,由主持铁岭文化教育的官员王显廷重刻,其时担心《诗集》失传,筹备重刊事宜,不想原版已毁。
毕宝魁教授校注的《九梅村诗集校注》以光绪本为底本,参照民国本和手稿校订并注释,后由辽海出版社于2004年7月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约80万字,软精装,封面古朴高雅,内文纸质精良,字迹清晰。
魏燮均生活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是辽东地区著名诗人兼书法家,在今东北、河北及京津地区有一定影响。书法作品至今尚有流传。毕宝魁教授收集其资料20余年,将现有版本、文献资料全部网罗,共收诗1723首,文5篇及对联、书幅若干。此书对了解清代末期东北尤其是辽东地区诗坛情况颇有价值,于东北地方史研究也有所裨益。
2.1 本书以普通读者能够读懂为整理目标,对全部诗歌进行注解和简释,故能得以普及,并引发魏燮均研究热潮。中华书局原总编辑、原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秘书长傅璇琮先生评论该书:“以宝魁同志这部《九梅村诗集》校注本为新的起点,对东北的文学史料和地方文献,能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整理规划……他不限于古籍整理的传统做法,即只是一般性的标点、校勘,而是注释字句,阐发诗意,既扼要指明诗篇主旨与含义,又画龙点睛地启示诗句的艺术情趣与魅力。”①
2.2 本书填补了东北古代文学史中元、明、清时期文士研究空白,抢救了将被埋没的文化遗产,具有开创性和普及性。作者恩师孟庆文教授认为:“使广大群众都能读到魏燮均的诗,同时还想要许多读者都能读懂这些诗,所以他在注释时,花费了大量心血。他在注释中多采取句释方法,即将每一难句都句释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魏诗中多方言名物,一般人难懂,他则以俗语加以解释,形成他注释的一大特点。全书注释通俗易懂,详尽明畅。达到了普及的目的。这是一项开辟性工作,可能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待来日加以补充完善。”作为一名学者,作者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既发前人之所未发,又为后学铺平科研道路,可谓寻坠绪于茫茫,继绝学于盛世。
《九梅村诗集校注》出版后,扩大了魏燮均在当代学术界的影响。一些学者曾致信作者,表示《九梅村诗集校注》让他们知道有魏燮均这位诗人,并给予魏燮均诗歌很高评价。清代辽宁诗人魏燮均获得在生前难以企及的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九梅村诗集校注》的出版在魏燮均家乡铁岭市引起的影响更为深远。魏燮均去世一百多年后,家乡仍有他的传说,如关于他的书法评价“字震九州魏子亨”等,但并不知道他的诗人身份。而此书出版后,书商以及古玩收藏者开始注意收集魏燮均的作品,一些诗歌爱好者积极购买《九梅村诗集校注》,经过六七年的酝酿,铁岭文化界和市政府领导开始注意这种现象,准备将魏燮均打造成铁岭市的文化品牌,具体表现有三。
①成立“魏燮均研究会”。2012年4月12日,铁岭市正式成立“魏燮均研究会”。铁岭市党政领导非常重视,邀请全国相关学者出席,辽宁学者中30余人出席。会上,铁岭地方学者介绍了近几年有关魏燮均研究所做的工作。铁岭电视台、《铁岭日报》等新闻媒体为此做了广泛宣传和报道,新闻播出后,可谓家喻户晓。2013年9月28日,铁岭市书法展览馆再次召开“铁岭市书法展以及魏燮均书法研讨会”,众多学者和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出席会议,其间,辽宁著名书法家李仲元先生和吉林大学著名学者型书法家丛文俊先生作了精彩发言。会后,魏燮均书法作品的市场价格提升十几倍有余。
②魏燮均研究的学术论文大量发表。在“魏燮均研究会”成立后,魏燮均研究开始呈现逐步升温趋势,有关魏燮均研究的学术论文不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发表的论文约15篇。
③铁岭市政府将《九梅村诗集校注》作为铁岭市的文化成果代表。2013年秋,为加强文化合作,铁岭市政府赴台湾招商引资,将《九梅村诗集校注》作为代表铁岭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赠送给台湾著名学者作家齐邦媛女士②。将来,魏燮均的诗歌也可能被选入语文教材。
《九梅村诗集校注》出版后引发的文化现象及社会效应,引发笔者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利用与开发的如下思索。
4.1 辽宁省各图书馆中有价值的文献很多,是我们弘扬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的宝库,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4.2 对于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有两种方式,一是标点出版,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源。但这种方式一定要与后续工作衔接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依然是极少数学者独自享用的精神食粮,而无普及之用。二是对原始文献进行注释通解,一步到位,社会广大成员能够享用,这样图书馆书库中沉寂的文献资料才能活起来,作品中的古人才能活起来,走出书库,走出图书馆,走向广阔的社会。
4.3 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一代文化学者也有一代该担负的使命。汉注唐疏实为时代需求,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下,人们阅读古书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因此对古书做详细的注释和简单的讲解就变得十分重要。条件允许下,一些诗文作品还可以采取翻译的方式,更有益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复活。
4.4 辽宁地方文化名人颇多,需要整理注释的诗文集较多。这需要两方面的投入:一是学者精力的投入,这种工作基本没有经济收入,但对于地方文化建设事业却功在千秋;二是地方政府和高校以及科研部门能够高度重视,正式立项,投入经济支持出版。统计辽宁省内各图书馆有关东北古代地方文化名人的馆藏,得出目前亟待整理注释的诗文集有:①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校注》;②元·耶律铸《双溪醉饮集校注》;③清·李锴《李铁君诗文集校注》;④清·戴亨《庆芝堂集校注》(戴梓《耕烟草堂集校注》附);⑤清·常纪 王尔烈合辑《爱吟草·爱吟前草·瑶峰集校注》;⑥清·高其倬 高其佩 高鹗合辑《味和堂诗集·高其佩题画诗·高兰墅集校注》;⑦清·缪公恩《梦鹤轩梅懈诗抄》;⑧清·金科豫 金朝觐合辑《解脱纪行录·三槐书屋诗抄校注》。这8种书与已出版的《医闾先生集校注》③《九梅村诗集校注》两种合起来共10本书,可以出丛书。
毕宝魁在《九梅村诗集校注》前言曾引金毓黼先生在《辽海丛书》序中的感慨之说:“如耶律晋卿父子之《湛然居士》《双溪醉饮》、贺克恭及辽东三老之遗集,皆文采斐然,独出冠时。诗《大雅》曰:‘昔我有先正,其言明且清。’我先正有明且清之言而不知保存之,是亦后生之耻。”①金先生没有见到魏燮均的作品,《辽海丛书》也未收其诗集,故未尝论及。林则徐在《庆芝堂诗集》序中说:“古来文章家其传之久且远者,每在后人之珍重爱惜。而后人非贤有文者,其视先人手泽所留,曾不如田宅货贝之可重。子孙且然,矧他姓乎?”①那些平庸的子孙和后人只注重前人的物质遗产,而对于手泽笔墨及书籍遗稿却毫不在意,随意糟蹋。
两位先生的话仿佛是对东北人的针砭,仿佛是对东北学术界的批评,令人芒刺在背。因此,尽全力收集、整理、弘扬古代近代东北文学亟待提上日程。文化自信、文化自立、文化自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乘此东风,树立地方文化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为全民族的文化复兴尽一己绵力。
注释:
① 魏燮均著;毕宝魁校注.九梅村诗集(前言)[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4年7月版。
② 齐邦媛(1924~),女,汉族,国民党政界爱国人士齐世英长女,祖籍为铁岭市铁岭县范家屯小西山,齐邦媛的童年也在小西山度过。后为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代表作为记忆文学《巨流河》。书中提及的“巨流河”即辽河。
③ 贺钦著;武玉梅校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1]毕宝魁.九梅村诗集校注[Z].沈阳:辽海出版社,2004.
[2]毕宝魁.东北古代文学概览[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3]徐光荣.辽宁文学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