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颖
(泰顺县图书馆,浙江 泰顺 325500)
农家书屋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农家书屋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广大农民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文化消费需要。它覆盖面广,受益者多,既有利于促进农村文明程度和广大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又有助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为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八部委出台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新出联〔2007〕2号),2011年8月,浙江省、温州市分别召开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泰顺县根据省、市推进会精神,2011年8月开始部署落实农家书屋建设工作,2011年建设了63个社区农家书屋,实现了社区全覆盖目标,2012年完成63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建设。
在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泰顺县政府成立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县文化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由泰顺县图书馆具体负责实施工作。泰顺县政府还召开农家书屋专题协调会,对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有关政策和资金补助措施。
按照“1个社区+X个行政村”模式,组织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农家书屋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确定了建设目标。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坚持统一制作规章制度、统一规范图书借阅登记、统一制作印章。每个建成的农家书屋均配备了1500册以上的图书和不少于100种的音像制品以及30种以上的报刊。
充分利用社区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图书流通点等基层现有文化设施的基础性作用,不搞重复建设,将条件较好的村文化活动室独立设置成图书阅览室,并由县图书馆负责对图书室的管理、指导,定期进行图书、资料的轮换工作,使之成为群众身边的书屋。同时,充分调动乡镇、村居的积极性,发挥村级经济作用,加大对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投入,不断完善设施、更新图书。
利用泰顺新闻网、泰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域网等网络媒体宣传国家、省、市农家书屋建设相关政策,乡镇、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活动,使农民朋友和社会各界对农家书屋有更深的了解。并结合开展“三农出版物下乡”和“送书下乡”活动多种途径为农家书屋捐赠图书,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节”系列活动,带动农民读书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建设农家书屋的热情。
从目前泰顺县农家书屋建设实际看,它所产生的作用与《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新出联〔2007〕2号)定位的性质、目标、经费投入、产生的社会效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多只是发挥着图书馆(室)的社会功能。笔者在深入到有关乡镇和农家书屋调研中,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在泰顺县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县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但除了文化部门外,其他参与部门很少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之中。同时,乡村干部重视不够、重建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村干部认为:农家书屋属于公共文化事业,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困难。还有一些村干部对农家书屋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只把它作为村里的形象工程摆在那里。因此,一些农家书屋在建设初期热闹一阵之后,逐渐冷清了下来,没有发挥作用,甚至形同虚设。
由于受政府投入和基础条件限制,农家书屋在面积、设施上存在差异性。而条件较差的行政村,书屋面积小、环境差、设施少。农家书屋还存在文献资源较少、后继没有来源的问题。现阶段已建成的农家书屋文献资源,是由政府出资一次性从新闻出版部门所属的新华书店采购,另外还有社会团体、个人的捐赠。这些文献资源,虽然解决了农民有书可读的问题,但图书数量较少,品种单一,与农民读者阅读需求不相适应,发挥作用有限。同时,大部分书屋管理员是由村干部兼任,管理员大多没有报酬,工作时间无保证,致使少数书屋不能定时足时开放,这样严重制约着书屋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泰顺县外出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与小孩,整个文化需求较小。目前大部分农民还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业余时间以看电视为主,棋牌娱乐和交友聊天也占很大比例,只有一些种养能手、中小学教师、儿童或乡村干部偶尔“光顾”书屋,大多数人对书屋知之甚少。
在泰顺县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县级图书馆负责农家书屋建设的书籍、设备采购等工作,由于资金和人员的限制,建成后的跟踪服务管理几乎没有。而在农家书屋管理上,管理员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的力度相对投入较少,也造成了农家书屋管理的被动。
针对欠发达山区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建设好农家书屋,促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针对农民看书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当地政府、社区、行政村必须做好宣传工作,要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想法,要让农民朋友从书屋中真正得到“实惠”,必要时要“送书上门”,也可与农技部门联手走上田间地头宣传农业科技,让他们感受到书籍的力量,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心理。不定期地邀请有关农业专家在农家书屋为农民授课,借助农家书屋的书为他们讲解有关农业生产知识。同时发挥村官作用,村官针对本村实际情况,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即可引导农民从书中寻找解决办法,长此以往,农民自然会认可书籍给予他们的帮助,从而自觉地走进农家书屋。
公共文化单位应做好宣传工作。农家书屋作为文化部门主导的惠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县级图书馆实施,县级图书馆要从被动地参与转为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每年认真组织举办好读书节系列活动,经常性组织到农家书屋送书活动和举办讲座、读书等活动,增加全民阅读意识。
当前农家书屋使用效益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家书屋的书不够吸引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群众阅读需求也呈现多样性、多层次,农家书屋的书刊配置要适合农村需要、合乎农民口味,在品种上应当体现多样性、广泛性,让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农民,都能看到适合自己的书籍。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调查他们喜欢、需要的读物是什么,然后量体裁衣,让农民喜欢读书,爱上读书。各书屋在继续保证原有科技书源的同时,应将适合各地的、科技含量较高的图书充实其中,配备好受广大农民朋友青睐的书籍。除了科技方面书刊以外,增加金融保险、医疗健康、法律知识、科普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还要充分考虑农村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特殊阅读需求,适当配备心理健康教育、少儿图书、实用技能等书籍。同时,县级图书馆作为送书下乡活动的实施单位,在新书采购和送书下乡过程中,要掌握各地的阅读需求,及时将农家书屋的书籍进行轮换,吸引更多的人到农家书屋参与阅读。
农家书屋建设好是前提,管理好是关键,维护好是重点,使用好是目的。我们紧紧把握建设、管理、维护、使用四个环节,特别抓好管理这一关键环节,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建章立制选好人、管好书、用好书。
3.3.1 建立好管理制度
结合有关省、市农家书屋管理工作情况,建立健全《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管理员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用制度管好农家书屋,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
3.3.2 挑选好管理人员
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选用一批有文化、素质好、能奉献、责任心强、群众认可的同志作为农家书屋管理员。在较为富裕的地方,应聘请专职人员管理,也可由乡镇图书管理员兼管;可协调乡村共青团、妇联共管,也可由乡村志愿者无偿代管等。同时,还要注重管理的“可持续性”,政府适当地给予管理员必要的经费和待遇,这样才能更有保障。
3.3.3 组织好业务培训
由于农家书屋在农村是新事物,管理员缺乏经验,对书目分类、借阅登记等业务工作不熟悉,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这就要求县级图书馆充分发挥这一方面的优势,定期组织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同时要指导好读书用书,真正把农家书屋办成“致富屋”、“希望屋”、“和谐屋”。
农家书屋是党和国家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有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起经费有保障、资源丰富、队伍素质高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才能实现农家书屋又好又快发展。
〔1〕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EB/OL〕.(2007-03-13).http://www.zgnjsw.gov.cn/booksnetworks/contents/399/6720.html
〔2〕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等.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见(浙新出发〔2010〕81号)〔EB/OL〕.(2010-12-31).〔2014-07-01〕 http://www.lawyee.net/Act/Act_Display.asp?RID=783782
〔3〕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EB/OL〕.(2011-08-15).http://www.zjczt.gov.cn/pub/zjsczt/ztzl/czfgyd/fgwj/gfxwj/ysgl_5138/201301/t20130125_319828.htm
〔4〕丛湘平.“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探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