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文明校园,树立正气之风——浅议如何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

2014-02-12 11:28:53刘娇艳关静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离校毕业生文明

刘娇艳,关静媛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 本溪 110016)

校园文明建设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在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提升校园文明建设层次,提高校园文明建设水平,对发挥高校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对学校校风学风的长远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明建设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其内涵是校园的软环境,包括优良校风、学术环境、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和学生群体。其外延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校园的外部环境建设、学生学习环境建设、学生生活环境建设等。外部环境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投入,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在本文中不做具体阐述。而在校园文明内涵建设方面,特别是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与我们辅导员日常工作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一、毕业生文明离校的现实意义

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是毕业生学生生涯的总结,也是高校德育教育成果的检验,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重要引导。然而,目前毕业生的不文明离校行为屡受社会关注,也似乎成为了近年来校园内无法破除的一个魔咒。就在前不久新闻媒体上还曾报道过某学校的毕业生,因不满老师制止其撕书乱扔,居然纠集多人对该老师进行殴打致伤的事情。那么作为高校毕业生,是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人才,一名合格毕业生所应掌握的不仅仅是熟练的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应该具有与其所受教育相符的文明谦逊的言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是建设校园文明的重要目的和途径。只有大学生养成了文明行为,建设起来的文明校园才能得以维护和保持,而那些举止行为文明的大学生在社会中才是可造之才、有用之才。因此,我们应该把提升大学生文明素质、培养良好文明习惯、注重日常行为养成作为高校文明建设的重要目的。大学生毕业离校这段时间属于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位置交换的过渡阶段,也是其自身身份转换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毕业生言行起到的规范与约束作用会降低,而能否做到文明离校就成为了对广大毕业生文明行为养成的一个全面检验。作为衡量毕业生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一份最后答卷,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毕业生离校前存在的不文明情况

每个学校的毕业生离校前的场景都不尽相同,根据调查,可以按照地点把毕业生离校前的不文明情况分为以下几类:

(一)宿舍:有部分宿舍卫生极差,不堪入目。推开宿舍门,刺鼻的霉臭味便会扑面而来,满室的废弃物更是让人无法踏足,各种废书废纸漫天飞舞。许多看起来比较完好的球鞋、衣物、电风扇等日常用品在楼道、宿舍里丢得到处都是。泛黄的墙壁上还涂着毕业生们的“大作”,除了文字外,五颜六色的图案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他们似乎把墙壁当成了渲泄离别情绪的画板。

(二)校园:一些毕业生在离校之际会上演“最后的疯狂”,把平时不敢做、校规不让做的事全做一遍。如有的毕业生晚上会在操场上集体唱歌,彻夜大嚷大叫影响其他同学休息,更有甚者摔酒瓶、砸玻璃、扔暖瓶仅仅是为了博得一声响,马上就要毕业的小情侣们也会在校园中视他人如无物,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做出十分亲密的举动等等。

(三)校外:各种聚餐应接不暇,寝室的、班级的、老乡的、社团的、学院的,把自己的其他事情均抛在脑后,有的毕业生们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学生的身份,肆意酗酒、酒后滋事,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学生形象。更有甚者会借助酒后的“勇气”,找到曾经有过节的人寻仇,发生校外打架的事情等。

三、毕业生不文明离校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学校关于毕业生文明离校的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渐增多,然而高校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在校生的制度设立规定,对学生的行为加以管理和引导,很少有高校针对毕业生文明离校制定专门、有效的规章制度对毕业生的行为加以约束和引导,致使毕业生在离校之前对自己的行为有恃无恐。同时,高校毕业生离校手续的办理大都比较繁琐,如果遇到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服务不耐心、态度不好,很容易助长毕业生不文明离校的现象发生。

(二)就业压力大导致不文明离校的现象发生

当前毕业生离校前面对的首要压力就是就业压力,面对社会紧张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越来越感觉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巨大,特别是对于高考入学成绩较高的毕业生来说,从当年的佼佼者变为如今的企业一线工人或者是服务行业一线人员,这样的心里落差是巨大的,很容易造成毕业生思想情绪的不稳定,在离校之前更容易产生焦虑和自卑的心理。加之对就业单位的陌生感和对社会关系的不熟悉,使得许多毕业生在离校前充满各种各样的担心,这样的压抑情绪在毕业前夕很容易爆发出来,引发各种不文明现象。

(三)党团组织思想教育引导效果不明显,导致特殊群体毕业生出现不文明现象

高校党团组织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都集中在新生或者在校生,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难免存在放松的情况,开展的教育文化活动也是如此,很少涉猎到毕业生这块,甚至没有针对毕业生开展的任何教育文化活动。然而毕业生在离校阶段往往是最需要重视的,尤其针对一些特殊群体的毕业生开展党团教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出现感情纠纷的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或者面临毕业各奔东西的现状,自控力差的很容易出现情绪急躁、冲动。再比如,和同学、室友关系紧张的毕业生在这个时期更容易对他人产生误会和矛盾,这些特殊群体毕业生如不加以引导和教育,那么他的情绪反应在行动上就是各种不文明现象出现的思想根源。

四、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的方法和建议

虽然上面所列现象属于个例,但是文明校园建设需要做到全面和谐,个例也应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是所有高校在毕业季需要摆在首位的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在于打好“三张牌”。

(一)打好“制度牌”

毕业生在这段时间思想相对活跃,想法较多,部分毕业生思想开始松懈、养成开始下滑、纪律开始松弛,这都是不容忽视的隐患。为了确保毕业生文明离校,必须将这些隐患消除在萌发阶段。

一是要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学校要成立毕业生离校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离校前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职能处室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工作。各学校建立健全值班制度,保持信息畅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各种突发事件,应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

二是要搞好宣传教育工作。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展板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召开主题班会和专题座谈会、举行毕业典礼等形式,教育广大毕业生自觉成为文明、有序、安全、和谐离校的践行者,激发毕业生感恩母校、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的意识和行为。从思想上杜绝毕业生的松懈麻痹心理,帮助毕业生提高思想认识,主动靠上去帮毕业生算一算纪律“账”,使其充分认识到“放松一阵子,后悔一辈子”值不值、“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该不该、“毕业之时,铸成大错”傻不傻等问题。

(二)打好“责任牌”

要激发起毕业生的责任意识。家庭、学校、社会培养了他们十几年,要做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即便是在临别之际也要有所担当。可以组织毕业生在离校前为母校和低年级的同学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以系部为单位开展爱心传递活动,为毕业生提供一个把自己不用的书籍和完好干净的衣物捐赠给学弟学妹的渠道,亦或是开展一次公益教室、集体寝室大清扫活动。通过类似的活动,充分展示出毕业生自身的良好形象,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三)打好“感情牌”

同窗几载,与同学们长期生活在一起积累下了深厚的情谊,绝大多数人能够把系部当成“大家庭”,离别之际依依难舍。但也应教育毕业生要勇于自责,学会换位思考。同学之间因性格不同、处事方式存在差异等原因产生一些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与人相处需要的是真诚、谅解和友爱,切不可小肚鸡肠、斤斤计较,更不能抱着一走了之的心态去实施打击报复。而应放下“架子”、抛开“面子”,主动化解矛盾,消除误解和隔阂,为学弟学妹们做好榜样。此外,还要教育毕业生不能去搞庸俗关系,不要铺张浪费地请吃吃请,而要引导他们“干干净净离校”,真正把这张“感情牌”打好。

作为思想上的传递,教育引导毕业生学会感恩母校、回馈同学,势必会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做好毕业生的文明离校工作,把不文明行为扼杀在摇篮中,树立校园正气之风,让毕业生争当文明离校的楷模,为师弟师妹们做个好榜样,是我们所有辅导员老师的职责。让我们共同努力,坚守好高校校园这块培养优秀青年的主阵地,让正气之风充满整个校园。

[1]胡思颖.关于高校毕业生离校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3).

[2]杨文俊.浅谈毕业生的文明离校工作[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9).

猜你喜欢
离校毕业生文明
9岁的高中毕业生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漫说文明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学生放学后未离校被烫伤谁来担责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44
基于流程可配置的数字化离校系统建设实践*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离校系统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