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民
2014年5月25日,民进党主席选举结束,不出所料,前党主席蔡英文再次高票当选,第三次出任党主席,在民进党发展史上并不多见。当选之后,蔡英文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争取民进党在“七合一”选举中获胜,为两年后参加台湾大选创造条件。但外界关注的不只是蔡英文的党务人事布局与世代交替,更重要的是关注蔡英文的政治论述与政治路线。从蔡英文近来的几次谈话即可发现,公民路线成为其未来政治路线的主轴,“宪改”是新的政治动员手段,两岸政策论述没有新亮点,空洞模糊依然是其重要策略。
5月29日,民进党完成党主席交接,蔡英文正式成为新一届党主席,民进党再次进入蔡氏治理时期。从蔡英文党主席选举时的“五点”政见与当选后交接仪式上提出的“三大”任务不难发现,接受“反服贸太阳花学运”政治遗产,走公民路线,成为蔡英文出任党主席及谋求大位的战略主轴。
2014年春爆发的“太阳花学运”影响深远,不仅造成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审查的延迟与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法制化建设,而且对岛内政局产生重要影响,马英九面临更大执政困难,民进党前主席苏贞昌因此失去角逐本届党主席的信心进而退出党主席选举,蔡英文成为最大赢家与受益者,轻而易举取得党主席大位。不仅如此,这次学运对台湾社会带来一个重要影响是,公民运动的社会政治影响力大大提升,让蔡英文从中看到了公民社会、公民团体的力量以及自己在公民社会中的角色,开始思考民进党与公民社会的互动、合作与角色分配,并最终确立将公民路线作为未来政治路线的主轴,也是日后选举政治动员的利器,希望通过公民社会的强大影响力将自己送上台湾的权力之巅。
事实上,倡导与宣传公民社会一直是蔡英文的重要政治理念,在两年前的大选过程中蔡英文就提出了这一重要主张,也对台湾青年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力。本次“太阳花学运”的不少学生领袖就是蔡英文的子弟兵或青年军,预计未来仍将是蔡英文的主要支持力量。蔡英文日前在接受最新出版的《财讯》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学运证明了一件事,就是公民社会是存在的,是有力量的。”“民进党不可能主导公民社会,但我们可以共同形塑这个‘国家’的政治议程”,进而强调“公民社会的思考能量很大,有一套完整的想法,但不擅长把这些转换成政治议题,要变成政策,就必须要靠政党的力量”。这是“太阳花学运”后蔡英文对公民社会与民进党互动的重要论述。随后蔡英文在党主席选举时提出的“五点”政见中再次强调:“经过群众路线到议会路线,民进党未来更要与公民团体建立共识、互信,以及共同的行动目标,积极走向公民路线。在共同目标的推进上,政党不必然要当领导者,但是一定是可行的伙伴关系。”蔡英文还进一步提出与公民团体展开多项重要议题的讨论,包括:“总体经济战略的选择”、“宪政体制的改造与民主深化”、“符合战略利益的两岸政策”、“青年未来与世代正义的落实”、“将新境界智库作为民进党与公民团体之间的公共事务对话平台”、“建立与公民团体社会的对话机制”、“共同形塑‘国会’党团的立法议程”。在5月29日党主席交接仪式上,蔡英文进一步提出将新境界智库与公民团体的互动作为当前三大任务之一。由此可见,蔡英文当选党主席之后以及迈向台湾地区领导人之路的总体战略思考就是“公民路线图”,即充分重视、利用与发挥公民团体、公民社会的力量,进而加强党与公民团体的互动与合作,分进合击,共同对付国民党,进而最终战胜国民党、实现重新执政的战略目标。
蔡英文的公民路线战略虽然清晰明确,但能否如愿,能否与公民团体实现良性互动与广泛合作,其实无法充分保证,甚至还存在政治风险。尽管目前台湾许多公民团体或公民运动是反执政者、反马英九执政的,对蔡英文与民进党较为包容与宽容,也抱有期待,有利蔡英文,但公民团体是非常多元的,诉求与主张是有很大差异的,反对目标也是不断变化的,未来民进党的一些政策主张也可能会成为反对目标,日前民进党执政的台南市发生两岸重大抗争事件就是典型证明。当下台湾公民运动对台湾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完全是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一些激进公民团体与激进公民运动已引起许多理性民众的反对与反思。况且台湾社会政治是复杂多变的,未来还会有新的社会思潮出现,也自然会有新的不同既往的新公民运动的兴起,对蔡英文是利是弊,很难早下结论。蔡英文虽然确立了以公民路线为核心的政治战略,但企图将其政治化,作为制衡国民党的战略棋子,则是有风险的,一旦在一些重要议题上处理不好反而会受到伤害。蔡英文需要冷静与深思,且莫盲目推崇公民社会与公民路线。
蔡英文提出的一系列政治主张之一就是推动“宪改”。蔡英文在党主席选举期间就提出“宪政体制的改造与民主深化”的主张。令人有点意外的是,苏贞昌在卸任党主席前提出包括增加“立法委员名额”等在内的“宪改”主张后,蔡英文在当选党主席后第一时间就公开投书平面媒体,发表“我对宪政改革的主张”一文,提出一系列“宪改”主张,包括:增加“国会”席次、“增加不分区立委席次”、“立法委员”选举采取“德国联立制”、“降低政党门槛”、“降低一般公投门槛”等,尽管引起很大争议甚至反对声音,但却预示着“宪改”将成为蔡英文出任党主席后及未来大选之前的最重要政治主张之一,也将成为选举政治动员的重要工具。
蔡英文将敏感的“宪改”议题作为重要政见,显然是受到了“太阳花学运”影响,试图借助公民运动力量,与公民团体合作,共同高举“宪改”大旗,凝聚共识,既可对抗国民党,又企图为民进党发展壮大创造更为有利的制度条件。“太阳花学运”的主要诉求从初期的“反黑箱”变为后来的“反体制”与主张“宪改”,于是“宪改”逐渐成为台湾当下一种新的政治改革声音与社会思潮,从而获得蔡英文、苏贞昌等民进党人士的认同,开始鼓动“宪改”。在蔡英文看来,不主张“宪改”,就无法争取公民团体的呼应与支持;反之,只有鼓动“宪改”,才能争取更多公民团体的支持与拥护,才能形成更大的反国民党力量。
蔡英文提出“宪改”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壮大民进党。本来,壮大民进党,靠的不是政治制度的改革与选举方式的设计,而是如何进行党的自身改造,如何提出更好的政治主张与政见,如何赢得更多选民支持。显然,蔡英文不是希望通过民进党政策主张的调整赢得选民支持,而是希望通过选举制度或“宪政”改革来实现,重点又是如何通过立法机构选举方式的改变与总席次的增加来增加民进党的名额。蔡英文在接受《财讯》杂志专访时表示:“国会的组成跟相关的法制都有问题,自从选制改为单一选区两票制以后,民进党就有可能永远都会是少数党,现在几乎不可能罢免总统、不可能宪改。”“我们应该在法律的设计上,要有小党存在的空间。这不一定对民进党有利,但对台湾社会是好的。小型政党有不同的诉求,但是可以和民进党在不同的诉求中做议题性合作、策略联盟。”
理论上“宪改”有其合理性,奇怪的是蔡英文强调“宪改”有助于小党与民进党合作、而不是与国民党合作。显然是先入为主,只考虑民进党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制度本身的完善与建立更为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蔡英文的经验是,近年来立法机构在处理多个重要议题上,“台联党”、亲民党均与民进党合作,共同对抗执政的国民党。然而,一旦民进党成为执政党,在野的小党可能就不会与民进党合作,反而会与国民党合作。过去民进党执政时的情况就是如此,在野党在不少议题上合作对抗民进党。显然,蔡英文的思考还是将民进党作为一个在野党思考,这样的论述本身就有问题。
蔡英文倡导“宪改”的另一重要议题,要求降低“公投”与罢免最高领导人的条件。“公投”门槛与罢免最高领导人门槛的高低各有利弊。依目前民进党主张,大幅降低“公投”或罢免门槛,其负面影响更大,后患无穷,台湾政局将永无宁日,更将动荡不安,非台湾之福。
尤其是蔡英文提出的“宪改”主张,必须面对如何回应本党前主席林义雄曾强烈主张“立法委员名额减半”等改革的政治后果。林义雄在台湾政坛与社会确实有影响力,当年在未经任何研究论证与讨论的情况下提出“立法委员名额减半”的改革主张,并以惯用的绝食方式向朝野政党施压,最后蓝绿妥协通过了这一法律修改案,成为台湾政治发展的另一奇迹:“一人绑架台湾”。结果在单一选区两票制与名额减半的制度安排下,民进党在随后举行的立法机构选举中遭遇重挫,民进党后悔不已,但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不敢轻意推翻这一法案。在经历多年之后,蔡英文等人提出增加“立法委员名额”与立法机构选举制度等改革主张,可谓大胆。站在政治道德的高度,提出这一“宪改”主张,蔡英文与民进党首先需向社会大众道歉,承认民进党在处理林义雄改革法案问题上是有责任的,是错误的,否则缺乏足够的正当性。这一改革主张还给了台湾社会另一个启示:林义雄经常采用绝食或禁食方式,对台湾政治施压,要求“立法委员席次减半”或“废核”的行动是可议的,是需要反省与检讨的,“政治圣人”林义雄绑架台湾可以休矣。
宪法是根本大法,不宜频繁修改,以维持政治社会稳定。但20多年来,台湾先后七次修改所谓“宪法”,在世界政治史上也是很少见的现象,而且每次“修宪”都引起很大争议,也造成许多后遗症,因此“修宪”或“宪改”需要谨慎从事。
至于蔡英文提出的“宪改”目标能否实现,则存在不确定性。理论上,目前国民党为立法机构多数党,要实现“宪改”目标并不容易,但在台湾政治缺乏可预测性的情况下,也不能完全排除。一旦“宪改”在政治操作下成为主流民意,并因选举需要,不排除国民党妥协而完成“修宪”,类似的事件在台湾政坛多次上演。只是这样的“宪改”,依然解决不了台湾政治困境。今天台湾立法机构议事议政困境,问题不是制度设计的缺陷,而是蓝绿政治对抗,准确地讲是绿营不守法、不按规则办事,是绿营非法霸占主席台、阻挠立法机构正常运作的问题。如果台湾这一政治陋习不改,无论如何“宪改”,民意代表名额是增是减,都解决不了问题。显然,蔡英文的“宪改”主张,不只是自私地为民进党争取更多立法机构席位谋利,而且是要作为一种呼应公民运动“反体制”改革主张,达到选举政治动员的目的。
人们最关注的还是蔡英文上次大选失败后提出的一句名言“输在最后一哩路”,即输在两岸关系问题上。那么,经过两年多岛内政治变化与两岸关系发展,蔡英文会有怎样的两岸关系发展新论述、新思维?依然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依目前形势观察,蔡英文的两岸论述依然是抽象的,是空洞的,华而不实,虚大于实。
蔡英文最新、较完整的两岸论述是在5月18日电视政见会上提出的两岸关系发展主张。主要有四点:一是“我们重视两岸交流,也重视民主价值,我们坚持民主程序、公平正义、社会沟通、法制监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积极面对两岸交流,也将采取行动,与社会凝聚出最有利的共识”;二是“维持和平稳定重要的责任”;三是“两岸交往从注重量,改变为优质的两岸关系”;四是“让两岸交流回归民主化与透明化,不要再被特定的政商人士垄断”。表面看,这是一个较为理性、善意的两岸政策主张,强调“重视”、“积极”、“维持”、“稳定”、“优质”、“民主”、“透明”等,然而仔细分析则会发现,核心则是在否定与批判马英九当局的两岸政策,批判目前两岸关系发展,却没有任何创意与新意,依然华而不实,空洞无物。蔡英文与许多民进党人士一样,一直认为两岸交流“被特定的政商人士垄断”,不民主、不透明,这完全是假议题。参与两岸交流活动的两岸人士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怎能说是被特定政商人士垄断?如果是指海基会与海协会或两岸政党或重要机构的互动,必然是其主管或负责人,当然是少数人,不可能让每个人参与其中。民进党执政时,相关澳门的航运谈判与包机直航等也曾与祖国大陆有不同形式的互动与协商,也是少数负责人或相关人员,能否说也是“被特定政商人士垄断”?未来如果民进党重新执政,能够实现两岸的互动与协商,也必然是相关部门的少数负责人,是不是可以说成被垄断?蔡英文讲两岸交流回归民主化与透明化,其实是在批评马英九当局现行两岸政策不民主、不透明甚至黑箱作业,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两岸的交流与互动,都是依台湾现行的有关法规政策进行,没有民主与不民主、透明与不透明的问题,完全是民进党或绿营势力的偏见。同时,蔡英文对所谓重视的两岸交流,却莫明其妙的加上“民主价值、民主程序、公平正义”等诸多政治条件,实际上暗示了要阻挠两岸交流。
蔡英文提出“两岸交往从注重量改变为优质的两岸关系”,表面上看是一个新颖的思考方向,“优质的两岸关系”当然好,没有人不欢迎。但其实也不脱离蔡英文对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批判,即“重量不重质”。问题是,蔡英文要改变“注重量”,是不是要放慢、减少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数量与规模?减少两岸签署协议?减少两岸贸易与投资规模?如果是这样的思维,显然是违背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是不符合两岸人民利益的。特别是蔡英文要建立“优质的两岸关系”,那么,什么是优质的两岸关系,却没有下文,没讲明,外界不知其意,让大家去猜。这是蔡英文典型的“空心菜”式的政策模式。这种“优质的两岸关系”由谁来定义?蓝绿之间,海峡两岸之间,由于各自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张与看法存在差异,必然对“优质的两岸关系”定义是不同的,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没有统一标准。如果依马英九当局的立场,目前两岸关系发展成就是显著的,如实现了两岸直航与祖国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得到多数民众的肯定与认同。各种民调均显示,民众对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与两岸关系发展支持度普遍相当高,就可以确定目前的两岸关系就是优质的两岸关系。但民进党则认为目前的两岸关系存在问题,不民主、不透明,被少数人垄断,显然不是“优质的两岸关系”,但却与人民的感受、主流民意不符。如果依蔡英文的政治思维与两岸关系发展逻辑,“优质的两岸关系”可能就是坚持台湾“主权独立”与台湾主体性下的两岸关系,这样的两岸关系在祖国大陆看来就不是“优质的两岸关系”,而是“最危险的两岸关系”。
问题还在于,一旦民进党执政,如果不承认“九二共识”,坚持“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一“台独”立场,蔡英文要建立民主、透明与“优质的两岸关系”,只能是一种空想,不切实际,而且因为两岸“两会”互动、谈判的政治条件已不复存在,民进党与祖国大陆又不能实现党对党互动,两岸关系将会陷入僵局,别说建立“优质的两岸关系”,可能连基本的两岸关系发展格局都无法维持,甚至还会出现倒退或危机。可见,蔡英文的两岸论述依然停留在对马英九当局现行两岸政策与两岸关系发展的批判上,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是无法获得广大台湾民众信任的。
同时,蔡英文在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关系问题上也存在矛盾与冲突。在党主席选举之际,蔡英文提出她的台湾经济发展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优先顺序或发展路线图:“台湾应先完成经济转型,让产业更有竞争力,再与大陆谈判。”问题是台湾经济能否转型,本身就与两岸经济关系密切相关,如何能够回避两岸经济关系而实现台湾经济转型?本身就是不现实的。况且台湾经济完成转型与提高产业竞争力是一个长期过程,非短期所能完成,按此逻辑,要在实现这一目标后再与祖国大陆进行谈判(实为经济协商),不知要等上多少年,也许永远都无法实现,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停滞。可见,蔡英文的经济发展论述同样华而不实,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