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泉
台湾5月份出刊的《海峡评论》,有一篇题为《未完成的颜色革命》的社论,解决了笔者脑海中的一个问题。这就是,美国在台湾“反服贸学运”中究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反服贸学运”虽然早已结束,笔者不想炒这个冷饭。但经再三思考,还是决定写这篇文章。因为,这次“学运”虽已结束,但问题并未解决,火种依然存在,尤其应该厘清美国在这方面的立场和态度,这是十分重要的。
关于美国在台湾“反服贸学运”中的态度,笔者当时就本能地感到,这场“学运”,虽是以“反服贸”为名,却是以干扰两岸经济和阻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目的的政治事件,美国不可能是袖手旁观者。后来见到一位来自台湾的老朋友,又陆续看到一些资料,得到的看法和笔者原来的想法是一致的。然而,很快又看到包括来自香港和台湾的报刊和网络信息,大都说这次台湾的“太阳花学运”,是在美国直接干预下才终止的。这是怎么一回事?《海峡评论》的这篇文章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两者是一致的,并不存在任何矛盾。
文章首先回顾了美国历史上一直以来的对华政策。1894年,中国甲午战败,前美国国务卿福士德、美国驻日公使田贝等人就曾极力支持签订《马关条约》。为什么?主要是想实现“日据台湾,以日制中”,这与今天美国的“美日结盟,以日制中”是一脉相承的。二战中,日本战败投降,美国又“扶蒋反共”。蒋介石被迫退踞台湾后,美国对华政策改变为“以独制蒋,以蒋制共”。两蒋去世后,美国对中国海峡两岸的政策再改为“不统不独、不战不和、以台制中”。正像该文作者所说,这个“四不”,“重点在不和”,只有不和,美国才能实现“以台制中”。
为了贯彻执行美国的“四不”和“以台制中”政策,美国紧紧控制了台湾的两个政党——国民党和民进党,以作为自己对抗中国大陆的工具。一是,以民进党牵制国民党,防止它太亲近中国大陆,最后两岸走向统一;二是,以国民党牵制民进党,防止它过激地搞“台独”,最后把美国“拖下水”。这两者对美国自然都不利。
美国一开始就是怂恿和支持台湾一些青年学生“反服贸”的。这篇社论,引用了一位曾任美国驻广州领事馆副领事、现任驻美国国务院中国分析部门,及美国“传统基金会”资深“中国问题”专家谭慎格先生的一些话,认为马英九当局一个时期来对中国大陆靠得“太近、太热乎”了。他说,台湾与中国大陆签订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后续的服贸协议,都对台湾经济及区域整合不会有任何帮助”,说“马英九政府当前对中国采取的是比较扈从的战略,而不是积极主动配合美国重返亚洲的大战略”。又说,“美国对大陆的军事围堵”,“日本、菲律宾都配合了,唯台湾在这方面做得不足”,所以,他认为对于马英九当局来说,“首先就要让他停止目前的错误政策”。谭慎格还特别指出,美国一直在“期待着以台制共”,因而,“不满马英九现行的两岸和解”政策。
但后来美国又为什么“施压绿营、叫停学运”呢?3月30日,美国在台协会(AIT)卜道维(David Brown)撰文,批民进党之所以“挺反服贸学运,是为了在今年年底‘七合一’的选举”,并公开质疑“反服贸抗争的正当性”;接着,美国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以现任布鲁金斯研究所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身份批“反服贸学运”,并特别提醒说:“再不采取行动,台湾问题可能成为中美关系引爆点。”看来这是最重要的。再接着,美国国务院亚太助理国务卿拉塞尔(Daniel Russel)又公开表态,认为马英九当局签订的“两岸服贸协议”是正确的,它是推动“两岸关系的杰出进展”。该社论说,这一切都说明,美国已以“直接明白的表态”表示,必须“力挺马英九”。可见,美国这时态度已经转变了。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民进党立法机构总召柯建铭,于4月6日双双进入学生抗议现场,劝说抗议学生于4月10日退出立法机构。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是也!
由上可见,在前不久台湾所发生的“反服贸学运”中,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美国直接参与的影子。《未完成的颜色革命》文章末尾强调:“颜色革命”其实是“一场反马、反中、反和平的政治恶斗”,是为“阻止两岸和平发展的深化”、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服务的。
实际上,美国对待马英九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表面上,“美国政府不能公开反对马英九的两岸和解,甚至还不时肯定它”。但在马英九脱离美国“以台制共”战略时,就不能允许了,一定会出面阻止。这一次,美国本欲通过部分青年学生的“反服贸学运”,拉马英九回头,可是,当“学运”失控,危及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特别是“有可能迫使中共不得不直接干预时”,美国又着急了,于是马上要求刹车。
以上就是美国不久前在台湾整个“反服贸学运”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和表现。
美国对于中国实际上有两张牌、两个战略:一是“以日制中”,这是美国所谓“亚洲战略”的核心内容;二是“以台制中”,也就是日本过去侵略中国惯用的“以华制华”伎俩。这两张牌,两个战略,造成以下三个“不安宁”:
一是“亚太不安宁”。在亚太地区,美国最害怕中日友好、中日合作,这也是美国最担心的“恶梦”。所以,一味从中制造矛盾和冲突,并唆使菲律宾等中小国家与之配合,同中国对抗,闹得这个地区几无宁日。
二是“两岸不安宁”。中美建交后,美国迫不及待地搞了一个“与台湾关系法”,使这个国内法凌驾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上,这一次又怂恿和推动台湾部分青年学生,以“反服贸”为名,行反共、反华之实。
三是“台岛不安宁”。一方面,美国以国民党牵制民进党,一方面,又以民进党牵制国民党,使两党长期恶斗,立法机构冲突不断,行政部门无法施政。“服贸协议”本是对台湾利多的好事,民进党却一直阻拦不让通过,导致岛内政坛乱象百出。
看来,美国对于中国手里总是控制着一个天平:一头是遏制和围堵,这是大头和重头;一头是讲友谊和合作,这是小头和轻头。预计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这种状况是很难改变的,这自然是美国霸权主义的本性所决定。然而从中国来说,当然希望与美国发展友谊与合作关系,也就是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这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性和中国长期的和平发展战略方针所决定。中美两国元首去年在美举行的“庄园会议”上,美国对此也有承诺,但并未真正付诸实践,甚至相悖而行。今后究应何去何从?是美国各方应该认真深思的时候了。但愿不要一错再错,到头来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