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 娜
(通化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吉林 通化134002)
英语专业视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由于视听课程选取的视听材料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视听课程的教学一直处于一种探索状态,既不利于课程建设,也不利于学生提高听说能力,增加语言文化知识,建立语言交际能力.在英语专业视听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视听资料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因此建立科学的、有效的、系统的英语专业视听课程资料库是十分有意义的.
英语专业视听课程资料库的建设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目标,按照主题进行构建,把视听资料分成几个主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构全面、完善的学习体系,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语言的交际能力.这样分类和构建是基于以下两个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一个分支,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此外,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和布鲁纳等人也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杨进,2008)建构主义学者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一个过程.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主动地分析学习资料,而教师的角色则由原来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并辅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简而言之,建构主义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对所学指示意义的主动建构.英语专业视听课程资料库按照主题分类,系统构建,正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建构内心表征的过程,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借助视听资料库,在一定语言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引入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化知识,通过真实的语言带动学生的语言学习,提高其听说能力.
语言学家拉多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换言之,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要想学好语言就要理解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王菁,2011)然而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习得,导致语言交际能力障碍,甚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失.文秋芳曾提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交际能力即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跨文化能力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基于此,英语专业视听课程资料库的建设才要按照主题构建,包罗视听材料的各种类型,如纪录片、电影、电视等,通过最真实的语言表达弥补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环境缺失的不足,也通过直观形象的影音再现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增加学生关于语言文化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英语专业视听资料库的内容和选材按照主题进行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新闻类、纪实类、文化类、电影类、电视类、综艺类等,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视听资料都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资料库的内容按照主题进行建设,无论从主题构建的宏观看,还是主题内容的微观看,都要遵循多样性和开阔性的原则. 资料库按照主题划分的同时,也可以把每个主题再细化,新闻类从时事新闻、政治演讲、政要点评等入手,纪实类涉及天文地理、科学、人物传记等方面,文化类可以包含社会、人文、礼仪、习俗等小分支,电影类可以再分成文学作品赏析、经典大片有约,综艺类涵盖脱口秀、访谈录等,这样不但主题鲜明,内容也很翔实,且类型多样广泛.主题的设立,横向铺开,从题材上拓展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容;材料的收集,纵向深入,从内容上开阔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视野.多样性和开阔性直接决定了视听资料库的水平和深度,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英语语言的词汇、语用及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更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等方方面面.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看,英语专业的各门课程犹如一个网状系统,相互延伸、相互交织.英语专业视听课程既离不开其他课程的铺垫,也应该从更真实形象的角度为其他课程提供辅助和帮助,所以资料库的构建也应该遵循关联性的原则,通过选择合适的视听材料帮助学生理解高级英语课程、英语国家概况课程和英美文学课程等课程所涉及的政治、文化和文学等知识.同时,在给学生选择和播放这些视听材料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听力水平,要对材料进行细加工,注重语言难度的递增性和连续性,甚至是语音资料之间的连续性,既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失去视听资料库的教学意义.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本身具有可变性和生成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既有词汇被改变、被淘汰,也有词汇被创造,因此,为了让缺乏真实语言环境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选材也要新颖、时效,除了一些经典、有价值的材料需要重温,其余的视听资料最好与时俱进,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在不同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的新近用法,同时,视听资料也要遵循实训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地通过资料库构建自我英语学习的系统,建构真实有效的合作学习环境,让知识和语言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每个主题的视听资料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而不是把视听课程当成一种娱乐或者是被动接受赏析的课程.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主题构建的视听资料库内容多元化,素材的选择不仅注重语言形式,也确保了语言文化的输入,教学内容更为体系化、规范化.同时,主题构建的视听资料库也明确细化了英语专业视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主题构建视听资料库所选择的主题多根据学生兴趣立题,结合教学目标展开,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都很高,通过主题学习、主题拓展能更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就能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真正实现了建构主义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分析学习资料,使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并辅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资料库按照主题构建,几大主题不仅涵盖了语言学习的基础知识,还包括了文化知识,覆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习俗、文学等人文知识领域,其语言内容多样,词汇丰富,使学生能够充分而深刻地习得语言的演变、语用的情境、交际的策略,甚至交际能力.教师不再局限于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而是通过情景再现和虚拟的真实环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调整其学习方向,让学生真正地从书本中走出来,走进生活,打开交际的大门.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强调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文化能力也在资料库的真实语言环境中慢慢地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灵活性也逐步地确立并在交际中实现、提高.
总之,英语专业视听课程资料库的建设将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英语专业视听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资料库的建设有待于英语教学实践者不断地摸索和创新、改进并完善.希望通过英语专业视听课程资料库的建设,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加强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建构体系学习的认知过程,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菁,谢凌江.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J]. 外语教学研究,2011(5).
[3] 杨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专业视听说教学[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3).
[4] 张妍. 论高校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的改革[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0(6).
[5] 张余辉,罗凌. 建构主义对英语专业视听课程教学的启示[J]. 湖南经济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