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刚
(铜陵市审计局,安徽铜陵244000)
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探析
沈学刚
(铜陵市审计局,安徽铜陵244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法,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正得到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文章简要阐述了政府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概念、模式、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法,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正得到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审计人员随着建设进程,及时对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审计对象或重点事项进行审计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建设工程,使建设项目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的一种全新的审计监督模式。它与传统的竣工决算审计相比存在很大不同:一是审计范围不同,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提前介入,对建设项目各个关键时段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二是审计内容不同,竣工决算审计主要是在项目竣工后对竣工决算资料进行审计,跟踪审计主要是在建设项目过程中对各环节相关资料及时进行动态审计,体现全面、全程审计的特点;三是审计功能不同,跟踪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审计的预警、防御功能,也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一种有效方式。
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开展,审计机关应根据被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模式组织审计资源,明确审计目标和确定审计重点,进行审计实施。具体可采用两大类五种模式。
一是按跟踪审计的介入点,可分为全程介入法、适时介入法和重点介入法。(1)全程介入法。全程介入法是对建设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一种审计模式,即对工程项目从立项论证开始至竣工交付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1]全程介入法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审计工作,涉及审计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工程施工技术知识、工程概预算知识、财务知识及相关法律知识等。现阶段审计机关审计任务重,专业审计人员不足等原因,应谨慎采用此种模式。(2)适时介入法。适时介入法是选择工程建设活动的适当时段跟踪介入的一种审计模式。[1]在当前跟踪审计的实践中,这种模式大多是把建设工程开工建设点作为介入点,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跟踪审计。适时介入式跟踪审计,若能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规模选好介入时间,就能抓住审计对象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否则就可能影响审计质量。(3)重点介入法。重点介人法是选择工程建设活动的重点环节实时审计的一种审计模式。[1]采用这种方法,审计机关事先要充分了解、分析审计对象的全貌,找出可能出问题和应该关注的环节作为重点,制定工作实施方案。一般情况下,应将施工中的隐蔽工程、变更工程作为重点。重点介入法是一种离散的跟踪审计方法,需要缜密地规划和组织及相关方的配合,从而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二是按跟踪审计对工程建设活动的参与程度,可分为监督管理型和专业咨询建议型。(1)监督管理型。监督管理型是将跟踪审计融入工程建设活动中,跟踪审计人员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跟踪审计意见具有否决权。现阶段缺乏相应的法规作为工作依据和行为规范,不宜采用。(2)分析建议型。分析建议型是跟踪审计参与工程建设活动,实时对建设活动进行审计分析,提出审计意见,审计意见直接作用于工程建设活动,只有建议权,但能通过第三方行使否决权。审计意见有两种途径作用于工程建设活动,一是直接作用于工程建设活动,提出建议,充当参谋,工程建设活动的各方应高度重视审计建议。二是当跟踪审计认为是重大的、原则的问题,且直接作用后没有得到满意的反馈信息时,通过具有否决权的第三方作用于工程建设活动,例如,在工程施工阶段,可以通过监理方或工程管理方,甚至是工程决策方,对施工过程进行干预。在当前跟踪审计的实践中,一般采用此种模式。
对于不同的审计对象,使用的模式不尽相同。总体而言,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模式按介入点分类,强调的是介入时间;按参与度分类,强调的是工作界面的紧密程度。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分类的模式是结合使用的,如:对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由审计机关根据项目特点和自身力量,可采用分析建议型适时介入式跟踪审计;对一些投资规模较小、有较成熟的管理经验、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项目,根据项目的特点,可选择分析建议型重点介入式跟踪审计。
结合建设项目建设周期和关键事项,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主要内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程序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及立项审批程序;招投标程序;实行监理及合同管理程序等,重点审查真实有效性与合规合法性等。
二是建设资金方面。主要审查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包括审查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审查建设资金到位情况是否与资金筹集计划或投资进度相衔接,有无大量资金闲置、或因资金不到位而造成停工待料等损失浪费现象等。
三是项目管理方面。结合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和一些关键环节、关键事项,重点包括项目审批程序审计;概算编制及执行情况审计;项目资金流转情况审计;招投标审计;拆迁审计;工期、投资以及质量控制审计;工程量清单编制和执行情况审计等等。
在目前的跟踪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经常面临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独立性受到挑战、审计介入时机难以把握、审计风险大等问题,在开展政府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是要根据项目特点确定跟踪审计的目标。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通过审查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和有关政策执行情况,促进项目和资金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政策目标。对于具体项目,应根据审前调查情况,以及具体项目的管理或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来确定跟踪审计目标。
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为选择审计重点。一是要坚持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结合审计机关自身实际,量力而为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二是要区别项目不同情况,明确审计目标后,抓住建设项目重要环节、关键时点和重要内容开展审计。
三是要加强协审单位管理,防范规避审计风险。一是审计责任方面的风险,审计机关与协审单位开展跟踪审计,要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做到不缺位、不错位;审计机关与协审单位要保持审计的独立监督者地位,不参与决策和管理,在法定的职权内开展工作,做到到位不越位。二是审计质量方面的风险。审计机关要加强协审单位管理,加强人力资源配备和审计人员、参审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降低审计质量风险。
[1]周原.建设工程跟踪审计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3).
(责任编辑:马颖华)
F239.63
A
1671-752X(2014)03-0029-02
2014-05-18
沈学刚(1979-),男,安徽巢湖人,铜陵市审计局投资科工程师、审计师。